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嬰幼兒多發疾病的食療方(4)(2 / 3)

特點 營養軟黏,清香,嫩滑可口。

功效 此羹富含蛋白質和鐵質,可提高嬰幼兒免疫力,防止貧血發生。

芝麻粥

用料 黑芝麻30克,大米60克,紅糖適量。

製作 黑芝麻洗淨,炒熟,研粉,與大米同煮為粥,加紅糖分次食用。

豬肝黃豆粥

用料 豬肝100克,黃豆50克。

製作 豬肝洗淨、切片,黃豆加水煲至豆爛,每日分次食用。

八味粥

用料 糯米300克,薏米50克,赤小豆30克,大紅棗20枚,蓮子20克,芡實20克,生山藥30克,白扁豆30克。

製作 先將薏米、赤小豆、芡實、白扁豆入鍋煮爛,再入糯米、大棗、蓮子、山藥同煮至粥成,每日早晚服食。

雞汁粥

用料 母雞1隻(約1000克)、粳米60克。

製作 將雞宰殺洗淨,煎煮雞汁,以原汁雞湯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改用微火煎煮成粥。早晚餐食用。

功效 補脾益陰,養血強體。

裏脊粥

用料 豬裏脊肉100克,粳米100克,食鹽、香油、胡椒粉各少許。

製作 先將裏脊肉洗淨,切成小塊,放鍋內用香油炒一下,然後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將爛熟時,加入鹽、胡椒粉調味,再煮沸即成。

功效 此粥補益人體,幼兒常食可防止發生貧血。

肝泥

用料 新鮮的豬肝或雞肝50克。

製作 將豬肝或雞肝浸泡、洗淨,除去筋膜,然後剁成泥,可直接將肝泥加入粥或麵條中煮熟食用。

功效 動物肝髒中含有豐富的鐵質,患缺鐵性貧血的寶寶應該多攝入些。

紅棗泥

用料 紅棗100克,白糖少許。

製作 將紅棗洗淨,放入鍋內,加入清水煮15~20分鍾至爛熟,去掉紅棗皮、核,加入少量白糖調勻即可喂食。

功效 紅棗泥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維生素,具有健胃、補血的功能,對嬰兒缺鐵性貧血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對消化不良的嬰兒也較為適用。

寒性哮喘發作期的食療方

哮喘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係統疾病,臨床以發作性哮鳴氣促、呼氣延長為特征。根據患兒的臨床症狀,哮喘通常被分為發作期及緩解期,治療相應也分兩個階段。哮喘又分為寒性哮喘和熱性哮喘,在發作期適用的食療方亦有所不同。

寒性哮喘見於冬季或哮喘發病的早期。臨床特點為咳嗽,哮鳴,呼氣延長,氣急喘促,痰液清稀,色白多沫,四肢不溫,麵色蒼白,或伴鼻塞流涕。治療宜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核桃白果湯

用料 核桃肉1枚,白果仁10克,生薑3片。

製作 白果仁炒熟,去殼,與核桃肉、生薑一起水煎服。

生薑核桃飲

用料 生薑汁適量,南杏仁15克,核桃肉30克,蜂蜜適量。

製作 生薑汁、南杏仁、核桃肉搗爛,加蜂蜜燉服。

冰糖白果

用料 白果仁10克,冰糖5克。

製作 白果仁炒熟去殼,加冰糖,共搗碎,開水衝泡,每日1~2次。

醋泡雞蛋

用料 米醋適量,雞蛋2個。

製作 雞蛋煮熟去殼,放入米醋中浸泡,食蛋,每次1個,每日2次。

熱性哮喘發作期的食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