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教導道:“麗妃端木秀秀是端木山長唯一的嫡親孫女,他的兒子和兒媳長年累月都在世界各地闖蕩,秀秀從小就一直在學宮和端木山長一起。
說來還是當時非常年幼的秀秀和當時正跟著父親來學宮的姚居士先認識的,秀秀對姚居士極為依戀,也因此才讓端木山長和姚山長有了更深的接觸。
在此之後,秀秀更可以說就是姚居士帶著長大的。端木山長去世後他的兒子沒有及時得到消息趕回,他的各種後事都是姚山長負責操辦的,秀秀從此就和姚山長姚居士他們同居同住了。”
原來如此,難怪秀秀對婉兒如此依戀。
而後鄭教導又轉回正題,說起姚山長對學院的大改革。
元泮學宮彙集天下列國的少君,其潛在的消費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
再加上首任山長為了照顧那些民間學子,正式教學收費幾乎是免費的。而元泮學宮當時還是一片荒蕪之地,要將其打造成全世界的學術中心,其所費的錢財是無法計數的天文數字。
元泮學宮既是獨立於帝國之外自成一體,那自然也就不能用帝國的財政來支持建設。
於是,主意自然而然的就打到了各國少君這些錢袋子身上。這些少君背後都有著一個國家在鼎力支持,即便不心狠手黑,正常的商業行為都能從他們身上賺數不盡的錢,學宮實在得天獨厚,真是“甕中捉鱉”。
如此,元泮學宮在一代代山長的接力下,規模越來越大,每一任山長不願弱於前輩們,更不願被後輩小覷,那也是絞盡腦汁的想自己在任期間能給學宮增添什麼樣的光彩。
他們就像一個個夢想家,而元泮學宮這兩萬平方公裏的廣大之地就是他們可隨意捏玩的玩具,任他們揮筆的畫布。
而這自然就需要更大的金錢支持,於是學宮中的商業行為更是繁榮。換句話說,就是從各國少君們口袋裏吸錢的能力越來越高超嫻熟。
“……到了近幾百年裏,學子間特別是各大國少君之間的奢靡攀比之風已經到了極點,很多大國少君來學宮求學,幾乎有數百上千人跟隨。
修為絕世的護衛,成群的婢女仆役,駕車馬的,做飯的,看病的,甚至是鋪床疊被暖被窩的,幾乎是把其在國內的家當來了次大搬移,這雖然給學宮帶來了更大的繁榮,卻也帶來了太多不好的風氣。
近幾任山長其實已經看到了問題所在,也想要對此進行一些改變,可這種趨勢是幾千年來慢慢形成的,大勢已成,頑疾已生,幾任山長對此最終都有心無力。
直到姚山長……他隻花了數年時間,便大刀闊斧的讓學宮徹底換了模樣,這也使他的聲望達到曆任山長中的頂點。”
在軒轅啟明看來,嶽父大人這就是自殘啊,自廢武功,不過這種果決和智慧也確實讓人佩服不已。
因在他看來,學宮經過幾千年的不斷添磚加瓦,精益求精的設計,已經完全達到,甚至遠超最初時的構想,不再吸納任何外來資金,都完全能夠憑借數千年來對兩萬平方公裏封地的精心改造做到自給自足,甚至還有結餘,學宮不能再在“吸學生錢袋”這一條道上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