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0~6個月寶寶的情感與社會性訓練(1 / 2)

做會哭愛笑的小精靈

一、情感與自我意識的發展特征

0~3個月

寶寶會用哭鬧表示自己的需要,也能夠用微笑來表達內心的喜悅。0~3個月的寶寶已經會感受和表達四種基本的情緒,它們是高興、傷心、喜歡和厭惡。這個階段寶寶與其他人的情感聯結關係正處於無區別、無顧慮的依戀階段,也就是說他會主動接受與任何人進行情感交流。

0~3個月的寶寶沒有清晰的自我意識,但他們會通過一些下意識的動作,如吮吸拇指或安撫奶嘴來改善自己的情緒。

4~6個月

4~6個月的寶寶會時常表現出自己的喜悅和不快,6個月時還開始對撫養人產生依戀,同時會經常表現出害怕、認生、厭惡、喜歡等情緒。這個階段的寶寶處於有選擇的依戀階段,他會對熟人表現出明顯的好感,並且能夠根據家庭成員對他的親近程度表現出不同的反應。這個階段一般情況下寶寶對給他哺乳的媽媽最為依戀。

二、訓練遊戲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是他一生的開端,也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能力習得、習慣養成和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的重要階段。在這一年中大人應經常與寶寶一起做遊戲,教他說簡單的話,並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寶寶感受各種感官刺激,以滿足寶寶急於探索世界的內在需求。隻有當寶寶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愛撫和關注時,他才會建立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從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訓練一:逗笑

訓練目的:讓寶寶感到輕鬆愉快,同時訓練寶寶笑的能力。

方法:大人給寶寶扮鬼臉,同時嘴裏作出些怪聲,這會讓寶寶開懷大笑。一段時間後,還可以試著逗弄寶寶的身體,如拍拍他的肚子、撓撓他的腳底板等來刺激寶寶笑。等到寶寶3~4個月時,大人可以不斷地變換一些表情,會讓寶寶覺得很好玩而咯咯大笑。

小提示:笑是寶寶愉快情緒的表現,也是智能進步的外在表現。笑讓寶寶更容易釋放情緒,有利於培養良好的情緒和情感。如果寶寶出生42天還不會笑,大人就要對寶寶加緊訓練;若到了56天還不會笑,就要考慮帶寶寶去看醫生。

訓練二:親子共舞

訓練目的:大人抱著寶寶一起跳舞,隨著美妙的音樂輕輕搖擺和旋轉可以刺激寶寶的視覺、聽覺和前庭覺,提高寶寶的方向感和平衡感,也讓寶寶在音樂中培養樂觀的情緒並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方法:選擇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如莫紮特的小夜曲,由大人自己哼唱或用音效較好的音響播放,把寶寶溫柔地抱在懷裏,邁著舞步、和著音樂節拍搖擺或旋轉身體。如果大人一邊抱著寶寶舞蹈一邊給予他輕輕的撫摸,來自大人胸膛的震動和手的撫摸,會給寶寶帶來多元的感官刺激,讓寶寶全麵地體會愉悅的情緒。

小提示:要盡量選擇輕柔的音樂,避免吵鬧、刺激的音樂影響寶寶的情緒和神經發育。

訓練三:舉高高

訓練目的: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讓寶寶體驗愉快的情緒。

方法:大人雙手抓穩寶寶,將寶寶舉起來,一邊舉一邊說:“寶寶坐電梯嘍!”在高處稍停留幾秒鍾,眼睛看著寶寶,可以作出誇張和驚喜的表情,然後將寶寶放下來,說:“寶寶下來嘍!”每次將寶寶上下舉幾次後停頓一會兒,觀察寶寶是否很開心。

小提示:這個訓練適合5~6 個月以上的寶寶玩,並且需要爸爸媽媽有一定的臂力,如果臂力不夠就不要勉強進行。

訓練四:照鏡子

訓練目的:給寶寶視覺刺激,幫助寶寶認識自己,並逐漸產生自我意識。

方法:媽媽抱著寶寶,坐或站在大鏡子前麵,可以先跟鏡子裏的寶寶說說話,引起寶寶持續的注意,然後不斷地叫寶寶的名字,同時問:“寶寶在哪裏?”此時,讓寶寶看著鏡子,媽媽舉起寶寶的一隻手,揮揮手說:“寶寶在這裏!” 然後再問寶寶:“媽媽(指大人自己)在哪裏?”媽媽此時別過身背對鏡子,瞬間又回到鏡子前對寶寶說:“媽媽在這裏!”同時向寶寶揮手或拍手。

小提示:寶寶很喜歡鏡子,會對著鏡子笑、做鬼臉、同它碰頭、親親等。鏡子是寶寶的好夥伴,也是寶寶用來認識自己的最好工具。

和成人愉快地互動

一、人際交往與社會互動能力的發展特征

0~3個月

嬰兒生來就有從父母身上尋求安慰的需求,並具有發出信息和接收信息回應的本能,而這種最初的與爸爸媽媽的雙向交流是寶寶今後一切社交活動的基礎。這種溝通需求表現為:寶寶樂於聽人說話、對聲音十分敏感,同時也喜歡看一切陌生的人和物;對於爸爸媽媽的舉動,寶寶還能作出一定的回應,如大人在逗他、抱他、對他微笑時,他會把頭轉向說話的人並報以微笑,同時以蹬腿和擺手的動作來表達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