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龍戰於野 第一百一十六章 掀起一場波瀾!(1 / 2)

史進新招的一萬五千敢戰士,是他在河東路打造新軍的基礎,比之定邊軍的騰龍軍全軍那一萬二千人還要多,林衝、徐寧、董平、張清俱被授為河東路經略府下領軍統領使,每人領本部三千人馬,史進自領最精銳的三千人中軍標營,呂方和郭盛俱為中軍帳前牙將,蔣門神則為校尉,施恩升的最快,直接被授了錦衣衛統領使,不過他這個錦衣衛初期隻得五百人的編製。

要說鯉魚躍龍門的,還不是施恩,卻是被史進推為太原府通判的陸謙,這廝從殿前司太尉府的虞候,躍居太原府的從五品通判,當史進保奏眾將的折子被道君皇帝照準,蔡京簽發的任命下來後,陸謙拜在史進跟前,熱淚盈眶感激的說不出話來,史進笑著扶起,安撫道,“何須如此,若我兄弟精誠團結,早晚封王拜相不在話下,此話我隻與你說,心裏記得便好!”

至於高衙內,憑著他跟著陸謙這一路來迎來送往和記賬的本事,被史進保薦了個太原府權知錄事參軍,正兒八經從七品的職司,喜的遠在東京的高太尉樂不可支,自家這沒出息的幹兒,這才出去幾個月,居然正兒八經能在府衙幹點事情了當了官了,放在過去簡直想都不敢想!這殿前司太尉對史進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

而林衝和徐寧二位,從京城禁軍教頭,一躍成麾下三千人馬的領兵統領使,這可是正六品的實權武職,比之林衝那不入流的禁軍教頭何止跳了三級不止,就算是徐寧,他那個金槍班直的教頭,也不過是個牙將級別的武職罷了,如今成了手下三千兵馬的大將,這倆人可以說跟著史進不過短短三個多月,獲得的晉階超過了自己以往十幾年的打平,心中對史進這個兄弟的感激無以複加,從此就隻存了一個心思,彼以國士待我,我等唯以死報之!

史進這麼做,看上去有點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其實這廝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完顏阿骨打隨時都可能叛遼自立,這邊河東路的邊軍,因和大遼幾十年沒有戰事,早已腐朽不堪用,就是跟西夏接壤的那幾個州軍,也有六七年沒有打過仗了,何況宋夏戰爭的主戰場在橫山一線,主要是秦風路和永興軍路為主,這邊河東路的戰事本來就少。

史進心裏的打算,早晚要對宋夏宋遼接壤的那七個大宋州軍進行點驗和整編,但這事操之過急不行,必須等到這邊新軍編練基本成型後再進行,否則一出亂子,不可收拾。

就像定邊的騰龍軍一樣,這河東路的新軍,離京前史進去拜辭樞密使童貫時,便請童相先取個名,結果好麼,童貫一拍腦袋,道,“就叫勝捷軍吧,早晚大勝捷報頻傳,豈不為美?”於是河東路史進這新軍,便喚做勝捷軍!

河東路勝捷軍,前後左右中軍共五軍,董平為前軍統領使,張清為左軍統領使,林衝為右軍統領使,徐寧為後軍統領使,史進自引中軍,全軍正兵一萬五千人,並從廂軍中選拔了三千人為輜重後備兵,實際兵力達到一萬八千人左右。

每一軍三千人中,按六百刀盾手,六百長槍兵,一千八百弩矛手的比例配置。史進的中軍標營,則是三千鐵甲騎兵,配的長矛馬刀和神臂弓,隻是現在大部戰馬還在定邊軍,太原府這邊隻湊出五百匹戰馬,權做了中軍親衛隊。

整個河東路和太原府的地方官員,史進除了上奏免去了幾個募兵不力的兵馬都監之外,其餘都未大動,但這廝以權知河東路經略使的身份,給整個河東路的州府派下了活,第一個那就是開始屯積糧草,十萬大軍可用一年的糧草,根據十七個州府的大小和人口基數攤派下去,限三個月收齊全部運到太原府,用什麼法子收史進一概不管,但絕不得擾民,巧取豪奪低價搶糧的話,隻要有老百姓來告狀,查實了一概奪職待參!

第二就是要求各州府募集民夫征發夫役,開始整修道路,分片包幹,每個州府至少要修通整修好和臨近州府交彙的主幹道,最窄處也必須可以跑兩輛大車。這個任務限六個月內完成,也是不管你怎麼弄,隻要擾民或者強征夫役,到時候老百姓來告狀,查實了也一概奪職待參!

三月末的天氣,馬上就是春播的時令,史進這兩條命令一下去,下麵的州府雞飛狗跳,起碼一大半的知州知府們叫苦不迭,史進給的就一句話,誰覺得幹不了的,自動請辭,這河東路十七州府的知州知府的位置,在京城有無數候缺的官等著來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