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半的寶寶在觀察事物時仍需要動作的參與,比如常常要用手指著正在觀察的物體。觀察是認知的基礎,因此,家長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鍛煉寶寶的觀察力來促進其認知能力的提高,同時還要盡量讓寶寶把所觀察到的事物用語言描述出來,這對其語言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認識大自然(28~30個月)
訓練三十八:看看果實是怎麼成熟的
訓練目標:讓寶寶加深對大自然的認識。
方法:春天裏百花盛開,爸爸可以帶著寶寶進公園觀賞桃花。美麗的桃花給寶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過了一段時間,寶寶會問爸爸桃花現在怎麼樣了。於是,爸爸可以抱著寶寶再次走進公園看個究竟,當看到桃花的花瓣已經落下、花托鼓了起來時,爸爸可以告訴寶寶,這表示桃樹已經準備開始結果了。寶寶會好奇地問爸爸什麼是結果。爸爸先不要馬上回答,告訴寶寶過幾個月後再來看。到了7~8月份,爸爸和寶寶再來看桃樹的時候,就會發現枝頭上已經出現了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桃子了。這時,爸爸就可以告訴寶寶這就是桃樹結的果實——桃子。親曆了從花朵到果實的過程,寶寶會感受到自然界的無比神奇。為了讓寶寶盡快了解果實是如何成熟的,可以帶他到自然博物館或在家播放相關視頻資料讓寶寶快速認識植物開花結果的自然生長過程。
小提示:寶寶了解了桃子的生長過程後,他會想蘋果、香蕉等水果是怎麼來的。
訓練三十九:教寶寶認識春、夏、秋、冬
訓練目的:讓寶寶形成對四季的初步概念。
方法:首先,對春季的認識。媽媽可以在家扮成兔媽媽,將寶寶扮成兔寶寶,方法是兩人分別戴上兔媽媽和兔寶寶的頭飾,或分別在胸前別上“兔媽媽”、“兔寶寶”的字卡。然後,媽媽對寶寶說:“春天到了,天氣多暖和呀!河裏的冰融化了,柳樹發芽了,小草變綠了,桃花也開了。兔媽媽帶兔寶寶到草地上去玩耍。”然後,媽媽讓寶寶跟著自己一起學兔子雙腳向前跳,這樣可以讓寶寶明白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季節。
其次,對夏季的認識。媽媽可以拿出短袖上衣和涼鞋,問寶寶:“這是什麼季節穿的呀?”還可以問寶寶:“如果夏天到了,天氣非常炎熱,你想想,用什麼辦法能使自己涼快些呢?”引導寶寶回答,如開空調、開電扇、扇扇子、洗澡等。媽媽也可以從冰箱取出冷飲如冰棒、冰激淩、冰汽水等,問寶寶:“這是什麼季節吃的呀?”此外,媽媽還可以拿出知了的圖片,讓寶寶認識知了,並告訴寶寶夏天一到,知了就會在樹上鳴叫。
再次,對秋季的認識。媽媽可以拿出印有秋天應季水果的圖片對寶寶說:“這麼多的水果,你都認識嗎?”等寶寶把水果名稱說完後,媽媽再問:“你知道這些水果是什麼季節成熟的嗎?”寶寶如果能說出秋天,那麼媽媽就鼓勵寶寶,並說:“對,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
最後,對冬季的認識。媽媽可以發問“寶寶,見過雪嗎?”、“喜歡下雪嗎?”、“什麼季節會下雪呢?”媽媽用提問的方式讓寶寶知道,冬季最大的特點就是下雪。媽媽還可以拿出描繪冬天景色的圖片如雪人、雪花、雪山等讓寶寶明白冬天是個寒冷的季節。
小提示:在教寶寶認識四季的同時,媽媽還可以告訴寶寶一年有12個月以及教他了解一些常見的節日如元旦節、兒童節、中秋節、春節等。
訓練四十:認識一些簡單的天氣
訓練目的:讓寶寶認識常見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