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龍戰於野 第一百三十五章 咱是來尋人的!(1 / 2)

史進、武鬆、孫二娘在邯鄲停留了一日,這邯鄲市麵頗見繁華,史進雖將出自己的兩套衣裳出來給武鬆穿。

但孫二娘卻硬說武鬆的膚色乃是古銅色,不若史進這麼白,跟衣服的顏色不配,便硬拖著二人去了裁縫鋪,重新給武二郎置辦了三套裏外裏新的衣裳。

武二郎自是心中感激,這孫二娘顯然是個細心之人,知道自己雖做了史進的兄長,可真穿了史進的衣服,心裏總有點忐忑不能自然。

孫二娘心裏卻道,相公的衣裳乃是我跟乾珠一針一線縫起來的,等閑可不給旁的男人穿,管你是哥哥還是弟弟。

史進見武鬆身邊盤纏窘迫,便從包袱裏先將出一錠大銀來,足足二十兩紋銀,並幾個小銀錠塞進武鬆的懷裏。

武鬆漲紅著臉要待推辭,史進哈哈一笑,道,

“哥哥卻莫做那小兒女狀,且莫說兄弟之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既投我河東軍,初來乍到,便先委屈補個校尉,正經是大宋禁軍的武官職司,每月的餉銀怕不就要二十貫來,些須銀錢且在身邊備用,如何還要推卻?”

孫二娘道,“武二郎,且拿出你做九紋龍哥哥的氣勢來,莫叫二娘我小瞧了你!”

武鬆老臉一紅,便收了下來,史進道,這才是做兄弟的情分,今後且莫要再退讓客氣。

這廝一邊心裏暗道,將來戰場上緊要處卻還須你奮勇向前,兄弟我閑暇平時籠絡人心這等事,如何能容你推卻?

邯鄲雖是故趙都城,此刻磁州的州治卻是在磁州(今磁縣),後世那個宋代官窯中相當有名氣的磁州窯就在此處。

磁州城在邯鄲以南不遠,也就五十裏地的樣子,史進和孫二娘自是騎了馬從太原府這一路來。

此刻見武鬆沒有坐騎,三人便到邯鄲的馬市上去要給武鬆挑一匹腳力,彼時民間哪有什麼好馬在賣?

邯鄲牛馬市上在叫賣的,無非是小走驢大叫騾子老耕牛甚的,就是老掉牙的馱馬都找不出幾匹!

這時代大宋的牲畜價格南北差異不等,比如這邯鄲一頭牛叫價從八到十貫不等,一頭駑馬也得叫價七八貫起,因馬匹質量不同而懸殊,好馬起碼100貫朝上,還不入史進和孫二娘的法眼。

一匹驢子的價格約在三五貫到七八貫之間,騾子的價格則要再貴一點。

三人走了一圈都沒有中意的牲口,要說史進孫二娘在太原府見過的西夏駿馬多了去了,再來瞧這裏的民間馬市,看不上眼也是正常。

那邊武鬆摸著腦袋道,武二步子長大,莫不如就不要再買坐騎了,大郎和二娘自顧騎著馬,武鬆便步下跟著無妨。

史進一撇手道,“哪有兄弟跟小廝騎在馬上,你這哥哥步下跟著跑的事情,要走路,我瞧人家都是主人家和伴當騎著馬,小廝在馬後跟著!”

說著史進便拿眼來看孫二娘,擺明了是開這丫頭的玩笑。

孫二娘聽了直哼哼,眼珠子一轉反過來道,

“我這坐騎讓與你那武鬆哥哥騎便也無妨,我既是個小廝,身量輕盈,便跟你這員外二人並一騎如何?”

這姑娘一邊將史進的軍,一邊自家粉臉先紅了一紅!

史進聞言倒是頗動心,心道若不是武二郎在邊上,史進便就摟著你二人並一騎又何妨,左近無人識得我等身份,隻道是個喜歡跟調弄小廝的紈絝員外罷了。

正在犯難,卻見那邊柳樹下一頭小驢長的煞是精神養眼,史進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引著二人過去瞧。

那主人家見有生意來,忙不迭的殷勤伺候,沒口子誇自家的驢子長的俊俏,牙口嫩,性情溫和善能走道還好養活不挑食料。

武鬆和孫二娘不明所以,這驢子看上去倒真是精神,難不成叫武鬆騎驢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