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在日常飲食、運動中最易犯的錯誤(6)(1 / 3)

熱身應占運動總時間的10%~20%。例如進行1小時的有氧運動,熱身時間應該在6-12分鍾範圍內。同時依據年齡、競技或非競技、運動項目、個人體質差異、季節及氣溫不同,熱身運動所需的時間也會不同。一般來說,身體微微出汗,便可以結束熱身運動,也可用心跳次數做為熱身運動結束的標準。熱身運動時的心率達到最大運動心率的60%~70%即可。

2.教孩子幾個簡單的熱身動作

熱身運動最好從係統的拉伸活動開始。拉伸時要緩慢,避免突然用力,被拉伸的那部分肌肉一定不要用力。拉伸之後,應該做一些一般性的準備活動,如輕微的原地跑跳等。此外,還有拉小腿肌肉,將右腳彎曲再將左腳往後打直成弓箭步,注意後腳腳掌仍須完全平貼於地麵才可。然後換腳並重複同樣動作;活動腳踝關節,兩腳打開比肩稍寬,右腳不動,左腳腳跟著地,腳尖翹起後再放下,重複同樣動作,換腳再做一次;活動頸部關節兩腳平行放好,身體放鬆,頸部左右轉動。

79、遊泳忽視安全,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盛夏,身著五彩繽紛的遊泳衣,追逐嬉戲在碧波綠水之間,該是何等愜意!然而,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適合下水的。很多孩子在炎熱的夏季,忽視安全貿然下水,由此發生的事故也屢見不鮮。

【引以為戒】

在某地方晚報曾經報道過這樣一則新聞:

在盛夏的一個午後,由於天氣過於炎熱。幾個中學生趁著中午休息的時間,偷偷溜出學校,跑到附近的人工湖遊泳。他們一到人工湖,便縱身跳人到清涼的湖水中。沒過多久,意外發生了。一個姓顧的小男孩,臉色發白,捂著腹部爬上了岸,並且不停地嘔吐。

顧某的同伴見此情景都圍了上來,問發生了什麼事情。顧某說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間感到頭暈、心慌、憋氣,肚子特別不舒服。

小夥伴們以為是顧某中午吃了什麼東西而引起的,便讓顧某坐到岸邊休息一會兒,沒料到顧某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一個勁兒地叫喊肚子疼痛。

小夥伴們在無奈的情況下,將顧某送到了附近的醫院,經過一番檢查,發現顧某的不適並不是因為食用了不當的食物引起的。當醫生詢問了當時情況之後,便找到了引起顧某腹部疼痛的元凶,原來是顧某沒有做任何的準備就貿然入水。

【專家點評】

很多人肯定覺得奇怪,為什麼同顧某一同遊泳的其他人並沒有什麼異常,而隻有顧某一人出現了問題呢?或許有人會認為可能是顧某體質較弱,如果顧某和其他的同伴一樣強健,就不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每一個在遊泳前不做任何準備活動的人,大多都會有與顧某相同的感覺,隻不過是因為表現出來的輕重程度不同,或者是程度太輕而沒有在意罷了。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首先,從陸地和水中兩個不同的環境來說。陸地和水中的環境是絕對不同的,空氣與水對人體產生的壓力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一般來說,人體在水中所承受的壓力要比在空氣中大得多。當我們不做任何準備活動驟然入水,人體承受的壓力猛然間增大,胃腸受到水的壓迫後,蠕動受到限製,容易引起機能障礙,產生胃痙攣、腹痛或嘔吐現象。

其次,從陸地和水中的不同溫度來說。炎炎夏日,陸地上的溫度遠比水中要高。而人體對於不同的外界溫度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如果貿然入水,從高溫環境到低溫環境中,本來因散發體熱而擴張的毛細血管會因冷水刺激而驟然收縮,迫使血流減慢,身體抵抗力降低,病菌、病毒會乘虛而人,使人生病。

由此可見,在我們遊泳時,事先不做任何的準備活動便貿然入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即使當時不會影響我們的身體,長此以往必定會給我們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傷。

【教子有方】

孩子極早學會遊泳是有益的,家長教孩子遊泳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孩子不要用鼻子吸氣

遊泳時用鼻子吸氣,最容易引起嗆水。孩子下水前,家長要向孩子講清楚這一問題,以引起孩子的警覺。如果嗆了水,首先要張大嘴,做深呼吸,哪怕喝上幾口水,也一定要張大嘴,而不能用鼻子喘氣。孩子往往對喝水有恐懼感。其實,對於初學者來說,寧可多喝幾口水,也不能嗆一口水,世界遊泳冠軍有時難免在池中也喝口水。付教練指著在遊泳池中初學遊泳的孩子們對記者說,你看,初學遊泳很容易閉著嘴遊泳,盡管教練三番五次地強調要張著嘴遊,孩子們還是不習慣。

2.不要在遊泳池四周打鬧

遊泳池的四周大多是馬賽克地麵,遊泳的人在上麵來回走動,留下了許多水,因此地麵很滑。孩子們好動,常在上麵跑著追逐打鬧,一旦摔倒,就會出現危險。

3.防止孩子腿抽筋

孩子初學遊泳,心存恐慌,加上水涼,泡在水裏時間一長,就有可能腿抽筋。這個時候家長與孩子都不要太過緊張,要立即讓孩子停止遊泳,仰麵浮在水麵上。有效地防止抽筋的方法之一是在遊泳前做好準備工作,準備活動包括頭、頸、雙肩、雙臂、腰腿、手、腳的關節都要活動開。有時家長還可以先在孩子的四肢潑點水,讓孩子逐漸適應水溫,然後再下水遊泳。還可以預先喝點淡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