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步行前運動階段訓練(7~12個月)(1 / 3)

教寶寶學“打坐”

一、獨坐是寶寶的又一項大動作

6至8個月的寶寶,背部、腰部已逐漸強壯,這時從翻身到坐起是連貫動作的自然發展。坐的練習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通常寶寶會先靠著靠墊呈半躺坐的姿勢,在不用靠墊坐時,身體會微微向前傾,並且幾秒後就需要媽媽以雙手在兩側輔助支撐,這時如果傾倒了,無法自己恢複坐姿,一直要到8個月大時寶寶才能無需任何扶助自己獨坐較長時間。

寶寶從臥位發展到坐位也是動作發育的一大進步。寶寶會獨坐後,他不用分神去維持坐的姿勢,可運用雙手的活動去探索周圍世界。獨坐寶寶的視野範圍大大地擴大了,能更好地接受外界的信息,有利於感知覺的發育以及智力的提高。寶寶坐得穩了,也表示其骨骼發育、神經係統、肌肉協調能力等發育趨於成熟。此時寶寶的頸部發育慢慢穩定了,同時脊柱開始形成第二個生理性的彎曲,即胸椎向前突出,這使寶寶在坐位時能夠保持身體平衡。盡管這時候寶寶還不能夠站立,但兩腿已經非常有力,能夠支撐大部分的體重了。

二、坐立動作的發展曆程

4個月拉寶寶成坐位時,寶寶的頭部不再向後仰。

5個月寶寶能挺直腰背,並可以倚靠墊子等物體躺坐。

6個月寶寶拉手坐起時,頭部主動離開床麵抬起,寶寶能靠坐在童車或帶圍欄的椅子裏。

7個月寶寶能獨坐在床上,但有時需要兩手向前支撐。

8個月寶寶不再用手支撐即可以獨坐較長時間。

9個月寶寶能平穩坐在床上10分鍾以上並保持平衡,身體不倒。

10個月寶寶能坐得很穩,並能從坐位換成俯臥位或由俯臥位換成坐位。

11個月寶寶獨坐時能左右靈活轉動身體去取東西,並維持身體不倒。

三、坐立動作的進階訓練

訓練十一:拉坐練習

訓練對象:4~8個月寶寶

訓練方法:讓寶寶呈仰臥位,媽媽將雙手的大拇指插入寶寶手中,讓他握著,其他手指則輕輕抓著寶寶的手腕,使他雙手伸直前舉,手掌向內相對,兩手距同肩寬,然後輕輕向前拉起寶寶,使他的頭、肩膀離開床麵抬起。此時寶寶會試圖屈肘用力坐起來,保持此姿勢5~6秒,再輕輕讓他躺下。訓練時注意讓寶寶自己用力,媽媽僅用很小的力,並隨著訓練次數增多逐漸地減輕用力。開始進行拉坐訓練時,時間一般控製在每次5分鍾左右,然後逐漸延長至15~20分鍾。拉坐訓練能夠活動寶寶的頸部、腹部和腰部的肌肉。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慢慢地寶寶的頭能伸直,而腰也能挺直了。

小提示:拉坐練習是讓寶寶借助媽媽的幫助自己用力坐起。如果寶寶被媽媽拉坐起來時,手無力屈肘,頭部低垂,表示還不宜做這個動作,必須先進行俯臥練習,強化頸背肌肉及上肢肌肉力量。

變式訓練:拉坐被動操

為了促進寶寶動作的靈活性,可以教寶寶做拉坐被動操。先讓寶寶仰臥在平整的床上,媽媽雙手握住寶寶的兩臂拉向胸前,一邊喊著口令“一、二,寶寶坐起來”,一邊輕輕拉著寶寶坐起來;再一邊喊著口令“三、四,寶寶躺下去”,一邊把寶寶輕輕放至仰臥。如果寶寶頭部較軟,也可一手托寶寶頭部,一手握住寶寶雙手,幫助寶寶坐起和躺下。最後讓寶寶的兩臂下放還原即可。將動作反複進行,媽媽每天可以帶著寶寶多練習幾次。

訓練十二:靠坐練習

訓練對象:5~8個月寶寶

訓練方法:靠坐練習時,媽媽將寶寶拉坐起來,然後在寶寶身後放些枕頭、棉被,讓寶寶保持坐立姿勢約2~3分鍾。每日可以做1~2次練習,之後的練習中要逐漸減少寶寶背後靠著的東西。

小提示:靠坐訓練應在寶寶身體相應部位的肌肉發展成熟後進行。當寶寶頭、頸肌發育足夠成熟,能將頭穩穩當當地豎起來,腰部肌肉也有所成長時,寶寶會不願意家長橫抱著,喜歡大人把他們豎起來抱,這時媽媽就可以抓住時機對寶寶進行靠坐訓練了。

變式訓練:前搖後仰

媽媽自己坐在床上,將寶寶靠在身前,用手扶住寶寶的腋下或腰部,帶著寶寶一起向前或向後傾斜,也可做向左或向右搖晃的動作。做這個訓練時媽媽搖擺的速度與力度要合適,不要引起寶寶的不快,搖動的時候也可以放一些音樂,或者哼唱一些歌謠以增加寶寶對遊戲的興趣。媽媽同時要以寶寶的反應來決定身體搖擺的幅度與速度。這個訓練的目的是鍛煉寶寶的腰肌力量與平衡力。

訓練十三:獨坐練習

訓練對象:6~8個月寶寶

訓練方法:一般寶寶到7個月時已經能夠獨坐,但有時會將手臂前支以支撐身體。此時可進行獨坐取物的訓練來強化寶寶的腰肢力量與身體平衡力。先讓寶寶坐穩,接著媽媽在他麵前放一些小玩具,引導寶寶自己去取。反複進行這個訓練,寶寶獨坐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

小提示:媽媽可以使用多種方法與寶寶做遊戲,寶寶在獨坐的同時取物、夠物、玩耍,無形中就鍛煉了腰肢力量與平衡能力。

變式訓練:騎馬遊戲

媽媽先坐下,將寶寶放在自己的大腿上,雙手扶著寶寶的腰部,接著有節奏地抖動大腿,同時可以配以歌謠“騎大馬,騎大馬,寶寶騎馬跑天下。”遊戲的目的仍然是鍛煉寶寶腰部力量。騎馬遊戲的時間不宜過長,練3~5分鍾之後,就可以讓寶寶躺下來休息一會兒。每次練習完,要輕輕用手撫摸寶寶的背部,放鬆他的背部肌肉,同時讓他體會爸爸媽媽的愛撫。

和寶寶一起爬大山,鑽山洞

一、爬行讓寶寶主動探索世界

對於寶寶來說,爬行是一種極好的全身運動,它不僅能訓練寶寶的手、眼、身體、腿等部位的協調能力,而且能夠較早地讓寶寶融入成人的生活環境,主動接觸和認識事物,促進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爬行對寶寶來說是一項較劇烈的活動,消耗能量較大,據測定,爬行時要比坐著多消耗一倍以上的能量,比躺著多消耗兩倍以上的能量。寶寶開始爬行後,運動量隨之增大,這有助於寶寶“吃得多、睡得好”,進而促進寶寶身體的生長發育。

爬行是所有大運動能力發展的基礎,讓寶寶多爬行有許多好處。首先寶寶利用四肢爬行時,頸部需要抬高,還要左右轉動,這對頸部肌肉的鍛煉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寶寶爬行時需要用手腕支撐身體重量,手腕力量的鍛煉對寶寶未來拿湯匙吃飯、拿筆塗鴉都有益處;最後,爬行可以幫助寶寶鍛煉膝、臂動作的協調與四肢關節的靈活性。

二、爬行動作的發展曆程

5個月寶寶俯臥時四肢亂動,大人用手頂住腳掌心,隨著蹬腿動作寶寶的身體可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