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味覺的家庭進階練習(1 / 2)

味覺是嬰幼兒階段非常重要的一種學習能力。新生兒的味覺十分靈敏,出生後很快就能識別酸、甜、苦、辣的味道,寶寶一般比較偏愛甜味,對苦、辣、酸味表示反感。

寶寶的味覺雖然是與生俱來的,但味覺的發育需要靠後天的實踐。此外,舌頭的味蕾分化非常複雜,舌尖用來識別甜味,舌中段用來識別苦味,舌兩側用來識別酸味和辣味,而且必須讓食物留在嘴裏一定的時間,才能感覺出各種味道的“美”,因而味覺教育需要爸爸媽媽有相當的耐心。

天生敏感的味覺(0~3個月)

一、味覺的發育特點

如前麵感官發育規律中所說,孕期第2個月時胎兒嘴巴開始發育,4個月時胎兒舌頭上的味蕾已發育完全,7到8個月時胎兒味覺的神經束已髓鞘化,而到出生時寶寶的味覺已發育完善。

1個月以內寶寶能辨別香、甜、酸、苦等不同味道。當把甜的液體放到嬰兒嘴裏時,他表現出很輕鬆愉快的表情,並滿意地吸吮起來,但對酸或苦味液體則作出皺鼻子、噘嘴和不規則的呼吸等拒絕性的反應。出生後2到3個月,寶寶可以區別出母乳和牛奶味道的不同。

二、階段訓練方法

訓練二十六:哺乳前期的味覺練習

訓練目標:讓寶寶嚐試不同的味道,避免日後偏食。

方法:爸爸媽媽在寶寶1個半月時適當地給寶寶喂些橘子汁,3個月左右可以用筷子蘸各種菜湯讓寶寶嚐嚐味兒。如果是奶粉喂養寶寶,每3~5個月應該換一種奶粉。這些不斷變換的食品可以給予寶寶充分的味覺刺激,對寶寶味覺能力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小提示:寶寶出生後獲得的第一個味覺刺激來自於母乳或代乳品,如果不及時給予其他的味覺刺激,會導致寶寶味覺遲鈍,還可能會引起偏食、拒食。

別忘給寶寶添加輔食(4~6個月)

一、味覺的發育特點

4到6個月的寶寶對食物口味的微小改變已很敏感,能夠識別味道的濃淡,對食物味道的任何變化都會表現出非常敏銳的反應並留下“記憶”。此時寶寶比較容易適應新的食物,所以這段時期最適合給寶寶添加輔食。

二、階段訓練方法

訓練二十七:果蔬汁嚐味

訓練目標:促進寶寶的味覺發展,以獲得基本的味覺感知。

方法:媽媽可以自己製作一些果蔬汁,讓寶寶聞聞氣味,然後給他嚐一兩滴,並觀察寶寶的反應,看看哪種味道是他最喜歡的。也可以在進餐時,把寶寶抱到餐桌旁看媽媽吃飯,聞聞飯菜的香味,用筷子蘸點菜汁,讓寶寶嚐嚐各種菜汁的味道。

小提示:一定要保持餐具的清潔衛生,媽媽也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勺子去喂寶寶,避免一些疾病傳染給寶寶。另外,每次給寶寶嚐試一兩滴就可以了。

寶寶已經有自己的口味了(7~12個月)

一、味覺的發育特點

6個月到1歲時寶寶的味覺最為靈敏,過了這個時候味覺就會慢慢衰退,因而這個時期應該特別重視寶寶斷奶期的味覺體驗。8個月的寶寶對食物的好惡日趨明顯,對討厭的食物會拒食或將其吐出來。這時的寶寶尤其喜好甜味和鹹味,這反應著身體生長需求:“甜”代表著糖和碳水化合物,它們是人體發育和生長的重要物質;“鹹”代表著鹽,它能保持寶寶體內電解質的穩定平衡。

由於寶寶極少或根本沒有接觸過苦味和酸味食物,成長至幼兒期自然對此類味道極不適應。所以,在寶寶味覺全部完善以前就應該有意識地讓他們接觸酸、苦、甜、香、辣和鹹味,可使寶寶對很多食物的味道及口感逐漸適應,既可預防今後出現偏食,又可豐富各類營養物質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