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五指分化階段訓練(9~18個月)(1 / 2)

訓練五指分化協作可以使寶寶的生理和心理發育進入一個新階段。7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表現出初步的“對指”能力,即抓握過程中拇指會不自覺把東西往手掌按,並與其他四指相對(拇指的指腹與其他四指的指腹相對)。這個時期正是鍛煉寶寶精細動作、發展五指分化作用的關鍵時期。

在寶寶約8個月大時,能通過5個手指的共同“努力”抓起約3厘米見方的正方體積木。區別於前麵“抓”的動作中使用全部手指的情況,13個月左右的嬰兒可以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用指尖抓起立方體。

可見,從不成熟的抓握模式發展到成熟的“對指抓握”模式,寶寶的手部動作能力要經過一個複雜的變化過程。爸爸媽媽可以在此過程中對寶寶進行相應的手部動作訓練,促進寶寶的五指作用分化,同時通過花樣繁多的遊戲來提高寶寶的手指對捏能力,擴大對捏動作在寶寶生活中的應用範圍。

手抓食物促進抓捏動作

寶寶到6個月大的時候,便開始懂得用手以不同方式操作物品,譬如攤開手掌撫摸動物的毛發、用指尖摳衣服上的扣子等,同時他們也會將所有拿得到的東西塞進嘴巴裏,包括自己的手指(甚至整個拳頭)以及腳趾頭。

爸爸媽媽大多因為擔心寶寶的安全與衛生而製止寶寶往嘴裏塞東西,其實完全可以將寶寶往嘴裏塞東西的壞習慣合理利用,比如給6個月大的寶寶拿塊餅幹,讓他自行放到嘴裏吃幾口,甚至啃淨舔光。抓握餅幹放進嘴裏恰恰是一個練習拇指與其他四指動作配合的過程,也就是變相的精細動作訓練,它也是鍛煉手眼協調能力的好方法。

階段訓練方法

訓練十八:大把抓食物訓練

方法:針對寶寶還是大把抓的動作特點,可以拿寶寶最喜歡吃的東西做道具,比如媽媽可以將小塊的雞肉、香蕉、蛋黃、麵包等放到寶寶的手邊,讓他自己抓著吃。

小提示:嚐試讓寶寶抓取各種質地、形狀的食物,既能豐富寶寶對於食物的感知,也能夠鍛煉寶寶的手部抓握能力。

訓練十九:拇指與他指的抓捏

方法:要想把食物放進嘴裏,大把抓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此,爸爸媽媽可以教寶寶如何用拇指跟四指對捏,以及拇食指對捏的方法拿食物。訓練時注意食物的選擇要由大塊到小塊,逐步訓練寶寶捏物的精確程度。比如,一開始讓寶寶拿一整塊餅幹吃,然後把餅幹掰成小塊放進幹淨的碟子裏讓寶寶捏著吃,最後可以讓他自己捏比較精小的食物吃,如葡萄幹等。

小提示:每次訓練時,隻需要給寶寶有限的食物,否則寶寶一旦吃多了就會隻顧著把玩食物了。

鍛煉寶寶手指對捏的能力

當寶寶已經完全掌握拇指與其他手指對捏的動作要領之後,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拇指與食指對捏的動作了。拇、食指對捏動作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高難度動作,它標誌著大腦發展水平的成熟,因此,動作應力求做到精確完美。寶寶經過之前眾多的抓物訓練後,到了9個月月齡時正是發展拇、食指對捏動作的關鍵時期,爸爸媽媽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著重訓練寶寶捏取細小物品的準確性(如小綠豆、玉米粒等),提高捏取動作的熟練程度。

階段訓練方法

訓練二十:揀豆遊戲

方法:隨著抓捏動作的發展,可以與寶寶一起玩揀豆遊戲以增加拇、食指對捏的動作難度。一開始,媽媽可以先準備一個廣口瓶和若幹芸豆,讓寶寶把芸豆揀到瓶子裏。慢慢隨著寶寶捏物和手眼協調能力的增強,可以逐步用瓶口較小的瓶子和體積較小的綠豆作為道具來增加遊戲難度。通過循序漸進的遊戲訓練,寶寶的手指會越來越有力,動作會越來越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