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這是我們三天前摸排的小鬼子以及二鬼子們,在同仁縣和三橋縣的兵力部署……至於他們的武器配置,我們無法獲取到深入的細節,隻能調查個大概……您看看。”
“老羅,你和搞情報的同誌們都辛苦了,回去,替我問他們好。”張青山笑著從羅英傑手裏接過本子,打開後,認真看了起來。
這份最新的情報中顯示:不管是在同仁縣還是三橋縣,小鬼子都在極度收縮兵力,直接把兵力全部縮在了縣城,連縣城的郊區都顧不上了,可見,小鬼子這段時間日子有多麼的不好過……造成小鬼子這種窘境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前段時間他們全力支援太原會戰前線,造成占領區兵力空虛,因而,隻能收縮兵力,保護住主要的縣城為重,別的地方就顧不上了。當然,還有一點,這段時間,突擊團比較厲害,連龍鳳縣縣城都一舉拿下,這就讓小鬼子更為被動了。
目前,同仁縣縣城隻有兩百來人的二鬼子,三十個小鬼子。武器配備方麵,相當於小鬼子的正規火力配備,絕對減半……想要以這點兵力和火力,麵對突擊團的的進攻,要想守住一個縣城,無異於天方夜譚。
而從這樣的兵力和火力上也可以看出,小鬼子是有意放棄了同仁縣。或者說,故意吸引突擊團去吃掉同仁縣。這樣做,一來可以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二來有利於小鬼子在士氣方麵的提升:一旦同仁縣被拿下,本地區中,小鬼子的最後一個大據點就隻剩下三橋縣了。所謂困獸猶鬥,到時候,小鬼子必然會升起拚死之心;三來,有利於集中武器火力和物資儲備,有利於長期死守待援的準備。第四:攻下一個縣城,必然要派兵駐守防禦,這樣,也就等於分攤了突擊團的兵力,間接的減少了突擊團一旦攻擊三橋縣,而在兵力上的過大優勢;五嘛,從突擊團拿下龍鳳縣後,對於龍鳳縣的笑話速度上看,一旦突擊團采取穩紮穩打的戰略,就必然會因為消化同仁縣而耽誤最少半個月的時間,這樣一來,等於多給了三橋縣的小鬼子們半個月的準備和等待……要知道,太原會戰已經結束,小鬼子一旦想回援,以其機動化部隊的行軍速度,半個月的時間,足夠他們跑幾個來回了,而且,就算是普通兵種,就是用腳跑,也足夠他們遊山玩水似的慢吞吞地跑個來回了。
所以,張青山先前判斷出這是小鬼子故意放出來的一個釣餌,因而才會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戰術,主張先打三橋縣,然後可以兵不刃血的拿下沒什麼防守之力的同仁縣。
甚至張青山都能想到,隻要自己對同仁縣發起攻擊,恐怕這三十個小鬼子和兩百來個二鬼子,絕對會立馬調頭開溜,並且是直奔三橋縣,幾乎不會出現像樣的抵抗——本來就是餌料,又豈會願意白白損失兵力。
在三橋縣縣城內,共駐紮著鬼子的一個大隊,剛好六百五十人。二鬼子卻有近一千兩百人……而這份情報上隻寫了這近千人的二鬼子,有些是從龍鳳縣潰逃到此,加上原本三橋縣就有五百人左右的二鬼子,最讓人意外的是,居然還從兵力本就不多的同仁縣裏抽調出來了大部分。
一句話:此時的三橋縣縣城內,小鬼子和二鬼子都紮堆,幾乎集中了這一帶的所有小鬼子和二鬼子。
由此可見,小鬼子死守三橋縣的決心一覽無餘。
看完後,張青山閉眼回憶了一下後,問羅英傑:“老羅,我要沒記錯的話,上個月想要偷襲我們青龍山的小鬼子當中,有一支人馬上千人,雖然被我們潰退,可其主力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他們隨後好像就進入了三橋縣縣城。加上三橋縣原本就有幾百個小鬼子,後來雖然抽調了一部分到太原,可隨後也補充了一部分進來。現在,他們又把三個縣的小鬼子基本上都集中在三橋縣縣城內。如此一來,三橋縣縣城內的小鬼子應該有近兩千人,可你的調查報告上卻說,現在在三橋縣縣城內的小鬼子,隻有六七八人,這是怎麼回事?”
羅英傑站起來正要說話,一旁的胡英澤卻先說道:“老張,這是我的疏忽。”
隨即,胡英澤就簡單的說明了情況:為策應太原會戰,在青龍山保衛戰結束的那一刻,張青山立即率領人馬一舉攻下了龍鳳縣。而小鬼子當時的確暴跳如雷,但他們還是很有耐心的,經過一番調查分析,兩條後,集中一千多小鬼子準備對龍鳳縣縣城進行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