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在學習過程中最易犯的錯誤(1)(2 / 3)

34、心浮氣躁,學什麼都是三分鍾熱情

很多孩子很聰明,但就是做事沒耐心。剛開始玩積木不到幾分鍾,又去玩電子遊戲:畫畫才學兩天,就扔下畫筆鬧著要學鋼琴;鋼琴買了,老師也請了,卻又想學吉他。看著孩子這樣整天漫不經心,做事有頭無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樣子,每個做家長的都會很發愁。

【引以為戒】

小亞是個虎頭虎腦、聰明伶俐的孩子,誰見了都喜歡。爸爸媽媽更是以小亞為驕傲,盡心盡力地為他創造最好條件,希望兒子出類拔萃。

可小亞有個讓爸爸媽媽很頭疼的毛病,那就是幹什麼都“三分鍾熱情”。

一天小亞說要學書法。爸爸媽媽問他:“你真的要學?”小亞十分肯定。於是,請老師、買字帖、備筆墨,大張旗鼓地開始了。半本字帖還沒臨完,小亞又不幹了,理由是每個字都得臨那麼多遍,太枯燥。無論爸爸媽媽怎麼說,小亞也不學了,弄得爸爸媽媽直向老師賠不是。

前幾天,學校的藝術展上,看到同學的電腦繪畫作品,小亞也發誓要學電腦。可是電腦買回來了,隻是用來打打遊戲、上上網。爸爸媽媽問他是不是需要去報個學習班,小亞說:“嗨,我聽說做那麼一幅圖畫得先學會很多軟件,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學會,我不想學了。”

爸爸終於按捺不住了:“你想學什麼,花多少錢我們都不在乎。可你不能幹嘛都三分鍾熱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家的孩子都能學什麼像什麼,你怎麼就這麼浮躁呢?”

【專家點評】

在生活中,像小亞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可以說浮躁是很多孩子的通病。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這與他們的心理特點有關。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渴望了解和認識任何新鮮的事物,這個想學、那個也想會,興趣愛好一會兒一變。

第二,現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各種信息的衝擊、各種新生事物的吸引,孩子難免會受到影響,注意力經常發生轉移。

第三,父母支持和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沒有錯,但很多父母隻是滿足於為孩子創造優越的物質條件,而沒有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和鼓勵孩子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從而忽視了對孩子意誌品質的培養,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變得浮躁。

第四,由於現代社會競爭的加劇,家長們把競爭點轉移到了下一代身上。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指引下,他們不但會十分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還想把孩子教育成多才多藝的全才,因此拚命地為孩子報一些補習班、才藝班。每個家長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可是,剛剛十幾歲,甚至隻有幾歲的孩子根本沒辦法消化、吸收那麼多東西。所以,這時孩子做事三分鍾熱度,半途而廢一點都不值得奇怪。

浮躁的具體表現是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不肯吃苦,經常幹些有頭沒尾、有始無終的事情;行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仔細的思考和計劃,遇到困難馬上退縮;急於求成、眼高手低,不能腳踏實地。一旦浮躁成為孩子的性格缺陷,對他的一生都有不利影響。

【教子有方】

麵對孩子學習沒有耐心等問題,家長們往往會使用強治手段。其實,這樣的教育方法對那些做事不專注的孩子效果很不明顯。這時,家長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講究一點策略,不但會令孩子樂於接受,還會引導孩子養成做事專注又耐心的好習慣。

1.父母不要無條件滿足孩子

作為父母,應該支持和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但不要馬上無條件地滿足他。和孩子一起分析為學會某種技能、技巧要花費的時間、精力,要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讓孩子確定他是否要開始這項計劃。

2.幫助孩子製訂計劃

當孩子確定要開始學什麼時,可以在請教老師或專業人士的基礎上,與孩子一起製訂一個時間表,確定到什麼時間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讓孩子有階段性的行動指南和努力目標,並督促孩子照這個目標去努力。當然,這個時間表不能要求過高,不能是孩子根本達不到的,那就失去了做它的目的,反而會挫傷孩子的信心和積極性。

3.鼓勵孩子堅持到底

在孩子遇到困難準備打退堂鼓時,要盡量用言語、行動鼓勵他堅持。如暫時降低要求,把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分開幾次做,或親自參與給孩子一些幫助以渡過這個難關等。而不要嘲諷、打擊或隻是訓斥他。

4.用身邊小事來培養孩子的耐心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小事情都可以用來培養孩子的耐心,例如洗碗、擦桌子、收拾房間等。剛開始,孩子會漫不經心地邊做邊玩,這時家長可以站在一邊督促孩子,讓孩子用心地去做,直到他把碗洗幹淨、飯桌擦幹淨、房間收拾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