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階段的寶寶能夠辨別物體的遠近,尤其喜歡尋找那些突然不見的玩具,因此和寶寶玩“藏玩具”的遊戲,能讓寶寶覺得很快樂。寶寶還能主動向聲源的方向轉頭,這表示他有了一定的辨別聲音方向的能力。此外,寶寶對大人的情緒有一定的感知,當父母大聲訓斥或采用嚴肅的口吻對寶寶說話時,寶寶會哭;如果大人歡快地大笑,當寶寶高興時也會跟著模仿。
對具體事物的認知(7~8個月)
訓練九:尋找藏起來的玩具
訓練目的:通過找玩具的遊戲,讓寶寶體驗尋覓物品的樂趣,讓寶寶更加愛觀察、愛思考。
方法:寶寶在床上滾動小皮球時,球滾到了爸爸的旁邊,爸爸這時可以使個“壞”,把球藏在身邊的被子裏。寶寶正玩得興起,突然發現球不見了,就會去找。當他終於在被子裏發現小球時會很有成就感。
小提示:藏玩具的地點不要太隱蔽了,如果寶寶找不到,可以適當暗示他。
訓練十:認識人體的五官
訓練目的:教寶寶初步認識人體。
方法:很多寶寶認識的第一個人體器官是鼻子,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在平坦的臉部,鼻子是最突出的部位,因此小手亂動的寶寶最先摸到的常常就是它。
媽媽可以拉著寶寶的手,照著鏡子,讓他用手指去碰他自己的鼻子,同時告訴他這是鼻子。如果家中有泰迪熊或米老鼠這類鼻子突出的毛絨玩具的話,也可以拿來讓寶寶做指認練習。寶寶聽懂了鼻子,以後每當爸爸媽媽問到鼻子時,他就會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了。
小提示;認識了鼻子後,父母還可以大致描述一下鼻子的功能,讓寶寶形成對五官作用的初步認知。
訓練十一:聽口令找玩具
訓練目的:讓寶寶記住玩具的名稱,增強記憶力。
方法:父母先收集一些寶寶的玩具堆放在一起,並請寶寶按照口令從選出相應的玩具,如小鴨子、小車、小飛機、布娃娃等,不管寶寶能拿對幾個,都要對他進行誇獎。寶寶知道父母在表揚自己,就會更加努力地再多認幾個。對於不熟悉的玩具名稱,父母要耐心的一一教他指認。
小提示:寶寶拿錯了玩具,父母如果對他繃著臉,甚至大聲的責罵,寶寶的自信心會大大減少,以後再也不願和父母玩類似的遊戲了。
認識大小,識別圖形(9~10個月)
訓練十二:教寶寶認識大小
訓練目的:讓寶寶了解“大”、“小”的概念。
方法:兩隻蘋果,一大一小,放在桌子上,爸爸抱著寶寶坐在桌邊指著蘋果對寶寶說“蘋果,蘋果”。寶寶學會了之後,爸爸說“大蘋果”,要求寶寶選一個,如果寶寶拿對了,就抱抱他作為獎勵。如果寶寶拿到了小一些的蘋果,那麼爸爸就拿起那個大一些的蘋果對他說“大的,大的”,然後再讓寶寶重新拿,看寶寶這次能否拿對。反複多次訓練,就可以讓寶寶區分大小的含義了。
小提示:經過對寶寶進行一段時間的“大、小”概念的訓練之後,如將兩種不同的物體如小皮球和大梨子放在一起,再讓寶寶拿大的,他也會準確無誤地拿到大的。
訓練十三:找圖片認漢字
訓練目的:教寶寶學會把漢字和圖畫聯係起來。
方法:寶寶已經認識了一些圖形卡片如蘋果、兔子、貓、牛、汽車等。於是,媽媽可以讓寶寶從一堆圖形卡片中找到牛,寶寶找到牛的圖片後,媽媽可以在一張空白的卡片上寫一個“牛”字,並告訴寶寶這個字念“牛”,並讓寶寶認真看一會。隨後,把這張卡片和其他卡片混在一起,再讓寶寶找牛。很快,寶寶先找到了牛的圖片,這時媽媽可以問“還有呢”,看寶寶能否把寫著“牛”字的卡片也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