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嬰幼兒多發疾病的食療方(3)(3 / 3)

小豆湯

用料 紅小豆100克。

製作 把紅小豆洗淨,放進水裏煮,煮熟後,喝湯代茶飲。

蓮子飲

用料 蓮子50克,冰糖適量。

製作 把蓮子洗淨,放進水裏煎,煎好後,加冰糖代茶飲。

百合龍齒飲

用料 鮮百合20克,龍齒30克,冰糖適量。

製作 將鮮百合洗淨,加龍齒和冰糖文火煮汁,到百合熟爛為止,取湯汁代茶飲。

龍眼芡實粥

用料 龍眼肉10克,芡實10克,粳米100克。

製作 龍眼肉、芡實、粳米,共煮成粥,取汁,經常服用。

小麥粥

用料 小麥30克,粳米60克,大棗5枚。

製作 小麥、粳米、大棗同煮為粥,經常服用。

疳積食療方

疳積是嬰幼兒常見病之一,是由於食滯不化、脾胃虛損、運化失調導致氣液耗損、髒腑失養、營養不良、影響生長發育的一種慢性病。治療疳積的食療方如下。

山楂糖水

用料 山楂60克,紅糖30克。

製作 將山楂洗淨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用文火煮5分鍾,加紅糖稍沸即成。每日1劑,分次服完,隨意飲用。

功效 消食、開胃、健脾。用於治療嬰兒疳積、厭食異食症。脾胃虛弱而無積滯者不宜服用。

健脾茶

用料 橘皮10克,荷葉15克,炒山楂3克,生麥芽15克。

製作 橘皮、荷葉切絲,與山楂、麥芽一起加水煎半小時,取汁。代茶飲。

功效 健脾祛濕,消積化滯,適用於幼兒疳積。

鴨粥

用料 青頭雄鴨一隻(約重2000克),粳米適量,蔥白3根。

製作 將青頭雄鴨宰殺,除去毛及內髒,洗淨,去骨,切成細絲或薄片。鍋上火,放入鴨肉,燒沸,加入粳米、蔥白煮粥。也可以先用鴨煮湯,用鴨湯煮粥。

特點 味香適口。

功效 健脾和胃。用於營養不良,久病體弱,食少消瘦,尤其適宜幼兒疳積見水腫者。

牛奶粥

用料 牛奶適量,大米60克,白糖適量。

製作 先用米加水煮粥,待煮至半熟時去米湯,加牛奶、白糖同煮成粥。早晚餐空腹熱食。

功效 補血潤燥、健補脾胃。

山藥栗子紅棗粥

用料 山藥60克,栗子30克,紅棗30克,生薑6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 將栗子剝殼除皮,山藥去皮洗淨,紅棗、生薑洗淨,大米淘洗幹淨。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紅棗、山藥、生薑、粳米同煮粥,粥成後加紅糖調味。早晚服食,連服7天為1療程。

功效 溫胃健脾、消滯止瀉。適用於嬰兒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或久瀉不止、大便溏稀的疳積。

紅棗大黃丸

用料 大棗100枚,大黃30克,白麵100克。

製作 將大棗去核,再將大黃研末,做成如棗核大的丸,塞入大棗內,外麵裹以麵,在火中煆極熟,搗為丸,如棗核大即成。每次服7丸,1日2次。

功效 健脾消積。主治幼兒疳積的脾虛積滯。

佝僂病食療方

佝僂病俗稱幼兒軟骨病,由於缺乏維生素D,鈣、磷代謝失調,以骨骼改變或畸形為特點的疾病,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營養缺乏症之一。

本病患兒除了用藥及飲食調養外,還應適當活動,接觸室外的新鮮空氣和陽光,以促進營養的利用。

下麵推薦幾個用於佝僂病的食療方。

蝦皮蛋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