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覺係統是人類進行自我保護的第一道屏障,在嬰幼兒時期,觸覺係統的特質可以幫助寶寶逃避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如感知到尿布濕了,天氣太熱太冷或者衣服的質地樣式不舒服時寶寶就會以哭鬧的方式告知媽媽。觸覺的發展與寶寶的飲食健康息息相關,適當的運用觸覺係統,如吸吮反射,吞咽反射等,能幫助不會進食的寶寶獲得維持生命所需的充足營養;觸覺係統發育不完善會影響寶寶的進食情況,如吃東西慢、吃吃睡睡、過度偏食、無法順利轉換輔食等。觸覺係統最重要的作用,體現於它能幫助嬰幼兒與養育者間建立起非常緊密的依附關係,這樣的依附關係不但會影響寶寶的情緒發展,甚至還會影響到寶寶將來的人際交往。
觸覺係統會影響嬰幼兒的進食狀況、入睡難易(安穩與否)、人際互動、情緒調節、手眼協調以及學習能力的發展。寶寶早期的觸覺發展,一方麵離不開感官本身結構的完善和功能的成熟;另一方麵離不開客觀環境的刺激和影響。爸爸媽媽想提高寶寶觸覺反應的靈敏度,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寶寶進行觸覺訓練。
循序漸進的觸覺(0~6個月)
一、觸覺發育特點
嬰兒嘴唇、眼、手掌、足尖觸覺生下來就已經發育良好。1個月的嬰兒已能憑口腔觸辨乳頭與奶嘴的質地不同。2個月時寶寶特別喜歡看自己的手,喜歡玩自己的手,吸吮自己的手。這是寶寶心理發展的必然階段,爸爸媽媽不需要幹涉,反而應給寶寶提供協助,如在寶寶手上拴個紅布,戴個能發出響聲的手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