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說)
魯禮安住院後的第二天,有幾個職工就來辦公室找胡春生打聽魯禮安的病情,說要去醫院看望魯禮安。胡春生說我才從醫院回來,現在魯主任在監護室裏搶救,醫院不準人去探訪,我已經和他老婆和姑娘說好了,她們每天都會和我通電話的,我們可以隨時了解他的情況。你們的心意我代魯主任領了。現在要緊的搞好生產,完成任務,贏得捷報。這是魯主任的心願,我們要用實際行動來為魯主任爭氣。一有魯主任的消息,我會及時報告的。大家覺得胡春生的話在理,也就各自回到崗位上去了。
職工們走了以後,辦公室裏隻留下胡春生一個人。胡春生感到心裏空落落的,長期以來,他一直都是跟著魯禮安工作,凡事有魯禮安拿主意,魯禮安拍板、魯禮安把關,魯禮安指到哪裏,他就打到哪裏;魯禮安是主心骨、是靈魂、是導師;他隻是助手、副手、學徒,是執行者、大樹底下好乘涼。現在魯禮安住院了,他被推到了前台,他得接過魯禮安的指揮刀、教鞭、令旗,把全車間100多號人組織好、管理好,打好重組後的第一仗,去完成任務,贏得捷報。他敏銳地感到目前要靠自己的能力把全車間的職工帶領好還有很大的困難,自己還嫩了一點,他沒有魯禮安威信高,他要借助魯禮安的影響來帶領職工完成生產任務。俗話說打鬼還得借助鍾馗,何況最後十多天就到年底了,本月500台的任務是硬指標,時不我待。
胡春生的主意定了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在車間大門口的宣傳欄上,把每天完成的生產任務和魯禮安的病情通報有機地結合起來。
宣傳欄的左邊寫著:生產任務完成情況:12月18日:日產出機床12台,累計產出382台,還差118台。倒計時,還有13天。
宣傳欄的左邊寫著:魯主任病情通報:醫生檢查,病情好轉,心跳趨於正常,水腫有消去的趨向。繼續打點滴……。。
第二件事就是他每天也向魯禮安一樣,整天都在車間裏轉遛,看到職工們有什麼問題他就出手幫助解決。但他有意在和工人們接觸的時候,不經意地向職工們傳遞魯禮安的情況。如他會說,今天魯主任的愛人來電話,說魯主任的病情好多了,魯主任還掛著大家的;今天魯主任的女兒來電話,說她爸爸可以坐起來了,她爸爸還喝了一碗雞湯,吃得可香了;今天我和魯主任通手機了,他情況好多了,他還問起車間的生產來,我請他盡管放心,職工們幹得可歡了……。
善良的職工們誰也不會去懷疑胡春生的話,他們是信任胡春生的。
有的職工對胡春生說,魯主任真是個好人,你轉告他,要他好好的養病,要他放心,我們會好好工作的。
有的職工說我們要對得起魯主任……。
有的職工說我們會為他爭氣的……。
有的職工說我們不會讓他丟臉的……。。
黃毛說的更直接——早一天完成任務,就早一天看到魯主任。我們要為魯主任而幹!
職工們的勞動熱情一下子迸發出來了。上班鍾聲一響,絕大多數職工就進入了生產現場,胡春生看到,布裝組幾個職工已經在溜板箱和進給箱前試車了;三杆組的幾個職工已經在彎著腰為絲杆和光杆打眼定位了;那邊總裝組已有三台機床在試車;這邊準備組的幾個女職工在為電路板穿電線……。看到每一位職工都行動起來了,胡春生就充當起了搬運工,把布裝組裝好的溜板箱和進給箱送到總裝組。
總裝組的黃毛看到胡春生的推車過來,就主動地上前幫胡春生把車上的溜板箱和進給箱抬下來,口裏還說,這樣做就對了,你已經有點魯主任的樣了。
胡春生不知道怎麼回答,但他想到連黃毛這樣奸滑的人都能互相的幫忙了,這是難得的變化。的確是這樣,這幾天工人們團結幹事的精神體現的特別好,比如一個總裝工鏟床鞍時,需要另一個人來幫助把床鞍翻轉過來,合在床身上研磨點子,從前是鏟完一次後就去請旁邊的同事來幫忙翻轉,你不請就等著吧;現在隻要看到你剛鏟好一次,周圍的同事不用你說,都會主動地過來幫你翻床鞍。從前技術好、手腳麻利的工人把自己當天的工序幹完後,就收了工具準時下班;現在他們隻要看到同事還沒有完成當天的任務,就會主動地幫著收尾,要走大家一起走,這樣就使大家常常都要加班加點到晚上八九點鍾才回家,但大家都沒有怨言,為了完成廠裏的任務,早日贏得捷報,為了讓魯主任在病床上安心,這點犧牲是值得的。
胡春生晚上看到當天的日產出表,屈指一算,又離捷報近了,他由衷地感謝工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