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13~18個月自理能力訓練(1 / 2)

1歲至1歲半的寶寶咀嚼和吞咽能力進一步發展,還慢慢地學會了用湯匙吃飯,隨著動作的熟練,撒出的飯菜也越來越少,寶寶基本能獨立吃飯了。這個時期,寶寶能夠偶然地拽掉鞋襪,經過一些小小的訓練後也能自己動手脫鞋襪了。

咀嚼動作越充分寶寶越健康(13~14個月)

訓練十三:固體食物練牙口

12個月以上的寶寶,隨著牙齒的萌出和完善,口腔動作也越來越熟練,咀嚼吞咽動作更協調,漸漸地可以用牙齒咬碎較硬的食物再咀嚼。這時應給寶寶吃較粗糙的固體食物,多吃粗糧。充分的咀嚼能促進食欲,提高營養素的吸收率,對成長中的寶寶來說,它還有助於腸胃功能的發育、牙齒生長。通過增強口腔、舌頭、嘴唇等相應器官肌肉的協調性及靈活性,還能夠提高寶寶發音的清晰程度。

訓練目的:進一步鍛煉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促使寶寶咀嚼吞咽動作的協調,培養寶寶獨立進食。

方法:給寶寶準備一些固體食物,如水餃、餛飩、米飯等纖維不太多的成人食物。媽媽先給寶寶示範咀嚼動作,如吃一小口餃子,然後慢慢地嚼,最好每口咀嚼10次以上。寶寶喜歡模仿,他會利用長出的小牙慢慢地咬碎食物,並學著媽媽的樣子慢慢吞咽。

小提示:固體食物可以鍛煉寶寶的牙口,但仍要繼續提供充足的蔬菜和水果,以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訓練十四:清潔意識的培養

寶寶的自我清潔能力要從培養清潔意識開始,寶寶需要明白手髒了要洗,濕了要擦幹淨,會自己做擦鼻子的動作。寶寶1歲以後能主動參加一些洗漱活動,而且學習積極性很高,這個時候可以逐漸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訓練目的:培養寶寶初步的清潔意識,訓練寶寶知道要擦臉、擦鼻子和洗手。

方法:媽媽先跟寶寶的小手捉迷藏,用把小手藏起來再變出來的小遊戲引逗寶寶注意自己的手。然後跟寶寶說,“來,看看寶寶的手白不白呀”,示範寶寶翻看手心、手背,然後指著寶寶手髒了的部分,說“這是什麼呀,是不是小黑泥呀……咱們去洗洗手,把白白的小手變回來,好不好?”

還可以帶寶寶看鏡子,摸摸寶寶的臉,逗逗寶寶。或者在寶寶臉上塗一個小點點,然後問寶寶“鏡子裏的娃娃臉上幹不幹淨呀?咱們來給他擦擦。”一邊擦一邊告訴寶寶“擦擦小臉蛋,擦擦小嘴巴,再來擦擦小鼻子……”。擦完後,要記得稱讚寶寶並親親他。

小提示:以後媽媽也可以給寶寶一個濕的小方巾,同時示範給寶寶看自己是如何擦手、擦臉的,讓寶寶有意識地自己去擦臉,以保持清潔。

終於可以自己脫鞋脫襪了(15~16個月)

訓練十五:自己脫鞋

1歲之後的寶寶不再是偶然地把鞋蹬掉了,他們可能會有意識地去用手拽鞋,媽媽可以訓練寶寶學會主動地脫掉鞋子的動作。

訓練目的:讓寶寶學會脫掉粘扣鞋或鬆緊口鞋。

方法:訓練時可以使用稍微大些、可直接穿脫的粘扣鞋,並讓寶寶坐在地上開始學脫鞋。起初,不要把鞋完全穿進去,趿上一點後,就讓寶寶用手握住鞋跟往下脫。接著再穿,多穿進去一些,再讓寶寶自己脫掉。最後把鞋子完全穿好,再讓他脫下來。

接下來可以逐步地讓寶寶脫需要解粘扣的鞋,或者緊腳些的鞋子,也可以鼓勵寶寶幫助媽媽或布娃娃把鞋脫下來。這樣訓練幾次,寶寶們就很快掌握了脫鞋的要領。

小提示:有時候寶寶會失去耐心,隻采取腳蹬的辦法把鞋去掉,媽媽要平撫他的情緒,或者用鞋子漂亮的顏色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訓練十六:自己脫襪子

脫襪子的動作比脫鞋子稍微複雜一些,通常寶寶會主動地去拉扯襪子,但由於沒有掌握技巧,常常失敗,媽媽可以幫助寶寶進行脫襪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