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嬰幼兒多發疾病的食療方(4)(1 / 3)

用料 蝦皮10克,雞蛋1個。

製作 蝦皮擇去雜質,洗一下,雞蛋磕入碗內攪打成泡,然後放入蝦皮攪拌均勻。將雞蛋液碗放入蒸鍋中蒸熟,佐飯吃。

功效 此羹經常食用,可防止幼兒出現骨骼鈣化不全的症狀。

牛奶燕麥粥

用料 燕麥片50克,牛奶250克,白糖10克。

製作 將燕麥片和牛奶放在鍋內,充分混合後,用文火煮成粥,加入白糖,攪拌均勻,涼至適當溫度即可食用。

特點 此粥黏稠香甜,營養豐富。

羊骨粥

用料 羊骨1000克,小米50克,陳皮6克,良薑6克,草果2個,生薑30克,鹽適量。

製作 將羊骨全砸碎,放鍋內加水熬煮,放入佐料,慢火熬2小時以上,濾出汁,澄清,用此汁加米煮粥吃。常用有效。

功效 本粥具有補腎、強腰、健骨的作用。適宜站立行走遲緩、骨軟乏力的患兒常服。

香菇粥

用料 香菇5克,粳米50克。

製作 將香菇用冷水洗淨,切碎,粳米淘洗幹淨。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水、香菇、粳米同煮粥,粥熟即成。

功效 此粥可治療幼兒食欲不振、佝僂病、貧血等症。

排骨燉鮑魚

用料 豬排骨250克,冬蟲夏草6克,枸杞子15克,鮑魚200克,雞湯、料酒、蔥、薑、鹽各適量。

製作 將鮑魚清洗幹淨,去鱗、內髒、鰓,下入沙鍋中用水煮軟,豬排骨洗淨,切成小塊,在開水中焯一下,撈出,用涼水衝幹淨,去血水。沙鍋內放入排骨、鮑魚、雞湯,用文火燉煮2小時,加入料酒、蔥、薑、鹽及蟲草、枸杞,繼續煮半小時即成。

功效 本膳補虛弱,壯腰膝,強筋骨,益氣力,可促進骨骼發育,防止幼兒軟骨病發生。

缺鐵性貧血食療方

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原料,缺鐵時會使血紅蛋白的合成不足,血液中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減少。

6個月至3歲的嬰幼兒易發生缺鐵性貧血。主要表現為體力差、易疲勞、不活潑、不愛動、胃口差、精神委靡。

防治貧血除了適當的藥物治療外,營養飲食非常重要。下麵介紹幾種方便有效的食療方。

烏雞湯

用料 雄烏雞1隻,陳皮3克,薑3克,胡椒6克,蔥、醋、醬各適量。

製作 雄烏雞切塊,連同陳皮、薑、胡椒、蔥、醋、醬一起下鍋,燉熟,連湯帶肉分次服用。

當歸生薑羊肉湯

用料 當歸30克,生薑15克,羊肉250克,桂皮少許。

製作 當歸應保持原樣,不用切片。將羊肉洗淨切塊,起油鍋翻炒片刻,加黃酒、生薑,燒燜5分鍾。然後入當歸、桂皮,用文火燉2小時,至羊肉酥爛,離火,去當歸,調味。飯前喝湯,每日2次,每次1小碗。羊肉作佐餐食用。

功效 本品用於治療頑固性貧血,嬰兒發育遲緩,腎陽不足。

紅棗花生煲

用料 幹紅棗50克,花生米(不去紅衣)100克,紅糖40克。

製作 幹紅棗、花生米、紅糖共煮至棗熟半爛,每日早晚食用。

當歸羊肉羹

用料 羊肉500克,當歸15克,黃芪45克,黨參30克。

製作 將羊肉放入鍋內,當歸、黃芪、黨參裝入藥袋下鍋,加水煮至肉爛,食肉喝湯。

杏仁蘋果豆腐羹

用料 豆腐3塊,杏仁25粒,蘋果1個,冬菇4個,食鹽、菜油、糖、味精各少許,澱粉適量。

製作 將豆腐切成小塊,置水中泡一下撈出。冬菇洗淨,切碎,攪成蓉,和豆腐煮至滾開,加上食鹽、菜油、糖,用澱粉調成芡汁,製成豆腐羹。杏仁用溫水泡一下,去皮,蘋果洗淨去皮切成丁,同攪成蓉。豆腐羹冷卻後,加上杏仁、蘋果糊、味精拌勻,即成杏仁蘋果豆腐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