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飛旋(九)方家營的晚上(1 / 3)

1、

方水橋家晚上可熱鬧了,小小的四合院熙熙攘攘像夜市場。婦女們來得早,坐在堂屋裏嘰嘰喳喳地談笑著。幾個男人站在院子裏,吸著煙小聲地議論著;方水橋換下工作服,穿一套灰色的西裝,還係著一條紅領帶,像競選議員似地在大門口迎接大家;進來一個男的他就遞過一支煙,進來一個女的就往堂屋裏請。方水橋家三四樓開私人旅館,樓上住宿的旅客以為方水橋有什麼喜事,打開窗戶看熱鬧。

方家營原來是南城邊的一個小村子,近幾年隨著城市的擴大,農田的萎縮,全村人都農轉非,變成了吃商品糧的新型居民。他們的土地交還國家,但住房留給自己,成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家家的住房都改建成一幢幢四五層樓的磚房,有的租給外地到南城來做生意的、打工的,每月最少也有上千元的收入;有的開一個旅館,方便專縣來南城出差的人住宿,每月隨便就是幾仟元的進項。方水橋家就開了一個旅館。這樣亦工亦商,村裏的人富了,口氣也大了,口口聲聲說上班的那幾文錢隻夠買煙抽。但他們又不願意和工廠脫鉤,他們需要工廠給他們勞保、醫療、退休。在城市的一隅,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城中村”;他們成了一群得天獨厚的人。他們的村落成了公安局、計劃生育辦公室最感到頭痛的地方。

看到來的人差不多了,方水橋把院子裏的人喊進堂屋。他走到供著財神的供桌前,大聲說,“鄉親們,一筆不能寫出兩個方字。今天把大家請來,為的也是大家的事,我們方家營大多數的人都在宏華廠上班,現在宏華並給南機,南機搞了一個工時改革,這分明就是衝著我們來的。我們都是半路出家的,文化都不高,年紀不大不小的,要改工種又改不了。要苦工時又苦不過人家,這樣下去,不要說拿獎金,連基本工資都保不住,我請大家來,就是請大家出主意、想辦法、自己解放自己。不然我們就成了人家砧板上的肉,要剁要砍隨人家。”

“那個要做砧板上的肉?……”大毛站起來,附和水橋的話,帶有煽動性地說。

“要他們還我們的土地!”一個男人冒叫了一句。

“要他們還我們的八仟元!”一個女將附和著又叫了一句。她說的這八仟元是當時農轉非時政府給的補貼。

“要他們還我們農村戶口,從前我們是農轉非,現在我們要非轉農。”

“對,我們不想當工人老大哥了,我們還是當農民二哥算了。”

“那幾文幹工資,還不夠我買酒喝的。”

“你們還記不記得--那次宏華給我們每家三仟元賠償費的事!”方水橋看到鄉親們的情緒調動起來了,想進一步激化加強這種情緒。

“怎麼不記得,宏華蓋車間時打樁,我們的房子被震裂了,結果我們約著去一鬧,還不是乖乖給了我們補貼。”一個男將快人快語地說。

“中國的事情,就是好哭好叫的娃娃多吃糖。”一個年紀老些的男人說。

……

方水橋拍了拍巴掌,兩支手向下壓了壓,要大家安靜。看到大家都看著了自己,他接著說,“大家的意見都很好,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要求保持原來的做法,不參與改革。如果非要動我們,我們就提出三條要求:第一、還我們的土地,第二、還我們的八仟元,第三、要求非轉農。你們說這樣行不行?”

“行!——”

“就這樣——”

“差不多——”

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同意。

方水橋說,“既然大家都同意了,我們請大毛寫一個要求,大家都要在上麵簽字。”

“簽就簽,又不會掉一根汗毛。”

“不會寫字的畫個押行不行?”一個婦女問。

“也行!”方水橋有點不耐煩地說,“另外,如果人家要我們派代表去談判,我們派哪幾個人去?”

“方水橋一個。”

“方大毛一個。”

“再來一個方桂珍。”

“再來一個劉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