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的生理發展
我們把幼兒期定位在1~3歲。
(一)13~15個月幼兒生理發展特點
體格發育的速度較前期減慢,但體重、身高、頭圍、胸圍仍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囟門在12~18個月間開始閉合。到14個月末,寶寶體重正常均值為9.6~10.21千克,身長正常均值為76.96~78.3厘米,出牙4至12顆。
神經係統:大腦皮層活動增強,神經係統機能進一步發展,由於感知事物增多,促進了注意和記憶的心理活動,並在學語的基礎上,使思維活動逐步萌生。
(二)16~18個月幼兒生理發展特點
體格發育:這一時期的幼兒體格繼續發育,到16個月末,寶寶體重的正常均值為9.95~10.55千克,身高的正常均值78.73~80厘米,出牙8~16顆;18個月寶寶體重正常均值為10.33~10.88千克,身長正常均值為80.4-81.6厘米,出牙為10~16顆。
(三)19~21個月幼兒生理發展特點
體格發育:這段時間的幼兒體格繼續發育,身高每月增加約0.9厘米,體重每月增加約0.18克。到20個月寶寶的體重正常均值為10.69~11.24千克,身長正常均值為82.2~83.46厘米,出牙12~20顆。
腦發育:大腦已基本發育完成它的各項生理功能。人體的各部位發育速度,以大腦最快。孩子出生時,大腦發育雖尚未成熟,但在外界刺激的不斷作用下,兩年後,大腦將基本完成它的生長過程。人腦的生長發育在其出生前的最後三個月以及出生的兩年內最快。19至21個月的孩子,正處在這個階段。
(四)22~24個月幼兒生理發展特點
體格發育:幼兒快接近兩歲,體格發育較前減慢,22個月寶寶的體重正常均值為11.3~11.69千克,身長正常均值為84.26~85.56厘米,出牙16~20顆。頭圍48厘米左右。滿2歲的寶寶體重正常均值為11.66~12.24千克,身長正常均值為86.6~87.9厘米,出牙16~20顆。
腦發育:大腦結構逐步複雜化,神經細胞體積增大,大腦機能逐步發揮作用,如能控製大小便,按大人的要求控製自己的行動,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可做。對自己要做的事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想法,凡事有了自己的主意。如果寶寶想做一件事,那麼他(她)會有一個目標,並堅持自己獨立完成,不願讓大人幫助。如果做不好,寶寶就會覺得很沮喪,有一種挫折感,如果成功則會很高興。這是寶寶獨立自主意識的萌芽,應予以引導和保護。
(五)25~30個月幼兒生理發展特點
2歲零1個月的寶寶在各方麵都有長足進步,頭部的發育速度開始減慢,四肢和軀幹長得更長,頭和身體的比例更趨向成人。2歲零3月(27個月)的寶寶正常體重在12.1~12.68千克之間,身長在88.45~90.69厘米之間;到30個月末,寶寶的身體發育有了長足進步,身高在90.3~91.7厘米之間,體重在12.55~13.13千克之間。
這個階段寶寶已經出齊20顆乳牙,這時媽媽要教寶寶學著漱口了,還要帶寶寶進行第一次牙齒保健檢查,觀察乳齒萌出狀況,再檢查有沒有出現齲齒。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特別愛吃糖,糖裏含有焦性葡萄糖酸會順著齲洞滲入牙髓,侵犯正在成長的恒齒。
腦發育:大腦結構逐步複雜化,神經細胞體積增大,腦機能逐步發揮作用,能按大人的要求控製自己的行動,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可做。已經能分清兩種以上的顏色了,而且對大和小的概念也非常明確,知道大人和小孩子的區別,也知道小盒子可以放在大盒子裏麵。
(六)31~36個月幼兒生理發展特點
體格發育:寶寶的身體已經非常強壯,對疾病的抵抗力也得到加強。到33個月時寶寶體重的正常均值在13~13.53千克之間,身長在91.35~93.38厘米之間;進入3歲時寶寶的體重均值在13.44~13.95千克之間,身高的正常均值在94.2~95.1厘米之間。與上一年相比,寶寶的體重增長了2千克左右,但身高卻增加了7厘米左右,手腳變得細長,身材看上去比以前“苗條”了。
大腦發育:大腦重量已達到1100克(成人腦重為1400克)為成人腦重的2/3,大腦細胞和神經纖維迅速增長,此時活動時間明顯增多,睡眠時間已減少到13~14小時。
寶寶的提問更全麵了,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探索精神常讓爸爸媽媽疲於應付。寶寶從兩歲多愛問“為什麼?”,現在發展到進一步提出“是什麼?”“在哪兒?”“怎麼樣?”等更深的問題,這說明寶寶的求知欲更加強烈。智力的發展與興趣息息相關。隻有寶寶對周圍事物懷有極大興趣時,才會對你刨根問底地問個沒完,並在觀察、學習、詢問和理解的過程中完成智力發育。
二、幼兒的認知、情緒及社會性發展
(一)13~15個月幼兒認知、情緒及社會性發展特點
運動:動作的發展從被動趨向主動,逐步學會走路,但走不穩,易跌跤,喜歡爬來爬去、蹲下拾物。手眼及手腳的動作還不十分協調,手指動作發展較差。
語言:語言正處在理解階段,隻會講簡單詞句,其特點是聽得多、說得少;以詞代句,一詞多義;重疊發音,以音代詞,伴以動作或表情來補充詞彙的不足。
認知:認識能力日益增強,由於開始獨立行走,擴大了認識範圍。接觸人增多,交往擴大,逐步從依戀父母轉移到被玩具、玩伴及周圍新鮮事物所吸引。
情感:情感不穩定,很容易變化,容易受外界環境及周圍人們的情緒影響。
自我意識增強:能用自己已經學會的簡短詞語表達自己的需要。吃飯的時候也總願意自己動手,這是讓寶寶學習自己吃飯的好時機,不要錯過。這一階段寶寶大便時間已形成一定規律,大人定時把大便往往能夠成功,但控製能力仍不強,需要大人提醒。這一階段也可以教寶寶學學坐便盆了,但不必勉強。
13~15個月幼兒應該會做:自覺入睡;雙手扶杯喝水,學用小勺進食;經提醒會坐盆大便;獨立行走,跌跤後會自己爬起;會下蹲拾物,扶地站起;爬樓梯,爬沙發;雙手能協作玩弄物體和玩具,如滾球、推動小汽車、將物放入倒出、搭兩塊積木等;理解簡單的語言並執行指示,如躺下睡覺、不吃掉在地上的東西。
使用日常單詞,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娃娃、球球;會模仿動物叫聲,如“呷呷”、“喵喵”等;認識並正確指出經常接觸的人、動物、玩具、餐具和用具;認識並指出自己的五官、四肢及身體某幾個部位,如頭、頭發等;經提醒會以動作或表情與人交往,如拍手歡迎、點頭謝謝、揮手再見。
13~15個月幼兒可能會做:躺下睡覺不隨意爬起,安靜入睡;自己學用小勺進食,在大人的幫助下吃完定量的食品;飯前便後配合洗手;攜物從一處走到另一處;向前方拋球;彎腰拾物,不用扶自己能站起;會爬到椅上翻身坐下;手指能協作配合活動,如剝糖紙取糖丸、搭3~4塊積木、用整個手掌握筆自己塗畫;
知道自己名字及親人的名字,聽見叫聲會注意找聲源;會用單詞伴以動作和表情來表示自己的要求;懂得按命令製止自己的行動,如不撕書、不扔食物等;會表示不要什麼,要什麼。
(二)16~18個月幼兒認知、情緒及社會性發展特點
動作:可以熟練地亂塗亂畫,會搭2~3塊積木,穿衣服時能夠很好地配合,對爬樓梯很感興趣,盡管他們現在還不能獨立上下樓梯,比如常在上下樓梯時不能正確判斷台階的高度,或在跑來要你抱的時候被自己的腳步絆倒等等。這很正常,人類學習各種技能的過程,往往就是一個不斷失敗並不斷進步的過程。你的寶寶正在為此而努力,他(她)需要你的支持和鼓勵。
指認身體器官也是現在寶寶喜歡做的遊戲之一,還特別喜歡認下巴頦、咯吱窩等在寶寶聽來很有趣的身體部分名稱。
16個月的寶寶已經有了比較明顯的個性,會有自己的情緒和小脾氣。當外界刺激超過了寶寶的承受能力時,他就需要發泄出來。想讓大哭的寶寶立刻停止哭聲或讓發脾氣的寶寶馬上消除怒氣都是不太可能的,他們隻有這一條途徑可以發泄自己的不滿情緒。這時大人一定要耐心、要理智,可以安慰寶寶,也可以冷處理,暫時讓寶寶一個人哭一會兒,要允許寶寶把自己的不良情緒渲泄出來,這是明智的做法。
這一階段寶寶最快樂的事是讓媽媽講故事,這時讓寶寶自己選擇講哪本書中的故事,即使這個故事已經講了一百遍也沒關係,寶寶依舊會興趣不減。你還可以教寶寶認識書中的各種事物的名稱。母子(父子)共讀,其樂無窮。
如果你有意識地訓練過寶寶,到寶寶17個月時,也許已能從一堆熟悉的物品中鑒別出不同形狀、顏色和用途的物品,有了初步的分類概念。比如他(她)能夠分出哪個是自己的毛巾,哪個是媽媽的毛巾;能分出哪些是紅積木,哪些是綠積木。
語言:17個月時的寶寶語言能力明顯提高,會說的話已經很多了,喜歡自言自語,會用單詞與人交談,雖然還不會說完整的句子,但也足以表達寶寶的需要。有的寶寶還可能成功地將兩個詞結合起來,比如“吃包包”、“找媽媽”。
如果你一直堅持給寶寶說歌謠的話,寶寶不僅對常聽的歌謠很熟悉,而且有的寶寶已經可以正確地接上每一句的最後一個詞或字了,比如你說“小白兔……”寶寶就會接上“白又白。”慢慢地,寶寶很容易就會說整句整首歌謠或古詩了。也有的寶寶說話較遲,差別較大,父母不必著急,隻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理解和照料寶寶。
17個月大的寶寶開始表現出對某種食物偏好,也許今天吃得很多,明天隻吃一點兒。不要為此過分擔心,隻要在一周內給寶寶提供盡可能豐富多樣的食品供他(她)選擇,那麼寶寶一般就能夠攝取充足的營養。
認知:寶寶的大腦逐漸形成事物的形象,通過眼看、耳聽、雙手觸摸去了解物體外部的特征(顏色、大小、軟硬、光滑、粗糙等屬性)。無意注意進一步發展,有意注意開始萌芽,注意力集中時間較前增長,容易記住印象強烈或帶有情感的事物。隨著語言的發展而出現初級的思維活動,遊戲時想像開始萌芽。
積極、愉快的情感增多,偶爾會考慮到集體中去玩,開始控製自己的某些行為,如等待進餐不吵鬧、睡覺不爬起等。
16~18個月應該會做:按時睡、按時醒,醒後不吵鬧;在固定位置上進餐,會用右手拿小勺,左手扶碗;自己走到固定地點要求坐便盆;飯前便後在成人幫助下學洗手;走穩、走快,會抱娃娃走、推車走、拖拉玩具走,學跑幾步;扶成人的手上下台階;爬到成人椅子上轉身坐下;會運用手及手指協調活動,會拾球、拋球,幾頁幾頁地翻書,學用拇、食、中三手指握筆自由塗鴉(不成形的線條),搭3~4塊積木等;能聽懂近50個常用詞,如車、船、房子、花、鳥、樹等;能說出20個左右的單詞,多為名詞和動詞,如燈、帽、球、抱、喝、吃等;能注意看5套簡單的圖片,指出每套中的某一個人或物;能模仿拍手、踏腳、學鳥飛等動作,學唱歌或念兒歌,但隻能像接尾巴似地唱或講最後1個詞;幫助成人做一些小事情,如拾樹葉、拿報紙等。
16~18個月可能會做:進食時學習用牙細嚼慢咽;自己會脫帽、脫鞋襪;配合大人穿脫衣服、洗臉、洗澡;能用語言或動作表示大小便,不穿開襠褲;熟練行走,並能折回繞彎走,倒退走幾步;邊走邊跑,追球追人,無方向感踢球;
扶成人雙手借力向上下蹦蹦跳;扶欄杆一步並一步上小滑梯;能隨著音樂做動作,但不能合拍;用4~5塊積木接成長條火車,並會一塊塊向上搭成高塔,看圖書時2~3頁一翻;能運用6~20個單詞與人交談,學說禮貌用語:好、早、謝謝;學著自己用手帕擦鼻涕,收拾玩具和圖書(在大人幫助下進行),外出回來自己找家門等;能執行簡單的命令,如取物、坐好、閉眼睡覺等。
(三)19~21個月幼兒認知、情緒及社會性發展特點
動作:動作發展較前快。20個月的寶寶應該會跑了,盡管跑得還不太穩,有的寶寶也會自己上樓梯了,但下樓時一般還需要大人的幫扶,否則不太敢自己往下走。寶寶這時能比較自如地把球用小腳踢出去。大多數寶寶還不會雙腳離地跳起,也不太會雙手過肩拋球,但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寶寶這方麵的能力了。手能握筆、折紙(不成形)、抓豆、搭積木等。到寶寶21個月時,寶寶的跑動能力有所提高,但往往不容易自己停穩,動作還不是很協調。有的寶寶也能自己扶著欄杆上下樓梯了,住樓房的寶寶學會爬樓梯的時間較住平房的寶寶更早些。
模仿成人做事是這時寶寶非常熱衷的一項活動。寶寶可能會把家裏的冰箱門一會兒開一會兒關,把椅子推來推去,拿塊抹布跟著大人東擦西擦,一刻也不閑著。喜歡自己洗手,試著自己穿衣服,看到大人刷牙也會要求試一試。如果你給寶寶準備一套專用小桌椅,他會非常高興。
有的寶寶開始對自己的外生殖器發生興趣,就像對其他事物發生興趣一樣,自己總是自覺不自覺地用手去玩弄,對此父母不必大驚小怪,更不要因此在公共場合嚴厲斥責寶寶,隻要用其他事情把寶寶的注意力吸引開即可。
認知:自我意識的增強使寶寶越來越多地抗拒大人的管束,要鬧“獨立”。要正確對待寶寶這種獨立意識的萌芽,既要有原則、立規矩,也要尊重寶寶的個性發展,這就需要父母在對待寶寶時講究方法,應采用寶寶更易接受的表達方式與寶寶對話,提供選擇而不是簡單製止。寶寶已逐漸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區別,試用“我”代替自己的名字,這標誌著自我意識開始起了質的變化。他(她)已經知道做什麼事爸爸媽媽會生氣,有了一定的是非觀念。寶寶會發現一些看起來明顯錯誤的事物,比如:當你故意把長頸鹿叫做斑馬,把鼻子叫做嘴巴,寶寶就會因此而開心地大笑,並會糾正大人的錯誤。他(她)也能發現自己的布娃娃掉了一隻鞋子,發現牆上多了一塊汙漬,這說明寶寶的觀察能力也提高了。
個性:寶寶的個性發育更加明顯,有的表現出逞強好鬥的個性,會發生打人、推人、咬人等各種不良行為,以男孩的表現更為常見。對寶寶的這一行為一定要製止,但不要單純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寶寶,這樣有可能適得其反。要平靜而堅決地告訴寶寶,小朋友之間使用武力任何時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是決不能容忍的,打人不是好孩子。
語言:這一階段語言發展迅速,是孩子理解詞義和表達能力迅速提高的時期。他們由模仿成人語言,逐漸形成主動性語言,詞彙量增加;開始把單詞組成簡單句,說話積極性提高。19個月的寶寶一般都能說20~30個詞語,語言能力強的寶寶說出的詞語可能遠超過100個,有時還會說出你並未刻意教過他(她)的詞,令你驚訝不已。很多寶寶已經會把兩個詞語組合在一起用了,並更多地自言自語地說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
社會:與人交往、合群和探索的願望和能力增強。與人交往由被動向主動發展,由觀看小夥伴遊戲趨向參與;對環境探索的欲望、興趣、能力有所提高。有的寶寶這時特別纏人,不會獨自玩耍,總得有人陪著他才行,搞得大人疲憊不堪,這與大人對寶寶從小的教養方式有很大關係。不妨從現在起,讓寶寶更多地走出家門,接觸更多的人,培養寶寶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獨立性。
培養寶寶有規律的生活習慣。21個月時寶寶有了相對固定的飲食起居的生活習慣,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寶寶自己心裏也很有數了,到時候不必大人提醒,寶寶也知道該做什麼了。這時是培養寶寶有規律的生活習慣的好時機。這對寶寶和大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對寶寶來說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方麵能夠保證身心健康,另一方麵也能培養寶寶的自我控製能力。對大人來說,寶寶有規律的生活無疑減輕了照料的負擔,也減少了因每天的生活內容而與寶寶發生矛盾的機會。
19~21個月幼兒應該會做:能安靜入睡;自己學用手扶碗,用勺吃飯;大小便時會有所表示;會將手伸出來,配合成人洗手;行走逐漸穩當,能扶著欄杆上下台階;蹲下站起時平衡不跌跤;能勉強跑幾步;能搭5~6塊積木,用手指撿豆或糖丸;能說出30個左右的常用單詞,如坐、搶等,還有一些雙詞,如娃娃、餅餅、糖糖等;能指出自己身上4~6個部位的名稱;認識日常所吃的食物,所穿的衣服,所用的餐具及所玩的玩具;認識常見到的交通工具:汽車、飛機、自行車,自然界的花、草、樹、太陽、月亮;在成人的提示下學說“再見”等禮貌用語;會指出兩張相同的圖片。
19~21個月幼兒可能會做:睡眠安穩;能接受大人為其指定的地方大小便,願意坐盆;能坐好吃飯,在成人幫助下吃完一份飯菜,並能細嚼吞咽;樂意洗頭、洗澡、剪指甲等;行走平衡;追球跑步4~5米;能跨越5厘米高的竹竿或門檻;學會聽音樂節拍做簡單的模仿動作,如拍手、搖船等;會按電視機的開關;學說雙詞句,偶爾會將單詞與雙詞句聯起講,如:吃餅餅,鳥鳥飛等;能指出6~8個身體部位的名稱;能發現和注意到身邊的新物品,如動物、食品、用具等;
能與一至兩個夥伴一起玩,但同玩的時間較短;喜歡與其他人交往,交往的興趣和能力有所提高。
(四)22~24個月幼兒認知、情緒及社會性發展特點
這一時期的寶寶往往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有的是在真實生活中受過驚嚇,看到過的可怕的人或事;也有的寶寶害怕在故事中聽來的大灰狼和妖怪;還有一類恐懼心理來自寶寶的想像。不要嘲笑寶寶的恐懼,更不要給寶寶製造恐懼心理,這種恐懼心理對寶寶來說是真實的,甚至會對寶寶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你應該安慰寶寶,告訴寶寶爸爸媽媽會保護他(她),沒有什麼會傷害寶寶。
兩歲的寶寶已頗具想像力,他(她)會把所有圓圓的東西都說成像太陽,把彎彎的東西說成像月亮。這時寶寶的記憶力也有很大進步。已經能夠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如今天和明天、快和慢、遠和近等等,會數1~10,甚至更多。喜歡問更多的“為什麼”。
動作的發展:這時寶寶動作的發展又進入到一個關鍵期,除鞏固各種基本動作外,手指動作發展特別快,能使用日常生活用具,穿脫簡單的衣服鞋襪,玩各種玩具以及握筆繪畫等。能模仿大人畫出線條、圓圈等圖形,盡管還畫不直也畫不圓,但寶寶往往能根據自己所畫形狀想像出一個近似的物體來解釋自己的畫。
現在寶寶也能玩一些簡單的拚插玩具了,搭積木的技巧也有所提高,會熟練地擰開或擰緊瓶蓋,還會把稍大些的玩具螺絲旋進孔中。你可能還會發現寶寶開始更傾向於使用某一隻手,這一習慣是先天決定的,不必強行糾正。大約有5%~10%的人是左撇子。約有20%的兒童能夠靈活使用左右手,這能使左右大腦均衡發展,當然更好。
如果有意識地鍛煉寶寶,現在他(她)應該已經能雙腳離地跳起,也能向前跳出一小步了,多數寶寶已能自己上下樓梯。現在寶寶吃飯、喝水一般都能自理,但扣紐扣、穿衣服對寶寶來說還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語言的發展:寶寶詞彙量成倍增長,已能說結構比較複雜的句子,會說出主、謂、賓語齊全的句子,能夠用兩三句短語來和大人對話,也能聽懂大人更為複雜的語言指令。一些寶寶已經會說不少童謠,會唱好幾首歌了。一般寶寶在這個年齡開始學會用“你”、“我”、“他”來表達人稱,開始理解反義詞。
喜歡提問“這是什麼”,能叫出日常見到的大多數事物的名稱,與成人交流基本沒有困難,也開始提出更多的要求和問題。能準確地說出自己和爸爸媽媽的名字、自己的年齡、性別,如果你教的更多,寶寶還會記得更多。他(她)已經開始使用“現在”、“一點兒”、“特別”等副詞,來更精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社會能力:要求獨立,會自己學做小事,如洗手、搬小椅子等簡單的勞動。願意和比自己年齡稍大的孩子在一起玩,開始是在一旁很感興趣地觀察大孩子的遊戲,想加入又不敢,總是拉著大人陪著自己和小朋友玩,慢慢地也敢跟著大孩子們跑來跑去了,但一般還不會與比自己大的孩子主動交流。如果你邀請一個寶寶熟悉並喜歡的小客人來家裏玩,寶寶可能會很高興。如果寶寶不習慣的話,說明你為他提供的這樣的機會太少了。
情感:情緒不穩定,易激動,易變化,一會兒要你抱,一會兒讓你走。這時寶寶既有對親人情感依戀的心理需要,也有獨立自主的個性要求,這是造成寶寶矛盾心理的原因,使寶寶看起來有些喜怒無常。
這個時候應該把寶寶的嬰兒床換成小床了,以免寶寶從嬰兒床的圍欄裏翻落下來。因為寶寶個子已經長高了許多,嬰兒床已經顯小了,寶寶翻身時容易碰到床欄,影響寶寶睡眠。
22~24個月幼兒應該會做:在成人幫助下,會右手拿勺,左手扶碗,自己吃飯;能配合成人穿脫衣服;排便時會自動去固定的地方;盥洗時能聽從、配合大人的指令;行走穩步自如,能爬上爬下,會用腳尖踢球;平穩地跑步,自由輕鬆地起步和邁步,能避開障礙物;不扶成人的手自己試跑,但腳尖不離地。
能搭7~8塊積木;會用拇指和食指把豆和小木珠之類的東西一個一個撿起來,放入瓶中或盒中;會穿木珠;能掌握詞彙100個左右,從單詞進展到簡單句,會說2~3個詞的短語;喜歡模仿成人說話;能認識自己的衣物、玩具、餐具等;認識電話機、洗衣機、電視機等家用物品;認識常見麵的成人和小夥伴;樂意做力所能及的事,為成人遞報紙、拿拖鞋等;與小夥伴同玩,學會交換玩具。
22~24個月幼兒可能會做:能安靜吃飯,懂得吃完口中的食物才可離開座位;睡覺時學習自己脫簡單的夏季衣褲;在大人幫助下學習自己拉下褲子坐便盆;模仿成人學著掃地、擦桌子的動作;會模仿鴨子走路能並隨意腳跳幾下;跨越8~10厘米高的竹竿;能獨自上下扶梯3~4級;雙手配合較協調,會拚整塊圖形的拚板,剝糖果包裝紙;能用3~4個詞的短句表達自己的意思,會念簡短的兒歌,愛聽情節簡單的故事;喜歡提問,並能回答簡單的詢問;經過成人講述圖書情節後,能說出圖書中的主要人物;認識方和圓、大和小,認識紅顏色;逐步意識到自我和他人的關係,開始學用“我”來稱呼自己;會表示同情。
(五)25~30個月幼兒認知、情緒及社會性發展特點
寶寶對空間的理解力加強,如搭積木時能砌3層金字塔。寶寶已經能辨認出1、2、3,分清楚內和外、前和後、長和短等概念。並對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有了認識。“多”與“少”的概念在寶寶的小腦袋裏已經非常明確,如果你在他們麵前擺放兩堆5個以內的物品,寶寶已經能分清楚那個多那個少。寶寶現在還能用蠟筆寫出0和1這兩個數字,而且0能封口,1能豎直。還能按秩序擺放好玩具。
動作能力:走路對寶寶來講已經不是問題了,他們能獨自上下樓梯,有時還可以幫助你拎購物袋呢!這時是訓練寶寶協調能力的好時候,可以讓他們搭積木、畫圓圈,還可以進行穿珠比賽等活動。當你把玩具放在櫃子上時,寶寶還能爬到椅子上去取玩具,雖然這樣做可以鍛煉寶寶手和四肢的協調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學會爬高取物後,家裏的危險物品應鎖起來,以防被寶寶碰到。寶寶現在已經能獨立吃飯,控製大小便的能力也加強了,有便意的時候能及時叫人,有的寶寶現在還可以自己穿襪子、脫鬆緊褲,但還不能穿好褲子。當他們學會這些本領以後,應鼓勵他們每天自己穿,不要因為時間緊張就代替寶寶做這些事,這樣對於寶寶自身來講也是能力的提高。
寶寶26個月時已經能單腿做“金雞獨立”了,他們可以不扶東西單腳站立2秒以上。到28個月寶寶可以不扶任何物體,用單腳站立3~5秒。當你帶著他們外出時,你會發現寶寶已經能從最後一級台階上跳下來,也能雙腳同時做立定跳遠。
這個時期寶寶對所有的事情都充滿興趣,什麼事都想幹一幹,什麼東西都要弄弄玩玩,但又不可能認認真真地做完一件事,還經常把家裏搞得亂七八糟。寶寶的活動看上去充滿危險,令媽媽擔心萬分。但這些都是寶寶的學習過程,媽媽還得尊重、愛護寶寶的熱情。
隨著大動作的發展,到寶寶兩歲半時已經可以穿脫簡單的開領衣服,能單腳站立很長時間,並且可以平穩地走馬路牙,但他們還是依賴性地拉著你的手走。寶寶的精細動作也更加細致,在媽媽的鼓勵下,現在他們可以畫“十”字和正方形,可以解開衣服上的按扣,還會開合末端封閉的拉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