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富翁的孩子(1)(2 / 3)

(4)在任何一周,如果沒有可記錄的收入或支出,下周零用錢保持本周水平。

(5)每周末核對賬目,如果當周約翰的財政記錄符合規定,但書寫和計算不能令爸爸滿意,下周的零用錢保持本周水平。

(6)爸爸是零用錢水準調節的唯一評判人。

(7)雙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錢將用於公益事業。

(8)雙方同意至少20%的零用錢用於儲蓄。

(9)雙方同意每項支出都必須清楚、確切地記錄。

(10)雙方同意在未經爸爸媽媽或斯格爾思小姐(家庭教師)的同意下,約翰不可以購買商品,並向爸爸媽媽要錢。

(11)雙方同意如果約翰需要購買零用錢使用範圍以外的商品時,約翰必須征得爸爸媽媽或斯格爾思小姐的同意。後者將給予約翰足夠的資金。找回零錢和標明商品價格、找零的收據必須在商品購買的當天晚上交給資金的給予方。

(12)雙方同意約翰不向任何家庭教師、爸爸的助手和他人要求墊付資金(車費除外)。

(13)約翰存進銀行賬戶的零用錢若超過20%(見細則第八款),爸爸將向約翰的賬戶補加同等數量的存款。

(14)以上零用錢公約細則將長期有效,直到簽字雙方同時決定修改其內容。

摩根家族世代相傳的成功法寶

摩根家族同樣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其第三代“掌門人”約翰·皮爾龐特·摩根曾經建立了世界上最龐大的金融帝國,使摩根財團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中心——華爾街真正的主宰。

巨大的成功往往來源於做人做事的細節中體現出來的優秀品質。在這方麵,摩根家族中的老一輩為後代樹立了成功的典範,而這些優秀品質也成為摩根家族世代相傳的成功法寶。

1.勤儉持家

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的祖父約瑟夫·摩根(即“老老摩根”)不僅告誡孩子要學會節儉,而且他自己就是節約的模範。當他越來越富有的時候,他沒有像別的富翁那樣公開擺闊,直到1829年,他才買了第一輛馬車,花費450美元。

到吉諾斯·摩根(即“老摩根”)時,他仍然承襲了父親的作風。盡管那時他很富有,根本不必為錢發愁,但為了使兒子皮爾龐特養成簡樸的習慣,他每周隻給他25美分的零用錢。這樣,兒子就不得不仔細計算他的花銷。為了合理分配使用這25美分,皮爾龐特將購買郵票、糖果等每項開支都記在他的賬本上,精打細算地過日子。

在父親的培養下,皮爾龐特有了一個絕不做賠本買賣的精明頭腦。而在他成年後,他仍然保持著節儉的家風。他在1853年12月給他表兄回複關於購買衣服的信中說:“……關於上衣的問題,考慮到實際情況,依我的看法,我要是拿布到史密斯先生那裏做一件上衣的話,你會覺得那是最便宜的,因此你可以節約很多錢。布料可以在J.M.鮑爾先生的公司裏買到。如果你感到不放心的話,很簡單,你可以試試。我讓賴斯先生為我自己做了一雙靴子,花了9美元,但你應該相信這是一雙好靴子,他已將我的號碼寄到了巴黎,1月1日,我就可以收到靴子了……”

節儉,正是摩根家族獲得事業成功的一件法寶。

2.誠信是比金錢更寶貴的資產

1835年,摩根先生聽一位朋友講,一家名叫伊特納的火災保險公司為了擴大自己的實力,宣布凡是加入公司的新股東,不需馬上注入資金,隻要在股東名冊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就可以成為該公司的股東,而且很快就會有良好的收益。摩根先生毫不猶豫地在那本股東名冊上簽下了他的名字,成為伊特納火災公司的一名股東。

天有不測風雲。也就在那一年的冬天,紐約突發了一場特大火災。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的股東們一個個傻了眼,紛紛退股來挽回自己的損失。珍惜自己信譽的摩根先生再三斟酌,決定舍財保信譽。他賣掉了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旅館和酒店,低價收購了大家的股份,他又通過其他融資渠道,以最快的速度將15萬美元的保險賠償返還給投保人。一時間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的聲譽傳遍了整個紐約城。

為了償還賠償金,摩根先生已經瀕臨破產,隻剩下一個空殼般的保險公司,當然,摩根先生也成為這家公司最大的股東。他從朋友那裏借錢,刊登了一個廣告:本公司為償還保險金已經竭盡所能,從現在開始,再入本公司的投保人,保險金一律增加一倍。

第二天早晨,身上隻有5美元的摩根先生拎著公文包上班。當走到公司所在的那條大街,隻見那條大街被擠得水泄不通,許多前來投保的人擠在伊特納火災公司的大門口。不久摩根先生就買回了原來的旅館和酒店,還淨賺了15萬美元。

一場突發的火災曾使摩根先生瀕臨破產,同樣也是這場火災成就了一個家族的事業。摩根先生成功的秘訣就是講誠信,重信譽。

紐約大火燒出來的信用,成了摩根家族的遺傳基因,世代相傳,傳到皮爾龐特·摩根身上時,他把它發展成一套基本的經營哲學和人生哲學,從而建造起他的金融帝國。他的大女婿沙特利在日記中記載了皮爾龐特·摩根生前最後一次為眾議院銀行貨幣委員會所作的證詞,他的核心證詞隻有兩個字:“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