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龍躍在淵 第八十三章 麵子往哪擱?(1 / 2)

對察哥而言,此次出征大宋定邊軍,現在回想起來是冒失了一點,本想輕騎突進圍了定邊城,然後吸引周邊堡砦的宋軍來援,通過圍城打援,在野戰中殲滅宋軍有生力量,然後一鼓作氣拿下定邊城,既得了城池,又殲滅了宋軍,用巨大的戰績鼓舞起夏國朝野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南朝的輕視,若最終憑此說服國主再度與大宋全麵開戰,自己必能統帥全軍,以圖大計!

卻不料憑空掉下個九紋龍和史進,扮豬吃虎,壞我大事!晉王察哥對史進又恨又愛,恨不能一棍子砸成肉泥,可若能說得九紋龍來降?卻不是比甚劉延慶要管用的多?若真如此,何愁大事不成?

這邊察哥飯都沒顧上吃,咬牙切齒,點起三千鐵騎出城迎戰!

等出了城,發現空蕩蕩一個營寨樹在南門外三裏處,寨牆上旗幟飄揚,不但有騰龍軍的,居然還多了環州和延邊府的,可旗幟管旗幟飄,愣是一個人影不見,難道又來一次伏兵寨內扮豬吃虎?

察哥心裏犯起了嘀咕,要他再派騎兵去衝史進的寨子,就是他肯,他麾下那些參加過前次血戰逃回來的眾軍隻怕不肯,定邊城現在對察哥來說是一個燙手山芋,守?就算守的住,後勤保障怎麼弄?這幾天他為了掩護從神堂堡到定邊城這條路,差不多拍了五七百的騎兵輪班哨探警戒,若說從國內運送糧草輜重來此,以便駐軍固守,卻失了夏軍的銳氣,拿鐵甲騎兵守城?卻不是大材小用!

再說若無國主大發援軍來此,宋夏兩國不全麵開戰,靠自己剩下這一萬五千不到的機動兵力,來守這個鳥不拉屎的定邊城和定邊軍,人吃馬嚼的沒幾個月就要餓死餓瘦,而且國內自己轄地空虛,到時候免不了有人要蠢蠢欲動,須知自己的親妹子乾珠公主領著二千夏軍鐵騎投宋,光這個罪過被國內那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攻訐起來就不得了。

察哥列陣於宋軍寨前,望著比橫山寨前還要寬大的棱形堡砦就一陣頭疼,自己給國內告捷的軍報發出去沒半天,緊跟著就是求援和要求加派援軍的告急折子,朝堂上爭論的很激烈,大宋已經發出正式的國書,語氣嚴厲,要求夏國立即退兵,並賠償侵略定邊軍和占領定邊城所造成的損失,還要暫停兩國邊界口岸處的椎場,這橫山一線本來就是兩國貿易最重要的椎場所在,現在戰火一起,道路隔絕,那是不停也停了!

大宋派往夏國遞送國書的使者相當傲慢,說大宋兵精將勇,區區渭州敢戰士和鄉兵組成的押運糧草的部隊,就能把你們晉王察哥麾下鐵騎打的屁滾尿流,若等我精銳西軍出動,隻怕到時候兩國之間不好收場,因此一味恐嚇威脅,要求夏國立即退兵賠款,否則戰爭擴大,後果自負!

夏國國主乾順則在給察哥的密信中訴苦,第一怪他不打招呼擅自進兵,第二怪他以強淩弱居然會吃虧,還丟了公主,第三直接打招呼說,國內諸部族首領和大臣現在都極力反對擴大衝突,因此要察哥見好就收,把定邊城搬空了趕緊撤回去,當然撤之前能狠狠教訓一下宋軍,挽回一點晉王和大夏的臉麵就最好!

察哥前幾日遮斷了定邊城北的交通道路,卻是偷偷在搬定邊城,糧草軍械財帛子女一概搬回去,那劉延慶在定邊時間不短,這麼貧瘠狹小的一個定邊軍居然也被他七七八八收刮了不少地皮,隻是定邊城屯糧有限,要不然也不會要渭州幾百裏山路運糧過來!

城內不過三四百民戶,俱被察哥連著劉延慶和他的家眷親兵,並那五百漢軍部下,早在前幾日裏就搬回了夏境,隻是那個神堂堡,八百宋軍居然堅守至此時也絕不投降,劉延慶入夏境前親自去勸降,卻被守軍一箭射死了坐下馬,嚇的這廝抱頭鼠竄落荒而去!

察哥留在定邊城的,不過三千騎而已,他壓根就沒想守城,宋軍哨探探知的什麼援軍絡繹不絕,幾日內到了三千步卒二千鐵騎雲雲,其實都是這廝唱的空城計,定邊城的夏軍一共就三千五百多騎,被這廝淩晨趁黑從北門派出去五裏外候著,等天亮了排著隊再進定邊城,造成援軍源源不斷的假象,目的一是震懾宋軍穩住陣腳,二是爭取時間搬空定邊城!

這廝帶著一千五百騎逃回定邊城的時候,內心深處就知此次出兵必會無功而返,國內這幫家夥慣會錦上添花,卻不會雪中送碳,打贏了他們一定樂意來分贓,打輸了卻無人肯來一起背黑鍋!現在定邊城已經搬空,他這三千鐵騎便是定邊城夏軍的所有力量,這一點卻大大出乎史進的預料,事後眾將俱道這察哥忒狡猾,居然真給他演了一出空城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