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開發兒童智力的可能性(1 / 1)

一、開發的生理基礎條件

人類的思維是由大腦發起的,思維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思維的物質基礎。智力開發必須研究大腦的功能。據國內外生理學家們研究,人的大腦大約由140多億細胞組成的。它們使人腦具有儲存信息的功能,人腦的儲存功能是非常大的。經科學家研究測定,如果一個人始終好學不倦,最聰明的科學家在大腦中可以儲存的各種知識量約為5億冊書。這樣大的儲存潛力還不是人腦的全部功效,它僅是利用了人腦潛能的一部分。人腦的全部功能還無法測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裏說,人類大腦的能力平均隻運用了5%。換言之,還有95%的能力可以開發。這說明大量的細胞還沒有被啟用,大腦的潛力還很大。因此,智力開發的載體還有很大一部分空間等待我們去開發。

正如過去沒有提開發智力,智力也在不斷提高一樣。現在我們如果認識到了智力開發的可能性這個問題,有意識地運用科學的方法,就會更迅速、更有效的把兒童智力開發出來,提高人生的生活質量。

二、開發的環境條件

(一)相關學科的發展

1.兒童心理學的發展

兒童心理學研究的是兒童期的心理和行為的發生與發展的規律,以及這個時期的心理年齡特征。研究方麵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麵:一是遺傳還是環境是決定發展的更重要因素?如果是兩者同時起著主要的作用,那麼它們如何共同影響個體?二是大人安排好了就能很好地成長嗎?兒童是積極探索的還是被動接受的?三是發展在各個階段是穩定的還是不穩定的?不同情境下兒童的表現是否一致?兒童智力開發有效進行的前提是兒童心理學的不斷發展,基礎理論的發展不斷解開了兒童心理與行為之謎。

當代出現了許多研究兒童發展的新方法,這些方法或以早期理論的發現為基礎,或對其進行質疑和拓展。今天,包括信息加工、生態學、社會文化理論、生態係統理論和動態係統觀在內的一大批新方法和研究重點,拓展了我們對兒童發展的認識,為兒童智力開發的有效進行提供了前提條件。

2.教育學的發展

教育學是以普通中小學教育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的,它集中研究了中小學教育中的學校製度、課程設置、教學過程、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今天,由曆史上僅有的教育學發展成的普通教育學依然保持了它既有的研究對象,把普通中小學的教育現象、教育問題、教育規律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教育是兒童智力開發的最主要形式,教育學的發展能提高兒童智力開發的效率。

(二)相關行業的不斷發展

相關行業主要是心理谘詢所、幼教機構等各種形式的從事兒童智力開發的服務組織。它們能為孩子提供科學的服務,同時幫助家長創造一個有利於兒童智力發展的家庭和社會環境。

(三)智力開發工具的多樣化

以往兒童智力開發主要有拚圖、積木、棋牌類等遊戲,兒童讀物等相關書籍,現在兒童智力開發工具的內涵大大地擴展了,工具也變得多樣化起來,涉及到遊戲、讀書、智力測驗、音樂、運動等各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