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短篇小說)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回想起來還曆曆在目。
一個雨後天晴的早晨,我們踏著泥濘的山路到虎跳峽江邊考察大理石廠和江邊待築公路。遠遠地看到江對岸玉龍雪山群峰呈現出A形重疊的崢嶸麵目,山峰上的白雪在陽光下發出閃閃的亮光,一抹白雲像條哈達輕柔地飄浮在山峰的腰際。景色如此的美麗,致使剛從大學分來的小師一路上“太美了!太美了!”地讚歎著,汪小濤是調研組的領導,不時地提醒小師注意腳下的路,不要隻顧看風景,小師也不理會,一路上仰著頭東張西望地搜尋著美景。我們想年輕人都是這樣無憂無慮的,也沒有太在意。
突然,隻聽到小師“唉呀”的一聲,一隻腳踩空了,身體滑向江中,他旁邊的汪小濤迅速地伸手去拉他,身體失去重心,向一塊滾石似地飛向江中。我們迅速地衝到江邊,隻見洶湧澎湃的激流裹挾著他倆向東流去。我們在路上跟著江水奔跑,大聲地喊著“汪小濤”、“小師”的名字,這聲音在陡峭得像斧劈出來的山凹裏回響,是那麼的無助、悲愴。
汪小濤他倆就這樣的走了。當地政府組織了打撈隊沿江打撈了十多天,沒有發現他倆的遺體。
省委組織部的一個處長對我說,汪小濤死的可惜了,這次調研結束後他就可以升職為正廳級了。我沒有說話,我心裏想說的是我們失去了一個可以信任的兄長。
過了不久,虎跳峽江邊多了一塊紀念碑,正麵寫著汪小濤同誌殉難處,背麵寫著授予舍己救人光榮獻身的汪小濤同誌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批準為革命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