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性哮喘見於體質壯實者或有慢性呼吸道炎症者。臨床特點:咳嗽哮鳴,呼氣延長,痰多色黃,口渴咽幹,大便幹結,或伴有發熱。治療宜清肺化痰平喘。
無花果汁
用料 鮮無花果適量。
製作 鮮無花果搗汁半杯,開水衝服,日服1次,治愈為止。
瓜子杏仁飲
用料 白果6個,冬瓜子30克,杏仁10克,冰糖適量。
製作 白果、冬瓜子、杏仁用水煎熬後,去渣,加入冰糖調勻,1日3次,每次1小杯。
杏仁枇杷飲
用料 杏仁10克,大鴨梨1個,枇杷葉10克,冰糖少許。
製作 杏仁去皮尖打碎,枇杷葉去毛、烤幹,大鴨梨切成塊,與枇杷葉、杏仁同煮,加入冰糖調味,去渣代茶飲。
百花膏
用料 鳳凰衣(雞蛋白膜)30個,麻黃30克,款冬花50克,百合50克,煉蜜60克,鮮生薑汁1匙。
製作 鳳凰衣微炒,與麻黃、款冬花、百合一同先浸一宿,文火煎熬2遍,濾汁,加入煉蜜、鮮生薑汁,收成清膏,約500克,分作1周服。每日2~3次,每次1羹匙,開水調服。
地龍粉
用料 地龍適量。
製作 地龍烘幹研粉,每次1~3克,每日3次,飯前調蜜服。
茶泡蛋
用料 綠茶10克,雞蛋2個。
製作 綠茶沸水衝待用。雞蛋煮熟,去殼,入茶水浸泡1~2小時,食蛋。
哮喘緩解期的食療方
此期是指兩次哮喘發作之間的間歇期,此時雖沒有哮喘症狀,但由於哮喘的反複發作,患兒往往表現為正氣不足、神疲乏力、麵色少華、容易出汗等症狀,中醫認為這多與肺、脾、腎三髒功能不足有關。以下食療方,通過補益肺、脾、腎三髒,減少或控製哮喘的發作。
防哮粥
用料 黃豆50克,玉竹10克,山藥15克,黃芪20克,白梨1個。
製作 黃豆、玉竹、山藥、黃芪、白梨加水適量,煮熟,取汁150毫升,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功效 用於肺脾不足者。
黃芪粥
用料 黃芪30克,粳米50克。
製作 水煮黃芪取汁,再入粳米同煮為粥,晨起空腹服之。
功效 適用於肺氣不足者。
參棗米飯
用料 黨參10克,大棗20枚,糯米250克,白糖50克。
製作 參、棗洗淨泡發,水煮半小時,撈出黨參、棗,湯備用。糯米加水適量,蒸熟成飯。置棗於飯上,再把湯汁加白糖煎熬成黏汁,澆在飯上。
功效 適用於脾氣不足者。
山藥茯苓包子
用料 山藥粉100克,茯苓粉100克,麵粉300克,白糖100克,豬油適量,青、紅絲少許。
製作 將山藥粉、茯苓粉加水適量調成糊狀,蒸半小時後,調麵粉、白糖,加發酵粉及少許堿麵發酵,以豬油及青、紅絲少許為餡料,包成包子,蒸熟即可。
功效 適用於脾虛者。
核桃仁
用料 核桃仁1000克,蜂蜜1000克。
製作 核桃仁搗爛,加入蜂蜜,和勻,用瓶裝好,每次1匙,晨起及晚間空腹服,開水衝服。
功效 治腎虛不納之虛喘。
雙仁蜜餞
用料 杏仁250克,核桃仁250克,蜂蜜500克。
製作 杏仁炒熟,放鍋內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再加核桃仁共煮,待汁將幹鍋時,加入蜂蜜,拌勻煮沸即可。
功效 適用於肺腎兩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