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廖畫奇襲奪汜水(2 / 3)

廖畫眼看著其他人建功立業,自己擁有著優勢兵力卻隻能充當疑兵,早已心中不爽。眼看殺敵的機會到了,他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是廖畫轉念一想,現在還不是搶關的時候,因為缺糧的夏侯惇一定會被迫來挑戰,現在應該先防禦,以逸待勞,等對方戰力消耗嚴重且糧草不敷時,廖畫便會立即指揮麾下的將士們全力搶關!

這邊廂,自從夏侯惇得知軍中缺糧,他已經知道苦戰在所難免。以夏侯惇的了解,廖畫乃幽州名將,一旦得知汜水關缺糧,必定會蠢蠢欲動,所以夏侯惇不得不在徹底糧盡前收拾廖畫。夏侯惇點齊五千精兵出城,前往廖畫陣前挑戰。

難得有敵人來挑戰,廖畫其下眾將都紛紛前來請戰,廖畫卻下令各部不得出陣迎戰,都謹守本部崗位。眾將皆不悅,廖畫道:“今曹軍與我等旗鼓相當,主將戰力相若,我軍此時迎戰,則傷敵一千己損八百;然曹軍已糧草不敷,早晚士氣殆盡,待那時我軍擊之,可勢如破竹也!”眾將乃服,各守本位。

夏侯惇令人在外百般辱罵,奈何廖畫就是不出,夏侯惇轉怒,下令軍士擺開架勢,擂鼓強攻,可是廖畫軍陣巋然不動,且幽州軍連射弩厲害,曹軍強攻之下全然無功,反而傷損不少,夏侯惇無計可施,隻得引軍回關,幽州軍也不追趕。

夏侯惇回到關內,憤懣不已。廖畫明顯是想等自己糧盡再大舉掩殺,現在自己進退兩難。夏侯惇急忙寫信催糧。既然廖畫不肯接戰,糧草又短時間到不了,那就要做好相應的準備。為了彌補糧食減少對兵士士氣的影響,夏侯惇帶頭減糧,且每日與軍士們一同進食,讓眾人心服。他更親自帶領眾軍士準備守城器械,天天到城頭上鼓舞士氣。

可惜糧草卻遲遲未到,汜水關內的糧草終於到了徹底吃完的一天!夏侯惇讓軍士出關尋找食物,卻幾次被廖畫擊殺,隻得退回關內。夏侯惇無奈,隻得讓大軍向百姓征糧。可老百姓能有多少糧食?自己都勉強夠吃,哪裏支撐得住大軍的糧餉?而曹軍也餓紅了眼,百姓給便好,不給便硬搶!短短十數日間,汜水關後方方圓數十裏的百姓苦不堪言,能逃跑的紛紛逃亡,老弱病殘餓死者比比皆是。曹軍兵士個個麵黃肌瘦,逃亡者亦是不斷。夏侯惇殺人立威還是無法禁止,且他自己也已經掉了幾斤肉了。

而到了這個時候,廖畫來攻城了!

當夏侯惇看見城下幽州軍旌旗蔽日,殺聲震地,如潮水一般湧來,他已知道苦戰在所難免。現在的夏侯惇,連頂盔摜甲站久了都覺得吃力,但他不愧是曹軍中的一員悍將,完全沒有撤退的想法,反而親自在城頭指揮戰鬥。

而廖畫也同樣來到了一線指揮,隨著他一聲令下,幽州軍的第一波攻擊從清晨開始持續到黃昏結束,經過一天慘烈的戰鬥,汜水關的城下與城頭堆滿了雙方軍士的屍體和破敗的攻防器械,血流成河,哀鴻遍地,廖畫下令暫且退兵。而關上的夏侯惇也無力追擊,能擋住這一天的進攻,曹軍已經謝天謝地了。夏侯惇心中第一次出現了動搖,在這個時候,是不是該考慮退兵。因為他看著城牆上傷損枕籍的曹軍兵士,他心中很痛。這些都是隨自己征戰四方的精銳啊,如果不是缺糧,不可能傷損這麼多。夏侯惇悄然令心腹送加急文書給曹操,尋求破敵之法。他卻並不知道,曹操現在也自身難保。曹軍連年征戰,沒有太多時間屯糧和務農,所占城池也並無膏腴之地,經過奪取涼州之戰和近來與幽州軍的消耗戰,曹軍的糧草已徹底用光,各處都出現將士搶糧或逃亡,曹操便有經天緯地之能,此刻也難免一籌莫展。

廖畫回師後下令清點損失,結果幽州軍戰死八百餘人,傷數百人。千餘人的傷損沒有讓廖畫放棄,從今天的攻城戰中仔細觀察,他心中盤算:看來曹軍雖然開始缺糧,已經對汜水關守軍起到致命性的打擊,守軍的戰鬥力嚴重降低。夏侯惇親自在城頭指揮,對加強士氣方麵不是很湊效,若繼續攻打,曹軍軍士在防禦戰中的疲倦度會大大增加,對軍糧的需求也隨之大增,隻要再沒有糧草接濟,汜水關破關隻是時間問題!必須在曹軍新一輪的糧草運來前破關!不過我幽州軍也承受不了多少次每天千餘人的損失啊。想到這裏,廖畫下了一道軍令:明日繼續攻城!發放幽州軍的兵器戰甲給曹軍降兵,讓他們率先攻城,有能登上城頭者重賞!幽州軍士隨後強攻!

夏侯惇遇到廖畫,確實也比較不幸。因為廖畫乃十二天罡中第一悍將,作風果敢,對自己對敵人都不帶絲毫仁慈。如果說樊戈喜歡不戰而屈人之兵,把戰場傷亡減到最少,那廖畫的作戰風格則隻有兩個字——毀滅!隻要是敢阻攔幽州軍的、不肯歸順的,廖畫都會選擇直接毀滅。他從來不怕啃硬骨頭,也不喜歡給敵人投降的機會,因為他覺得一次次擊潰敵人,消滅敵人,能讓自己的軍隊功勳更多,自信更多,更加勇猛,這正是以戰養戰的道理!既然眼下明明有機會擊潰夏侯惇,那廖畫就絕對不會在拘泥於佯攻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