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黃金定律(1 / 1)

小小說

有十幾個好朋友在一起經過充分醞釀後的得出一個結論——要發財隻有開一家小吃店。於是你出一萬、我出二萬,他出三萬,資金齊了,店名取為同仁小吃店,並規定不請大師傅,也不請小工,每道菜都由同仁們承擔,各人做了具體的分工。小吃店隆重地開起來了。

開張的第一天,店長李四看了二十多道菜的水牌,心裏欣然自得,想著這些菜單都是你們自己認領的,可不能忽悠我啊!於是他拿起手機寫了一條短信——店開起來了,快把你們的菜加工好運來,等菜下鍋。群發出去。

王三回了短信——我在出差,等我回來一定拿來。

陳五回了短信——我病了,等好些了就拿來。

錢六回的短信才怪——什麼菜?李四心裏嘀咕道——你自己定的還來問我。聽三不聽四,隻聽老美講故事。

楊七的短信才溫柔——對不起了,我還沒有準備好呀!對不起了..那天我請你吃飯陪罪。李四說——吃什麼飯,這裏就是飯店了,拿東西來才是硬道理。

吳八幹脆回了個電話——發什麼短信,你難道不知道我的電話號碼?我的二道菜早就準備好了,過幾天就運來。我坐車往店門口經過,怎麼店裏一個人也沒有,你要催他們快拿東西來,那怕是生鍋巴熱冷飯也拿來,這就能把店麵撐起來了。不然,人家會笑話我們這家店的。李四說——你管好自己吧,先把你的東西拿來才是真的,人家說一個人的戰爭,現在成了一個人的店了。

第二天,總算何仙姑拿來兩道可口的色香味俱全的肉食,小店的桌麵上算有了點樣子。

第三天,馬大姐拿來自己老家帶來的乳餅乳扇,還有一藍子別人送的蘑菇;再加上李四拿出多年前醃製的香腸、火腿,小店初具規模了。

於是,三個人在忙碌著,堅持著小店的日常經營活動。

但進店來吃東西人仍然太少,有時店裏空蕩蕩的,隻有李四一個人麵對著那些不會說話的鍋碗瓢盆,想想自己從早忙到晚,即當炒菜的師傅,又當掃地抹桌子的小工,心裏竟有些悲涼,後悔當時答應當了這個倒黴的店長,為的是哪樣?

那天,老朋友來店裏小座,李四向老朋友訴苦。老朋友說:你們一共有十五個人,現在有三個人出力幹活,剛好占20%,不錯了。這是二八黃金定律,百分之二十的在做實事,百分之八十的在忽悠,工廠、機關、醫院、學校,那裏都是這樣。你就忍著吧。

既然是黃金定律,那還埋怨什麼,李四坦然了。從此,碰到什麼難事,他一直都忍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毫無疑問,李四會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