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7~12個月自理能力訓練(1 / 2)

這個階段寶寶開始學會坐和爬了,手部的動作也開始由大把抓握逐漸向捏拿發展,再加上寶寶的記憶、語言與觀察能力的進步,此時已能夠掌握一些簡單的、初級的進食技能。

讓寶寶學著飲食自理(7~8個月)

訓練七:自喂食品

寶寶6、7個月的時候就想自己用手抓食物來吮吸或者啃咬。抓拿食物可以幫助寶寶初步認識食物,了解食物的形狀和特性,有利於形成良好的進食習慣並避免將來出現挑食現象。對於寶寶來說,這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和心理訓練,因此隻要寶寶抓得快樂、吃得健康,媽媽就應大膽讓他自己動手吃。

訓練目的:讓寶寶學會自己抓取食物吃可以給寶寶帶來的愉悅感,使他更喜歡自己動手進食,並及早迎來拿湯匙進食的階段。

方法:寶寶還沒有長牙時,可以給他吃麵包片或者不含糖的磨牙餅幹之類的食物。一般說來,嬰兒在7個月左右長出第一顆牙,此時可以把裝有切成小塊的水果或者煮熟的蔬菜和豆腐的小碗放寶寶餐椅上的餐盤裏,讓他自己去用手抓著吃。1周歲的時候,可以讓寶寶用手抓吃家人飯桌上的食物。

有些寶寶喜歡父母從自己的盤子裏拿食物喂他們,也有寶寶隻願意自己抓著吃,媽媽可以配合著寶寶的興趣來訓練寶寶自己吃飯。

小提示:寶寶手抓食物的同時還喜歡把玩食物,不需要過分阻止,讓寶寶進食的關鍵是保持心情愉快。

訓練八:用杯子喝水

寶寶滿了6個月以後,家長應該要幫助寶寶逐漸擺脫對奶瓶的依賴了。這是因為,如果寶寶繼續把奶瓶當作主要的進食工具,不僅難以保證口腔的健康,還會給日後的斷奶帶來很大的阻力。

訓練目的:繼續鍛煉寶寶的吸吮與吞咽能力。讓寶寶練習用學習杯和吸管杯喝水,擺脫對奶瓶的依賴。

方法:先讓寶寶學會使用學習杯。可挑選有趣、鮮豔的學習杯款式,以增加寶寶的學習興趣。最好選購兩邊帶有握把的學習杯,方便寶寶練習雙手配合。練習時,媽媽協助寶寶握緊杯子,慢慢將杯子裏的水倒入寶寶嘴裏。寶寶一開始還無法很好地控製手部力量,或者沒協調好吸吮動作,可能會撒得滿身是水,媽媽要做好防水的準備以及清潔工作。當寶寶練習成功之後,記得要及時鼓勵寶寶,並逐漸增加杯子內的水量來增加訓練難度。

從用學習杯過渡到用吸管喝水,是寶寶吸吮能力的一大進步。媽媽可以先將1支吸管含在嘴裏,用力做出吸吮的動作,讓寶寶模仿。等到寶寶練習時,媽媽端好杯子並協助寶寶固定好吸管,媽媽不斷重複吸吮動作,讓寶寶學習。如果寶寶無法順利做出“吸”的動作,也可以換用軟裝飲料盒,此時媽媽稍微擠一下飲料盒,當寶寶“吸”到水後,他就會嚐試再吸。

小提示:用杯子喝水是件簡單但卻必須要做的事情,訓練的進展不一定會很快,從寶寶有興趣拿起杯子喝水,到他完全掌握用杯喝水的技巧,直至完全不灑水和不被嗆到,一般需要好幾個月甚至是一年的時間。媽媽要多一點耐心和細心。

學坐便盆,擺脫對紙尿褲的依賴(9~10個月)訓練九:大小便坐盆

8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能單獨穩坐,因而從8~9個月開始,媽媽就可以訓練寶寶養成大小便坐盆的習慣了。由於此時寶寶尚不能與父母交流,可在寶寶有便意時定地點、定時地協助他坐盆。

訓練目的:訓練寶寶大小便坐盆及養成定時便便的習慣,為寶寶日後自己如廁做好準備。

方法:為寶寶準備一個漂亮的便盆,平時試著帶寶寶坐一坐,讓寶寶逐漸熟悉。媽媽在發現寶寶有發呆、停止遊戲、扭動兩腿、神態不安等便前特有表現時應及時讓他坐盆,並發出“嗯、嗯”的聲音,促使寶寶排便。

讓寶寶學坐盆時,一開始可以每次坐2~3分鍾,1歲以後可逐步延長到5~10分鍾。如果寶寶一時不解便,可過一會再坐,不要將寶寶長時間放在便盆上。寶寶的便盆最好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掌握寶寶排便規律後,也要將坐盆的時間相對固定,經過訓練,寶寶一般在15個月大時能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小提示:便盆周圍要注意清潔,每次便後必須洗淨;冬天要注意便盆不宜太涼,以免刺激寶寶引起大小便抑製;也不要把便盆放在黑暗偏僻處,以免寶寶害怕不安而拒絕坐盆。此外,切忌養成在便盆上喂食和玩耍的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