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就這麼辦。”李大海說。
不一會兒,幾位副廠長、工會主席傅明珠、兩名職工代表來到了小會議室。範家俊介紹了李大海的身份和來意以後,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並廠我們沒有意見,但要看並給誰了,在本係統並,熟人熟事的,國家資產也不會流失,我認為更適當。當時林業局屈副局長來廠時也說過,並廠他是同意的,要並就並給南城板機廠,這樣便於管理。”一位副廠長說。
“我有不同的看法:南城板機廠雖然是一個係統,但是生產板機的,我廠的設備派不不上用場;南方機床廠雖然是省屬企業,但都姓機,都吃機械飯,並給他們後我們技術、人員、設備都能發揮作用。所以我的意見是並南方機床廠。”副廠長田永年說。
“對於我們職工來說,隻要企業有效益、職工有活幹、工資有保障,我們並給誰都行。上級部門的領導來阻礙我們職工代表的選擇,我認為這是不妥的,工人是企業的主人,主人的地位就要在職代會上體現。”工會主席傅明珠說。
“柳廠長是個責任心很強的廠長,他是在進退兩難的處境中跳樓自殺的,衝著他的死,我們工人都讚成和南方機床廠合並。我們希望新聞輿論能夠支持工廠的改革,給工人個明確的說法,不然柳廠長就白死了。”一位職工代表說。
……
李大海在采訪本上飛快地記錄著,同時也在緊張地思索著,誰是對的,誰代表著企業的利益、職工的利益?
聽完大家的發言,告別了範主任,已是下午6點多鍾。李大海騎上自行車,他看到一輪白晝的月亮,斜斜地掛在蔚藍色的天邊,他想起那句話“月亮跟著太陽轉”。職工的太陽是什麼?--是工作的權力?是幸福的生活?是主人翁的地位?也許都是,又都不是。他在苦苦地思索著。
3、
李大海采訪的第三部曲是在南城林業局劃上休止符號的。
林業局在市政府C幢四樓,一處、二處,三處、四處,五處、六處的牌子,整齊劃一地掛在各道門的左上角。李大海好不容易才找到辦公室的崔主任。崔主任聽說是省報的記者來了,熱情地接待了李大海;並很快地向林業局領導作了彙報,市林業局的領導也很重視這次采訪。胖胖的局長吳大山和瘦瘦的副局長屈其林很快就來接待李大海。
李大海說明采訪目的後,林業局局長吳大山說,“柳一波跳樓自殺的事使我們感到很震驚,企業改革出現這樣的問題不容忽視,改革要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推進。我們是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要為政府負責,能在內部解決的問題,就應該在內部解決。我們是執行兼並政策的,我們提倡內部消化,在本係統兼並,肉爛在自已鍋裏,林業係統的雞,要配種也要在自已窩裏配,下的也是林業係統的蛋,這樣國有資產才不會流失,也便於管理。再說我們係統的南城板機廠的效益也不錯,何必要舍近求遠,讓省屬的南方機床廠來兼並宏華機械廠。這是符合國家政策的,也符合企業的長遠利益。柳一波的自殺和這件事有關係,但沒有必然的聯係,一個黨的幹部,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自殺的。”
屈副局長說,“企業的改革沒有前車之鑒,是模著石頭過河,在改革中有人成功,有人失敗,這是難免的。柳廠長太急躁了,任何事情都有個醞釀培育的過程;酒也要幾年才能釀成,世上那有一揮而就的事情。和南方機床廠並廠不成,和別的廠並說不定就能成功。何必要采取那樣激烈的行動呢?柳廠長的死我們感到很遺憾,以後我們的工作還要做得更細致一些。作為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是按黨和國家的政策辦事,--月亮跟著太陽轉,我們跟著中央的政策轉,這樣即使犯了錯誤,我們的責任也不會大到哪裏……”
崔主任似乎很有城府,他摸了摸鼻尖,不緊不慢地說:“聽說你已經到柳一波家和宏華廠去了解了一些情況,現我們林業局的倆位領導也把我們林業局的意見托盤地擺了出來。你是省報的大記者,站得高,政策比我們吃得透。希望你在調查的基礎上既要考慮柳一波家屬的利益,又要考慮宏華廠的利益,還要考慮到我們林業局的利益和國家的利益。”
“對對,你要充分考慮到大局,全國一盤棋,穩定壓倒一切。”胖胖的吳局長連忙插話。
“請領導們放心,我從事新聞工作多年,這點覺悟還是有的。”李大海不軟不硬地說著,站起來告辭。
從市政府大樓出來,李大海騎車漫行在南城下班族的人流中,他感到納悶:一首《月亮跟著太陽轉》的流行歌曲,怎麼會在學生中,工人中,政府部門的幹部中流傳得這麼廣泛?變成了人們的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