正文 第7章 培養孩子對體育運動的興趣(1 / 3)

45

讓孩子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

父母箴言

近幾年來,不管是孩子的速度素質、耐力素質、柔韌性素質,還是孩子的爆發力、力量等方麵的素質,都呈現出了全麵下降的趨勢。這些都說明了孩子體育運動的缺乏,而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父母對體育的態度。

看看現在的孩子,肥胖的孩子普遍增多,孩子的肺活量下降,近視發生率也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大而加大,孩子的身體素質也在下降,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孩子缺乏體育運動。

有的父母說,孩子天生就喜歡安靜,不喜歡運動。其實,很少有孩子天生排斥運動的,孩子們的天性中總是充滿了活潑好動的因子。那些不愛動的孩子也不是天生就是安靜的,是因為父母把他們好動的因子全部扼殺在了胚胎之中。看一下以下幾個例子,就能夠明白,為什麼孩子不喜歡運動。

玲玲的爸爸在設計院工作,是設計院的主要工作人員。可能是由於自己的身體不太好,經常生病,所以,當玲玲出生之後,爸爸就對玲玲百般嗬護,生怕女兒像自己一樣文文弱弱的。穿衣戴帽是春捂秋也捂,平時的飲食也是添脂又加鈣。然而,在父母如此精心“喂養”下的玲玲卻一點都沒有讓父母省心。該病的還是病,康複起來比別的孩子還要慢得多。

雖然說不能排除玲玲的多病有體質方麵的遺傳因素,但是,玲玲父母的觀念也存在著明顯的誤區。要知道,如果能夠吃飽穿暖就能健康無憂、遠離疾病的話,那麼,人的健康來得也太容易了。事實上,父母的這種過度保護,反而剝奪了玲玲鍛煉的機會,削弱了她與生俱來的抗病能力。如果玲玲的父母能夠讓玲玲堅持做一些體育鍛煉的話,可能會比這樣的情況要好得多。

別看小強才剛上小學,小眼鏡可就已經戴上了。這眼鏡可不是白帶的,小強在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小博士”了。有一些連老師都不一定知道的知識,小強說起來卻滔滔不絕。當他上了小學之後,每一次知識競賽他都參加,而且每次都能夠獲得大獎,連老師們都戲稱他是“競賽專業戶”。但是,每次競賽都不缺席的“競賽專業戶”卻主動放棄了一次競賽。那一次的體育競賽,小強本來是很想參加的,可是媽媽卻不同意,因為小強沒有時間參加賽前訓練。老師在做小強媽媽的工作時,媽媽解釋說:“每天都要抽出兩個小時的時間,為的就是去參加一個什麼體育比賽,有這個必要嗎?再說了,就是拿了名次又能怎麼樣?我家小強的時間很緊,就算是有多餘的時間,我還想讓他多學一點東西。”見小強的媽媽那麼堅持,老師也沒有辦法,隻好歎氣作罷。

顯然,小強的媽媽是把讓小強“多學些東西”局限在了“書本知識”的範圍內了,她認為體育沒有什麼重要的,孩子需要的隻是學習。小強媽媽的這種觀點是很多父母都有的一種,但是,有沒有想過,如果孩子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多的知識又有什麼用?

亮亮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放在孩子堆裏,絲毫不顯眼,也不會讓人多看兩眼。但是亮亮卻非常想讓同學們注意到自己,然而同學們似乎都不太願意理他。亮亮認為,可能是因為自己沒有地位,所以同學們才會不想理他。於是,他覺得自己必須得爭取一點地位。然而,怎麼去爭呢?他的學習成績雖然不能說太差,但是也隻是在中等徘徊,至於藝術方麵,他又沒什麼天賦。為此,亮亮十分苦惱。看著亮亮苦惱的樣子,爸爸說:“亮亮,雖然你沒有什麼天賦,但是你可以練體育,你看你手長腳長的,不就是一個練體育的料嗎?從明天開始,爸爸陪你一起晨跑!”亮亮聽了,覺得爸爸說的是一個好主意。於是,亮亮開始了體育鍛煉。在學校舉行的一次體育比賽中,亮亮獲得了長跑第一名。這個名次還挺管用,剛從場上下來,同學們就把他圍了起來。亮亮的感覺可好了,從此,他做什麼都有勁,學習成績也提上去了。

其實,亮亮要的隻是一種贏的感覺,這是小孩子的一種很正常的心理需求,很多體育運動都可以給孩子這樣的感覺。這裏,亮亮的爸爸給亮亮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試想,如果爸爸對亮亮的苦惱視而不見的話,如果爸爸不陪亮亮晨跑的話,可能亮亮就不會取得好成績了。所以,父母應當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

有很多父母都不太清楚體育的意義,他們隻看到了“體”字,而沒發現“育”字。他們認識,體育就是強身健體。其實,事情不是那麼簡單。從智力上講,體育活動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生理刺激,對孩子神經係統的生長發育有重要的作用。智力之外,體育的意義更為深遠和神奇,體育比賽可以強化孩子的規則意識;體育對抗可以培養孩子勇敢精神;團體項目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協作;耐力項目可以鍛煉孩子堅忍不拔……

在體育活動中,孩子可以扮演很多角色。在這樣多種人際關係的處理過程中,孩子的社會化進行也能得到有力的推進。智力、心理、品質、社會化等等,這些都是現代家長最為關心的孩子的素質,而在體育裏麵,都能找到它們的因子。

體育鍛煉是孩子終身的事情,正像智力開發有一個關鍵期一樣,體質潛能開發也有一個最佳期。根據兒童身體發育專家的研究,4歲是開始體質潛能開發訓練的最佳年齡,4至12歲是實施該訓練的最佳時間段。所以,父母們要做的是讓孩子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而不是扼殺孩子的興趣。

46

運動是孩子最好的活動

父母箴言

對於孩子來說,運動是最好的活動。不管是孩子的健康、發育還是感覺綜合係統,或是孩子品質的形成,這些都和孩子的運動有著緊密的關係。父母應該重視孩子這些方麵的發展,而不是一味地開發孩子的智力。

孩子的身心是和諧發展的,孩子的運動能力也是和諧發展的,缺漏哪一方麵都會使運動能力乃至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運動對於孩子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父母應該幫助孩子開發運動潛能。對於孩子來說,運動是最好的活動。

1.運動有助於孩子的發育與健康

運動器官由骨骼、關節、肌肉(骨骼肌)所組成,肌肉收縮時帶動關節及骨骼完成一定的動作。每一種身體動作都是多塊肌肉協同活動的結果,有一些肌肉收縮,有一些肌肉舒張,相互配合形成運動過程。所有運動都受神經係統支配,都處於腦的調節之下,脊椎、腦幹、小腦、大腦均參與運動的調節和控製。大腦的運動指令,還需要大腦感覺中樞的配合,以感覺到的信息作為參照而決定運動的位置、力度、速度和力量。大腦中運動功能區和感覺功能區,遍及頂葉、顳葉、枕葉以及前聯合後聯合的有關部位。運動能力發展正常,表明大腦的發育是健康的,這樣運動狀況就成了神經係統發育是否正常的外部標誌。

運動有助於孩子的生理健康。運動時,呼吸係統、循環係統、消化係統等都在大腦和神經係統調節下,參與運動過程。運動需要能量、氧氣,運動也加速了新陳代謝,運動的過程中,使骨骼肌肉和多係統多器官都得到了鍛煉。科學的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素質,提高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體質,減少疾病。

運動有助於心理健康。運動能夠使孩子獲得活動身體的滿足,使孩子精力充沛,情緒愉快,而良好的情緒又有助於身體健康。

經常運動,大腦運動中樞對身體運動信息的加工迅速,反應敏捷、協調,具有躲閃的能力與速度,這類孩子往往比笨手笨腳的孩子更能預測、避免、躲閃危險情境,更有助於保護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2.運動有助於孩子感覺統合功能的發展

“感覺統合”是由美國學者艾瑞絲於1972年提出來的,意指人腦有把多種感覺信息統合起來,對刺激做出協調反應的能力。隻有經過感覺統合,各個感覺係統才能自如、默契的互相配合,身心才能平衡發展。

腦科學研究表明,激活腦細胞活動的最初刺激是感覺信息,因為初生嬰兒的感覺已經開始工作,隻是腦對各種感覺信息的統合和協調的能力尚需經過無數次豐富的“感覺學習”和知覺經驗的積累,才能得到發展。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內,嬰兒的感覺信息貧乏或不全麵(沒有使所有感官都得到刺激),就會影響大腦的發育,嚴重時還會帶來一係列的行為改變,導致了“感覺統合”的失調。

在所有的感覺係統中,觸覺刺激的頻率最高,從肌肉關節到全身的皮膚,每天都有大量的觸覺信息源源不斷地傳到大腦。觸覺協調能力正常的孩子,其腦幹會對這些刺激進行分類和過濾,次要信息被壓抑,主要信息才會傳到大腦。觸覺協調能力不足的孩子易產生觸覺敏感(防禦性過強)或觸覺遲鈍(防禦太弱)。觸覺敏感者,事無巨細的觸覺信息均傳至大腦,均需要做出反應,引起大腦的動蕩和行為的多動,分散注意力,影響大腦對主要信息的加工,就會影響學習。多動症一般都產生於觸覺敏感的孩子。觸覺遲鈍者,反應慢,動作不靈活,缺乏自我意識,無法保護自己,學習能力也很難發展。在開放的自然狀態的養育方式中,並不缺少觸覺協調能力的學習,如玩沙,玩水,在泥地上爬行,在草地上打滾,都有不同的觸覺感受。但是,在當今的都市裏,由於生活空間變小,孩子接觸自然的機會以及自我鍛煉的環境都嚴重不足,一些十多年前孩子能夠享受的活動,現在漸漸消失了,住在高樓居室內的孩子,連曬太陽、吹風的機會也很少了。提倡多讓孩子接觸自然,提倡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接觸不同客體,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自我探索,不僅僅是為了發展孩子的認識能力,還因為這些活動,提供給孩子許多觸覺協調性以及其他感覺運動學習的機會。

如果因為開發智力潛能而忽視感覺運動學習,父母和孩子都將為此付出代價。3歲前的孩子不能進行“秀才”式的培養,要把科學的運動放在首位,至於其他事,留待於未來培養也不遲。

3.運動有助於孩子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運動可以鍛煉身體的協調性,速度、肌肉的耐力,處理事情的獨立意識和技能;運動使孩子的行為變得主動、勤快、靈活、細心、果斷、敢於探索;運動使孩子的體能得到釋放而使情緒舒暢;孩子的許多運動是與小夥伴或親人、師生共同進行的;有玩伴的運動可以使孩子變得隨和與合群。上述身體素質與行為,都與個性品質培養的目標高度一致。

個性中的氣質特點的可塑性是最小的,但在孩子兩歲以前通過運動改變或部分改變原本的氣質特點是完全可能的。例如一個生性膽怯的孩子,經常有機會讓他在安全適量的運動中獲得愉快的體驗,可以使他變得活潑開朗一些,但是,如果剝奪孩子的運動,比如過多地把孩子放在車裏或抱在手上,那麼膽怯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更加的退縮、憂鬱。

47

孩子的健康在於運動

父母箴言

所有的父母都極其關注孩子的健康,也會從各個方麵讓孩子保持健康。但是,有的父母卻忽略了讓孩子保持健康的最基本的一項措施,那就是運動。孩子的健康在於運動,隻有運動起來,才能有健康可言。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視,也會從各個方麵為孩子的健康打基礎,而父母的側重點一般都是放在了飲食和保健品上。有的父母為了防止孩子生病,總會給孩子買一些牛乳之類的保健品來增加孩子的免疫力,而運動,這項增加孩子抗病能力的最佳方法卻被父母們一直忽視。這種現象可能跟一些教育觀念有關,父母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文文靜靜的,不要太調皮。其實,父母不知道的是,不管是文靜的孩子還是調皮的孩子,他們都需要運動。要知道,讓孩子多做運動不僅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還對孩子增強智力發展和心理健康有幫助。所以說,父母不發展甚至是限製孩子去運動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1.運動能夠強化孩子肌體的功能

強化心髒

有氧運動是指運動身體的大肌肉群,使心髒持續加速跳動幾分鍾。通過一次次的有氧運動,氧氣被輸送到肌肉。結果是,孩子的心髒變得更加強壯,做事時更有效率,不會很容易就感到疲勞。

增強肌肉

鍛煉能使肌肉更加強健,這樣能給關節更好的支持,使人不易受傷。下列鍛煉方式能增強胳膊和腿部的肌肉:跳繩、遊泳、跑步、騎車和單排輪滑。

增加柔韌性

眾所周知,孩子比成人敏捷。孩子能將四肢彎曲到成人所不能達到的程度。這就是為什麼小時候就開始鍛煉的人,長大後仍然能夠保持柔韌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