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料 黑芝麻、大米各30克,杏仁10克。
製作 將黑芝麻、大米用水浸透至軟,研磨成糊。再將杏仁研成細末,放入芝麻米糊內,用沸水衝調成稠糊狀即成。加糖後食用。
功效 潤腸通便,健胃益陰。用於肺燥便結症。
虛症便秘食療方
本病的特點是大便時秘,排便困難,或大便先幹後稀,並伴有形體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宜用以下食療方。
韭菜汁
用料 韭菜適量。
製作 韭菜葉搗爛取汁1小杯,溫開水送服,早晚各1次。
蜂蜜土豆汁
用料 新鮮土豆、蜂蜜各適量。
製作 新鮮土豆去皮切碎,加開水搗爛,用紗布包,絞汁,加蜂蜜,每日晨起空腹服1~2匙,連用半個月左右。
黃芪蘇麻粥
用料 黃芪10克,蘇子50克,火麻仁50克,粳米250克。
製作 將黃芪、蘇子、火麻仁洗淨,烘幹,研成細末,倒入200毫升溫水,用力攪勻,待粗粒下沉時,取藥汁備用。洗淨粳米,以藥汁煮粥。
杏仁羹
用料 杏仁15克,山藥50克,核桃肉20克,蜂蜜適量。
製作 將前三味洗淨去皮打碎和勻,加蜂蜜,加水適量煮沸,頻服。
蜜奶芝麻羹
用料 蜂蜜30克,牛奶200毫升,芝麻20克。
製作 將芝麻炒熟,研細末,牛奶煮沸後衝入蜂蜜,再將芝麻末放入調勻即成。宜每日早晨空腹食用。
功效 和胃養血,潤腸通便。治嬰兒久病體弱,腸燥便結,尤以氣血兩虛為宜。
白糖蘿卜籽
用料 蘿卜籽15克,白糖適量。
製作 蘿卜籽炒黃研細粉,加糖,開水衝服,每日分1~2次服。
芝麻雞蛋
用料 黑芝麻15克,雞蛋1個。
製作 黑芝麻炒香,打碎,與雞蛋同煎即可,每日1~2次。
核桃肉散
用料 核桃肉適量。
製作 取核桃肉,在鍋內炒香脆,研為細末備用。每晚睡前服食,每次15克,便通後改為每次約10克。
功效 潤腸通便。
脾胃虛寒型夜啼食療方
夜啼是指嬰兒每至夜間啼哭,而白天一切如常,體檢也無異常發現的現象。嬰兒夜啼的主要原因有:脾胃虛寒,寒痛而啼;心經積熱,熱煩而啼,以及晝有所驚,因驚而啼等。
脾胃虛寒的特點是每至夜間啼哭,伴有麵色蒼白、四肢欠溫、腹部發涼、睡喜伏臥、食少納呆、大便稀薄。治療宜溫中散寒可用以下食療方。
蔥薑紅糖飲
用料 蔥根2根,生薑2片,紅糖15克。
製作 蔥根切斷,和生薑、紅糖入水煎,水開3分鍾即可,熱飲,經常服用。
骨頭生薑煲
用料 雞骨頭、豬骨頭各250克,生薑50克,醋少許。
製作 雞骨頭、豬骨頭加生薑和醋入水燉煮1小時,取汁食用。
飴糖糯米粥
用料 粳米150克,飴糖適量,蔥絲、薑絲少許。
製作 粳米入水煮粥,將熟時加入飴糖、蔥絲、薑絲,經常服用。
韭菜生薑飲
用料 韭菜、生薑各200克。
製作 韭菜、生薑分別榨汁,取等量的韭菜汁和薑汁,開水衝服。
心熱受驚型夜啼食療方
本病特點是夜啼而伴有麵赤唇紅、煩躁不安、睡中易驚、尿黃便幹等。治療宜清心安神,推薦以下食療方。
蟬衣竹葉煎
用料 蟬衣7個,竹葉1把,冰糖適量。
製作 把蟬衣和竹葉洗淨,加冰糖,一起用水煎,煎好後喝湯,代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