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在日常飲食、運動中最易犯的錯誤(5)(2 / 3)

2.巧手安排飲食

要解決孩子嘴饞的問題,父母大可從正餐安排方麵著手。餐點一般是由父母安排的,所以父母在餐單中,減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有效地減少攝取量,並改以蛋白質、纖維素和礦物質豐富的食品做主食。

3.讓孩子少吃零食

父母要讓孩子少吃零食,即使吃零食也應該有一定的時間和規律。一般的情況是把零食放在兩頓正餐之中進食,或者放在飯後進食。嚴格地按一定的時間給孩子零食,對於防止兒童“貪食”的習慣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4.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確對待吃零食的問題

是為了讓身體得到充足的營養,而不是為了“快樂”和“享受”。餓了應適當吃東西,並且要吃好吃飽,肚子不餓的時候,就不要吃東西,這樣就能防止“貪食”的習慣了。

77、軟飲料不離手,解渴得用可樂

人渴了應該飲水,這是每一個人的自然生理反映,可是時下,有許多孩子在口渴時,想到的是喝飲料,用飲料代替水,這是不正確的。

【引以為戒】

現象一:

今年剛讀小學五年級的小童是一個喜歡喝飲料的孩子。他對雪碧的鍾愛已到了如癡如迷的地步。平時,除了飲用飲料之外,連水都很少喝。在他的眼中雪碧就等於水。

突然有一天,他感到有些不舒服,覺得胃裏麵好像一陣陣地向外冒酸水。食欲非常差。開始家裏人都沒在意,然而一連幾天過去,小童依然是那種狀態,家裏人不由得感到慌了,就帶著小童前往醫院檢查。

醫生對小童做了全身檢查,得出了小童胃中冒酸水是由於體內的酸堿不平衡所致。他向小童的父母詢問了一下小童的日常飲食,終於尋找到了答案。

現象二:

四年級男生小葛就是飲料發燒友,這個暑假他除了參加過一個四天的夏令營外,天天窩在家裏看電視打遊戲。父母怕他出門不安全,就買來小葛最喜歡的幾種飲料和零食。兩個月下來,原本就白白胖胖的小葛又長了五六斤,一出門就汗如雨下,沒走幾步就叫累。華東醫院主任營養師陳霞飛接診小葛時了解到,小葛喜歡嚐試各種廣告最新推出的飲料,一有新的就纏著父母買來嚐鮮,而在年輕的父母看來,隻要能換來小葛甜蜜歡樂的笑臉,價格再高,也可以承受。

現象三:

5歲的媛媛是幼兒園同班同學裏最瘦小的一個,感冒受傳染她多半是第一個,原本想借暑假好好補充營養,可是一個暑假下來,體重還是沒有達到5歲女孩的標準36斤。?原因是媛媛的父母每天都為她的一日三餐巧花心思,可對這張小嘴巴喝什麼卻聽之任之。媛媛口渴專喝各種飲料而不喝白開水,甜甜的飲料下肚,吃飯就沒了胃口。

【專家點評】

不管怎麼說,飲料都要比淡而無味的水好喝,以至於許多孩子在日常或口渴時,喜歡用飲料代替飲用水,認為這樣即清爽可口,又可以解渴,可謂是一舉兩得。

?有的父母說:“孩子不肯喝白開水,非要喝飲料不可。”其實,孩子愛喝飲料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後天培養出來的。現在很少看到孩子出門背水壺,甜滋滋的飲料對孩子來說,的確是擋不住的誘惑。殊不知,這樣做是錯誤的,如果長期用飲料代替水,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我們都知道,水是人類的重要環境因素之一,也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成年人體內含水量約占體重的65%,每人每日生理需水量約為2-3升。人體內一切生理活動,如體溫調節、營養物質的輸送、廢物排泄等,都需要水來成全,因此,如果飲用水中化學物質含量不當,不僅會使水的感觀性狀惡化,而且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飲用水的酸堿度有一定要求,pH值應在6.5-8.5之間;水的硬度應適當,所含鈣、鎂元素應能符合平時飲食習慣。過酸、過堿、過軟、過硬的水,對人體都是不利的。

飲料中含有大量有機化學成分和人工合成添加劑,同時其製作過程早已將純水中的成分做了很大改變,對人體的重要生理功能也相應減弱。因此,各種合成飲料不是不能飲用,而是不可過量飲用,尤其是當人體急需補充水分時,最好飲用純淨的不含其他添加元素的水,而不能用飲料代替,這對兒童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飲料的包裝也是各顯神通,從包裝的材料到色彩到形狀各式各樣。這裏隻提易拉罐包裝的飲料,常喝易拉罐包裝的飲料但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利。易拉罐是鋁合金製作的,內層塗一層有機塗料,使鋁合金與飲料隔離,但由於加工過程中,部分易拉罐保護性塗料不完全,導致鋁合金與飲料接觸,鋁逐漸溶於飲料中,若常飲這種飲料,就會攝鋁過多,對身體產生副作用。

【教子有方】

目前各種飲料非常多,商店貨架上陳放著各種色彩的各種包裝的飲料,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在電視節目中各種食品、飲料廣告在各個頻道穿插,影星、歌星、球星作為代言人,竭力推銷各種飲料的節目。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