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以為戒】
現象一:
終於放暑假了,濤濤高興極了。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很忙,所以放假時濤濤住在奶奶家,不被爸媽盯著,就可以自由了。
可爸爸還是拿出一大摞的習題冊、作業本,給濤濤布置了一堆的假期作業。濤濤不滿意地說:“學校有作業,幹嘛還要給我布置作業?”爸爸明確表示:“你要是想去奶奶家,就要製訂一個學習計劃,保證完成這些作業。”沒辦法,濤濤隻要答應了。
可一到奶奶家,濤濤就把爸爸的話忘得一幹二淨,更別說製訂假期學習計劃了。在奶奶家,濤濤每天就是看電視、玩遊戲,與院子裏的小夥伴踢球、玩滑板,簡直把寒假作業的事情忘記了。媽媽每次打電話提醒,濤濤都說:“知道、知道”。奶奶也說:“好不容易放假了,讓他玩玩吧。”直到離開學還有三四天了,濤濤才開始起早貪黑地趕作業,對付著開學時交了。結果,因為作業太亂被老師點名批評不說,第一次測驗也隻得了個及格。為這,媽媽怪奶奶太縱容濤濤,還和奶奶鬧得有些不愉快。
現象二:
許多中小學生在欣然迎來寒暑假時,都會像模像樣地給自己擬一份假期安排計劃表。上小學四年級的張楠楠是這樣安排自己的暑假:早上8點起,一個小時寫作業,一個小時玩電腦遊戲,一個小時練小提琴,一個小時自主安排其他戶外活動。下午3點起,除了接受兩個小時的英語練習,其餘時間想幹嘛就幹嘛。
這份計劃表看起來安排的不錯,可是否執行就是另一回事了。一放假,楠楠就忘了計劃表的事,隻顧著玩,今天去公園,明天去遊樂場。爸媽提醒她:“抽時間看看書,不要把學習全拋在腦後。”可楠楠每次聽了隻是嘴上說:“知道了,知道了”。結果,假期結束了,老師布置的作業都沒完成。
【專家點評】
每個孩子都喜歡假期,希望可以盡情地玩耍。但作為學生,一般都會有假期作業,這就要求孩子合理安排假期,做好假期計劃。
假期裏,如果孩子隻用幾天的時間突擊完成假期作業,或是完全把學習丟掉,就失去了安排假期作業的意義,會使孩子知識積累的過程被中斷,頭腦中學習的概念被淡化,也會使原有的一些好的學習習慣漸漸改變。當孩子重新回到學校時,會因一時難以適應緊張的學習,而出現學習困難。
此外,假期是為了使孩子們緊張的學習有一個緩衝、休整。如果安排過多的家庭作業,或用各種各樣的課外班占滿孩子的時間,使孩子甚至比上學的時候還要緊張,就影響了孩子的休息、娛樂,還會使孩子感到厭倦、疲憊,甚至厭學。
總之,假期安排沒計劃,不利於孩子學會張弛有度、適當合理地安排學習和生活,不利於培養孩子主動、自主學習習慣。
【教子有方】
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呢?
1.盡量讓孩子自己決定假期活動
隻要是在可行、合情合理的範圍內,盡量讓孩子自己決定他的假期活動,尤其是大孩子。這樣,孩子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都會大增,對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提升也是大有好處的。
2.幫助製定一個假期時間表
根據假期的長短、孩子的年齡、假期作業的多少,和孩子一起製定一個假期時間表:每天什麼時候做作業、什麼時候看電視、什麼時候是運動遊戲時間等,既要保證一定的學習時間,也要使孩子可以適當運動、遊戲或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隨著孩子年齡增長,他就學會了合理的計劃和安排時間。
3.讓孩子適當參加一些課外班
可以利用假期讓孩子適當參加一些課外班,但首先要征得孩子的同意,時間安排也要合理。讓孩子能夠有一個豐富多彩的假期,又可以學到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