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王開敏:陽光教育塑造不凡英才(1)(1 / 2)

1、學會傾聽與溝通,贏得孩子的信任

王開敏指出:父母要贏得孩子的信任,必須要先學會傾聽。而耐心傾聽的基礎是父母要認識到: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

王開敏曾說,朋友般的平等與尊重,是親子交流的首要前提。從血緣關係上,孩子是父母生的,但是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刻,他就是一個獨立的人,他並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父母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決定他的一切。如果那樣的話他就很可能會疏遠父母,將會關閉父母與他溝通的渠道。試著在生活中和孩子保持一種平等的關係,努力去做孩子的朋友。不要擔心這樣會失去尊嚴,事實證明做孩子的朋友,不僅讓父母獲得他的愛與信任,還會讓父母更了解孩子。

王開敏的兒子艾天如果做錯了事情,隻要他告訴了王開敏,王開敏就從不輕易地去批評他,相反會耐心地問明情況,幫助他對這件事情進行分析。

在艾天還很小的時候,有一次他對小刀有了興趣,拿著小刀到處跑到處玩兒,王開敏勸也不聽。沒過一會兒,就聽到他的哭聲,過去一看,原來他不小心把手指劃破了,看著他大哭的樣子,王開敏心裏雖然也有氣,但還是忍住沒有罵他。看著他坐在地上滿臉淚珠的可憐相雖然有些心疼,但王開敏沒有去給他包紮,隻是拿了創可貼給他,讓他自己動手。他開始不會,就眼巴巴看著王開敏,看王開敏沒有給他包紮傷口的意思,就邊哭著邊把手指包好。等他平靜下來,王開敏才把他抱起來,問他:“媽媽讓你放下刀子,是不是對的?”他點點頭,王開敏於是又接著說:“玩小刀危險嗎?”“危險。”他的聲音裏微微發顫。“下次還拿著刀子胡鬧嗎?”他馬上搖搖頭。王開敏又提示他說:“除了記住下次不要亂玩刀具以外,還要記住一點,如果遇到意外受了傷不要慌,去找些創可貼包上就沒有事了,很簡單的。”

從這件事情後,小艾天再也不亂玩刀具了,而且還學會了簡單的醫療方法,後來同學在球場上受傷,他還成了小醫生了呢。

王開敏指出:要學會傾聽,要贏得孩子的信任。

王開敏認為:做一個好的聽眾,除了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外,還應給孩子提供有益的忠告和建議。做孩子的朋友,讓他無所顧忌地在父母麵前講出心裏話,這隻是第一步。而父母理智的判斷和有利的建議才是贏得他的信任的關鍵。和孩子交流也不一定總是做一個輕言細語的聽眾,父母也可以嚴肅地發出警告。隻要父母的警告有理有據,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就會贏得孩子的尊重與信賴。

有一次艾天和別人打架,對方是個大個頭,兩個人扭打成一團,但艾天明顯處於下風,後來滿臉是血的回到家,看到他的樣子,王開敏少有的發火了,王開敏不僅沒有安慰他,還打他一下,讓他記住一個簡單的道理“打不贏就跑”。

結果兒子對這句話印象最深。直到現在他也總是把王開敏當成他最好的朋友,任何事情都不隱瞞王開敏,並喜歡聽王開敏給他的意見。

教子智慧:傾聽是和孩子成功溝通的前提,而溝通則是走入孩子內心贏得信任的最有效的方式。

2、教會孩子科學地運用時間

王開敏認為:幫助孩子統籌安排時間,培養孩子養成合理運用時間的良好習慣,也是做父母的一項重要責任,而這也要在他小的時候完成。王開敏在向其他父母介紹自己經驗時說:“如何培養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和取得最大效率,主要靠引導孩子進行統籌安排,讓他在潛移默化中掌握這個技能。”

在艾天剛剛上小學的時候,王開敏就給他立下一個規矩:做完作業以後才可以玩。

雖然隻是作業這樣的小事,如果父母肯花心思就可以從小培養孩子對於時間的管理能力。

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告訴孩子“做完作業你就可以出去玩”,他當然會很高興,他就會很積極地去完成作業。另外,這個簡單的句子裏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完成得越早越快,你就可以多玩會兒”,孩子很快就會明白這裏麵的道理,他就會非常投入地去寫作業,提高學習的效率,這樣時間管理的效益就出來了。因為孩子要想辦法盡快地完成作業,以便好出去玩兒,他就不會帶其他小朋友到家裏玩而影響自己做作業了,這時他就隻有一個人獨立完成作業,不知不覺中又可以培養他獨立思考的能力。

王開敏說:不僅要管理學習的時間,玩兒的時間也要學會管理,每天踢足球踢多久,打籃球打多久心裏都要有個數,不能一味沉迷其中而耽誤其他的事情。而一旦他決定去玩,那他就會把玩的時間給擠出來,比如課間休息的時候,別的學生都出去了,他卻端坐在教室裏繼續做作業,以便擠出更多時間在放學後去玩。

統籌安排,管理好時間後,就得合理地利用時間,為了最大發揮時間效率,首先得了解自己的生理規律,人每一天的時間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安靜和喧嘩、最佳思考和最不靈光階段。隻有在不同的階段去做不同的事情,這樣才能得到各自最大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