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幼兒期智力開發(2 / 3)

有時候你會很厭煩寶寶做手工,因為他們做手工時常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不要被這種淩亂和雜亂嚇住,這往往是寶寶創造性的開端。你可以教育寶寶把打掃房間看作遊戲的一部分,每次的掃尾工程就是收拾房間,寶寶可能還不會收拾,沒關係,你可以耐心地陪他(她)收拾幾次,慢慢培養他(她)的調理性。等寶寶再長大一些,就會認可這種方式了。對於寶寶辛苦完成的“作品”,盡管看上去非常拙劣,但是他(她)還是滿心期待著你的表揚和認可,你的讚賞會給他(她)再次創造的信心。

語言發展:寶寶現在能完整地背一些兒歌,語言發育快的寶寶掌握的兒歌會更多,當你看到寶寶搖頭晃腦地朗誦時,會由衷地感到自豪。有些寶寶語言能力較差,這時可能才剛剛學習說話,別著急,寶寶的變化是跳躍式的,也許明天你就會驚喜地發現寶進步了許多。這時還可以對寶寶進行雙語教育,因為這時寶寶已經能背誦兒歌,有了比較成熟的記憶能力,在他們現有能力的基礎上,你和他們說話時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英語詞彙,有時寶寶不感興趣,這沒關係,隻要時常對寶寶講英語,他們的大腦中就會留存印象,等將來在學校學習英語課時,就會輕鬆許多。

現在你可以和寶寶一起做分辨聲音的遊戲,當寶寶安靜下來後,你和家人每人說一句話,讓寶寶猜一猜那是誰在說話,這樣做可以鍛煉寶寶的聽力和分析能力。

寶寶知道東西是歸誰所有,會用你、我、他等人稱去表達物主。並能正確複述3~4個字的話,也能重複你說出的3個以上的數字。

和寶寶交談是父母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項教育內容,到寶寶近30個月時可以對寶寶進行詞彙教育了,例如,寶寶說:“螞蟻”,那麼你可以告訴他(她):“螞蟻可以搬動比身體重幾十倍的物體,它是個大力士。”“螞蟻搬家要下雨”等。經常和寶寶說複雜的詞彙和句子,可以幫助寶寶更快地學習語言。唱歌是每個寶寶共同的愛好,現在寶寶已經會唱2~3首歌曲,而且唱時節拍、旋律、吐字都比較準確。

情感發育:這一階段寶寶的情緒已經很穩定了,但是他們經常會由於願望不能滿足而大聲哭鬧。父母在教育寶寶時要遵守“言必信、行必果”的準則,不要敷衍寶寶,也不要隨時推翻自己的承諾,如果你堅持自己的原則,寶寶也會明白自己各種行為的結果。

有時寶寶會表現出某種具有攻擊性的行為,會打人、咬人,要指揮身邊的人,還會產生強烈的逆反心裏,父母還要注意循循善誘,誘導寶寶以正確的情感、姿態和語言與他人交流。

26個月的寶寶有較強的自我意識,明白自己和他人是有區別的,表現在對喜歡的食物或玩具的占有欲強,不許自己的媽媽抱別的小朋友等。如果你在適當的場合,觀察、傾聽寶寶的情緒反應,你會發現寶寶已經會用聲音表示喜、怒等情緒。

25~30個月幼兒應該會做:能很好地用勺進食,很少掉在桌上,用杯喝水不灑出;自己入廁大小便,學會拉下鬆緊帶褲坐便盆;在大人的幫助下能漱口,刷牙;不用人扶會獨自走平衡木;跑得較穩,動作協調,姿勢正確;能從一級台階跳下來,會單腳試跳1~2步,能跳遠;會揀豆放入瓶中,每分鍾揀15~20顆豆;會拚圓形、方形、三角形的拚板;會試著畫線條及彎曲線;會搭8塊積木,會用積木搭高塔;能說出身體中6個部分的名稱;能說出圖畫的名字,會指出圖中4個畫麵,但不會解釋;能說出自己的姓名;知道大和小;不會因一點小事哭鬧,跌跤後自己會爬起;學會對人有禮貌,會說早、好、謝謝、再見。

25~30個月幼兒可能會做:睡覺前自己脫衣褲放在固定的地方,便於起床後穿;進餐時先用筷子吃飯,再用勺吃完;白天不尿褲,夜裏整夜不起床小便,清晨醒來小便,夜間不尿床;初步理解簡單的故事和兒歌內容,經提示能說出故事的主人翁;能識別1~2種顏色及形狀(紅色、綠色、圓形和方形);能說出兩種物體的用途,並會回答有關的問題,還會向成人提問;會走小斜坡;能自己跳,雙腳同時落地,停下來時很平穩;能向前跳遠,可以跳過小水溝;能從20厘米台階上跳下;會拚幾塊不同圖形的拚板;能模仿畫一條直線;應用簡單形容詞和代詞,如我、你;能區分多與少,願意幫助大人做小事情;知道自己做錯了是不對的,願意接受大人勸告。

(六)31~36個月幼兒認知、情緒及社會性發展特點

動作能力:現在寶寶的基本動作已經非常敏捷,他們不需要集中過多精力在走路、站立、跑步或跳躍上,而是更樂意學習怎樣踮著一個腳尖走路,並努力保持靜止狀態。寶寶可以單腳站立保持平衡,能熟練地跑,向前跳躍,手指精細動作發展得較好,已能執筆畫圖,動手捏泥、折紙等。他們還喜歡探險,經常願意從台階上往下跳,並對爬高特別有興趣,已經能在父母的護衛下往攀登架上爬。寶寶現在已經會騎小三輪車,但是有的寶寶不太會拐彎。有時你把寶寶獨自關在房間裏,他們已經能獨自轉動門把手拉開門跑出來。當家裏吃餃子和麵時,寶寶會樂意幫助你捏弄麵團。寶寶到32個月可以從台階上跳得更遠,而且落地也更平穩,騎三輪車時已經能自如地轉彎;手指也更加協調,可以輪換倒兩個杯子裏的水,水很少被潑灑出來。手指靈活的寶定還能用剪刀剪出有形狀的圖形。

大多數寶寶大小便前都知道叫人,有些寶寶已經能自己獨立上廁所,但是還需要家長幫助擦屁股、衝廁所、提褲子。

寶寶進入3歲時,運動能力已增強,由於運動量大,寶寶的肌肉非常結實、有彈性。這時寶寶已經具備良好的平衡能力,並會拍球、抓球和滾球,但是仍難以接住球,並能擺弄一些大紐扣、按扣和拉鏈。

語言能力:詞彙量增多,出現複合句。已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特別愛說話,不斷地提問。因語言發育跟不上思維活動,有時無法用確切的言語來表達思維內容,常常發生口吃現象。

除了形象思維外,抽象思維開始萌芽,隨著思維的發展,逐漸產生簡單的想像,並能按照自己的想像作出假想性的表演活動,但這種想像具有誇大性,常和現實混淆。

情感發育:自我意識非常強烈,若不能滿足他的需要或願望時,可能會出現反抗的現象,這時是他們人生的第一個逆反心理期。這時寶寶的感情和情緒動蕩不安,經常不聽媽媽的話、和小朋友吵架、纏著媽媽撒嬌、對黑暗的恐怖心理加重等。寶寶的這些情緒變化是正常的,這是他們接觸社會時的不確定感造成的。父母要注意鍛煉寶寶的膽量,不要過分遷就寶寶。這個階段他們已經能接受簡單的道理了,當你給寶寶講道理時,他們開始可能會似懂非懂,但時間久了,寶寶心中就會肯定父母的道理,並以此為行為準則。

晚上媽媽最好陪寶寶睡覺。專家研究發現,寶寶一天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是在睡覺前,這時給他們講故事或講一些生活常識,寶寶的學習效果最佳。寶寶特別喜歡聽重複的故事,因為每個故事都存在開端和結局,寶寶就是從相同的故事次序中反複記憶這些故事內容的。如果你講的次序或過程前後有不同之處,寶寶會立刻加以糾正。故事中的次序規律也可以運用在生活中,讓寶寶明了一天的生活規律,養成有條不紊的好習慣。

社會能力:到35個月時寶寶的注意力近一步集中,這時他

們已經能參與一些複雜的社會交往,要允許他們多與人交往,做一些類似捉迷藏或老鷹捉小雞等需要與人合作的遊戲。

現在絕大多數寶寶都是獨生子,他們特別盼望有一個遊戲夥伴,這時要幫助寶寶學會與其他小朋友相處並分享樂趣。隨著寶寶不斷長大,他們更喜歡參加社交活動,尤其願意參與年齡相仿的幼兒之間的活動。寶寶現在可能已經意識到與小朋友的交往需要付出愛心,有了好吃或好玩的東西要學會與人共享。

31~36個月幼兒應該會做:自己上床脫衣褲鞋襪睡覺,醒後起床自己穿衣,學拉衣服上的拉鏈;進餐時坐的姿勢端正,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後會主動放好餐具和椅子;大小便自理,會穿脫鬆緊褲,不尿床;學會自己洗腳,用毛巾絞幹擦臉,自己刷牙;會將紙對折成三角形,用手掌團泥成圓形的球;踮腳用腳尖走幾步;能雙腳原地躍起,會單足立5秒鍾;會拍球1~3下;能把球擲過頭頂,會用筷夾起小菜;懂些遊戲規則,能做兩人遊戲;將塑料瓶放入相同的盒內,會拚小塊圖形的拚板;初步懂得遵守規則;會說出4張畫片的名字;會說出父母及老師的名字,並會運用代名詞,如你們、他們,已會用較多介詞,如上、下、前、後、裏麵、外麵等;所說的話已能被大人所理解;已知饑餓和寒冷;能區別輕與重;能模仿畫直線和水平線;能複讀1~3三個數;能分辨紅、綠、黃、藍4種顏色,圓、方、三角、長方4種不同形狀。

31~36個月幼兒可能會做:主動上床睡覺,不影響別人;睡醒穿衣時,自己拉衣服上的拉鏈,衣服鞋襪放固定地方;會使用筷子吃飯,用勺喝湯;早晚各刷牙一次,自己會在飯前便後洗手,飯後擦臉;經成人提醒注意衣服整潔;能正確發音,說話較連貫,能敘述簡單事情的情節;能說反義詞,如不、要、上、下、前、後等其中的1~2個詞;讀兒歌吐字清楚;能說出幾種日常物品的用途;會說1~5的順序數,會比較線的長短;經大人提示,會猜簡單謎語;能分辨紅、綠、黃、藍、黑、白6種顏色;能自由地騎小三輪腳踏車,向前、後退、轉彎等。

他們會一手拍球,連拍3~5下,球不掉下;隨音樂跳舞,動作協調;會用塑料材料拚成各種形狀;能畫沒有缺口的圓形,畫四方形;會使用剪刀剪紙,粘貼圖形,折紙飛鏢;用手指捏泥成圓形蘋果及其他物品;愛勞動能幫成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做錯了經提醒能承認。

三、幼兒智力開發的途徑

(一)幼兒智力開發遊戲

1.變小變大遊戲

寶寶與你麵對麵站立,當你告訴寶寶說“變小了”時蹲下,說“長高了”時站起,邊說邊示範。反複玩,可鍛煉動作協調和反應速度。

2.貼粘紙

把花花綠綠的粘紙,根據媽媽的要求貼到媽媽的鼻子上、後背上或鞋子上,也可貼到寶寶自己的肚子上、臉蛋上……還可以叫他貼到椅子上、沙發上或杯子上……貼對了就表揚,錯了就糾正。

3.打氣球

媽媽用手吊一個氣球,高度隨時調節,讓孩子伸手跳起拍擊,也可拋給他,讓他用腳踢,還可用兒歌鼓勵:“打球、踢球,寶寶,玩球!”

4.搔癢癢

孩子手掌心朝上,放在媽媽(或爸爸)的左手上。一麵唱童謠,一麵配合著節奏做動作(父母右手的動作):炒蘿卜,炒蘿卜,(在孩子手掌上做炒菜狀)切——切——切;(在孩子胳臂上做刀切狀)包餃子,包餃子,(將孩子的手指往掌內彎)捏——

捏——捏;(輕捏孩子的胳臂)煎雞蛋,煎雞蛋,(在孩子手掌上翻轉手心手背)砍——骨頭!(伺機向對方搔癢)

5.開飛機

孩子的手放在爸爸肩上,爸爸的手抱住孩子的腰,像飛機一樣旋轉。然後爸爸從後麵舉起孩子,孩子手抓住爸爸脖頸,爸爸將孩子做圓周運動地轉,邊走邊轉。

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孩子的膽量,讓孩子情緒愉快。在比較寬敞的室內和室外均可進行這種遊戲。

6.小貓吃魚

畫好幾條魚,塗色剪下,分列擺在兩層以上的台階上,讓孩子扮作小貓,家長一邊念兒歌:“小花貓,上高台,吃完魚,走下來。”一邊教孩子自己走上台階去拿小魚(可蹲下,也可站在低層彎腰取高層的小魚),再從台階上自己走下來。

這個遊戲可以幫助幼兒練習攀登及蹲下的動作,培養其動作的協調性。

7.我當爸爸、我做媽媽

“我是媽媽”,二三歲小寶寶拿到小碗、小勺後就會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做飯、喂娃娃,家長們不要小看寶寶的辦家家遊戲,這可是寶寶學著步入社會的開始。

小寶寶喜歡跟著大人、模仿大人的動作,他們在模仿中學會和人交往,學會處置同伴關係,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時,家長應為寶寶們提供象征性的玩具,如辦家家餐具、超市玩具、醫用器械,讓寶寶運用心理符號,通過表征方式把現實中不能實現的願望表達出來。

8.跳高

準備一個約10~15厘米高的凳或椅,扶寶寶登上去,然後雙手拉著寶寶的手,教寶寶雙腳從高處跳下。待孩子跳得熟練後,可放手讓孩子自己登高跳下,並逐漸增加高度。這樣可鍛煉孩子平衡感和跳躍動作。

9.長臂人

目的:培養孩子靈活躲閃的能力。

道具:長褲1~2兩條。玩法:兒童和家長各自把雙手從褲腰口伸進長褲管內,為“長臂人”。邊玩邊喊:“長臂人來啦!”互相追逐,以褲管口碰到對方為勝。建議:開始玩時,可以讓幼兒徒手自由跑,家長做長臂人,然後互換角色,進而過渡到互相追逐。

10.神奇的紙盒

把家裏使用過的紙巾盒留下,往裏麵放進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讓寶寶摸一摸,請他在拿出來之前說出名稱,或者給他指令,請他按指令拿出東西來。對大一點的孩子,你可以給他否定的指令,如:“請你把不可以吃的東西拿出來”,“請你把不是圓的東西拿出來”等。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獎勵的方法,比如:拿對了糖果,就把糖果獎勵給寶寶吃;拿錯了,糖果就歸媽媽吃等。

提示:這個遊戲適合2~3歲的孩子,由於寶寶使用觸摸覺和視覺來進行判斷,可刺激右腦發展。

11.猜一猜

爸爸或媽媽在被窩裏發出不同的動物的叫聲,比如,狼的叫聲、狗叫聲、獅子的叫聲等,讓寶寶猜猜藏在被窩裏的是什麼動物。提示:這個遊戲適合2~3歲的寶寶玩。這是用聽覺進行判斷的遊戲,也可以刺激寶寶的右腦。

12.扔紙球

拿一個籃子,菜籃或洗衣籃都可以,然後拿一些報紙,把報紙裹成一團,做成一個一個紙球,媽媽、爸爸和寶寶輪流扔紙球,每人扔10個,看誰扔進籃子裏的球最多。

這個遊戲適合兩歲以上的孩子玩,手的動作以及動作的控製、空間距離的判斷,這些都有利於孩子的右腦開發。

13.跳跳舞

讓孩子跟著音樂的節奏跳舞、拍手或做各種各樣自己喜歡的動作。提示:這個遊戲適合0~6歲任何年齡的孩子,對於還不會走路的寶寶,媽媽可以抱著寶寶做跳舞的動作,或跟著節奏舞動他的手腳。大一點的孩子,你可以領著他做,或讓他自由發揮。

14.大家一起唱

把生活中的事件編成歌曲,和孩子邊唱邊玩。比如,刷牙、洗臉、吃飯,我們可以把這些活動和我們熟悉的旋律如《生日歌》編在一起來唱:我們——快來——刷——牙,我們——快來——刷——牙,天天——都要——刷——牙。

提示:這個遊戲能發展兒童的節奏感。

15.蘋果樹

從年曆上找出有一棵樹的圖畫,讓孩子剪一些蘋果貼在樹上。注意:剪和貼都由孩子自己來做,不要要求孩子剪得像或貼得漂亮,隻要他願意自己動手進行創作,父母就要表現出很欣賞的樣子。

16.美麗的手鐲

把用過的信封留下,橫剪成一個一個環,然後和孩子一起在環上畫自己喜歡的圖案和顏色,把它套在手腕上當手鐲。媽媽先做一個引起孩子的興趣,然後放手讓他自己來做,以鼓勵為主,不要計較孩子做得是否漂亮。

這個活動都是多種感官配合的活動,既有手的動作,又有對顏色的感覺、圖案的設計等,對發展孩子的右腦很有幫助。

以上這幾個些都是開發孩子右腦的活動。當然,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隻是做各種各樣的右腦訓練,沒有配合語言文字等抽象符號的學習,他又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那就是變成一個右腦人。比如,一些從小就開始體操訓練的運動員,他們也許能拿到世界冠軍,但語言表達能力卻可能會受影響。所以,除了要注重右腦開發,更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左右腦協調的活動,讓孩子的大腦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17.蓋手印

在手指上蘸點顏料,然後在白色圖畫紙上蓋個章。讓孩子自己觀察每根手指指紋的形狀,並借此告訴孩子,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在蓋上指紋的圖畫上貼標簽,注明年月日後保存起來。每年都可以玩幾次這個遊戲,然後保存起來,這樣可以知道孩子指紋的變化。

18.開火車

在三個空鞋盒上,按順序寫上1、2、3,並將三個盒子連在一起,形成一輛小火車然後讓寶寶去拿三個玩具動物,假裝小動物們正在排隊等候上火車。讓寶寶看清,哪個小動物排第一,哪個排中間,哪個在最後。當火車開過來時,讓寶寶將動物們放在對應的車輛裏開走。

19.動物飛

找一些畫有動物的圖片,讓寶寶指出哪幾種動物會飛,並說出動物的名稱和飛翔的地點。再找一些畫有交通工具的圖片,讓寶寶指出哪些會飛,並說出名稱。最後再讓寶寶自己想想他知道的東西中還有什麼東西會飛,比如,人坐在飛機上也會飛,球被踢起來也會飛等等。

20.說動詞

和寶寶一起玩猜動作的遊戲。你做各種動作,如舉手、踏腳、踢、抱、跳、背、推拉等,每做一個動作,教寶寶說出你在幹什麼。然後你可以和寶寶互換角色,他做動作你來猜。

21.在山洞裏握手

將圖畫紙卷成圓筒狀,然後用膠布固定,把孩子的手放進其中一邊,爸爸或者媽媽的手伸進另一邊,摸摸彼此的手,也可以握手或者瘙癢。可以在圓筒中放入玩具,或者觸感比較特別的東西,讓孩子說出是什麼。雖然看不到,不過以手的觸覺來記憶孩子會記得更牢。

22.印錢幣

在桌上放一枚錢幣。在錢幣上放一張薄紙,讓孩子用蠟筆輕輕地在上麵擦塗,紙上就會拓印出錢幣的模樣,也可以拓印夾子或者紐扣。

23.摩擦生電

利用“摩擦生電”的知識,我們可以做一個小遊戲。在一個小碟子裏裝上一些幹燥的米粒。然後,把塑料小湯勺用毛衣或毛料布塊摩擦一會兒,這時,湯勺上就產生了電荷,具有了吸引力。把小湯勺靠近盛有小米粒的碟子上麵,這時小米粒受電荷的吸引,就會自動跳起來,吸附在湯勺上。這時,有趣的現象就要發生了——剛剛吸上湯勺的小米粒,一眨眼工夫,它們又像四濺的火花,突然向四周散射開去。

其實這是因為,帶電的湯勺吸引小米粒的時間是很短的,當小米粒吸附在小湯勺上以後,湯勺上吸附的小米粒就都帶有與湯勺同樣的電荷。由於同性電荷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吸附在湯勺上的小米粒互相排斥,就全部散射開了。

24.數字遊戲

(1)數字娃娃穿花衣

讓寶寶複習鞏固1~10塗色過程,加深對數字的印象。準備數字娃娃“1~10”圖片(無色),彩色水筆或蠟筆。

媽媽和寶寶邊塗色邊說數字歌鞏固對10數字認識,也可將數字娃娃圖片順序弄錯讓寶寶按正確的順序重新排列。寶寶排對了,媽媽要多表揚或獎給寶寶小禮物、小紅花等。

(2)認識球體

準備各種大小的球體實物或圖片字卡“球體”。

媽媽出示圖片(或實物)讓寶寶說一說圖片上有什麼(足球、乒乓球、籃球、玻璃球等),告訴寶寶它們都球體,球體是圓的,能滾動。日常生活中,多向寶寶介紹各種球體的名稱,讓寶寶去感知它們的外形,並準確地指認球體。

這個遊戲的目的是讓寶寶認識各種球形物品。

(3)1加1等於

準備數字卡片“1~10”,以及蘋果、橘子、桃子等水果若幹。

媽媽出示1個蘋果讓寶寶說出“1個蘋果”;再拿出1個蘋果讓寶寶數一數有幾個蘋果。讓寶寶懂得1再加上1等於2.媽媽可利用各種圖片或實物反複演示,讓寶寶理解1加1等於2.

這個遊戲的目的是讓寶寶懂得簡單的數量關係。

(4)唱數1~

準備數字圖片“1~20”字卡,“唱數”出示數字圖片“1~20”,媽媽和寶寶一起數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181920(可反複練習)。

初練唱數,媽媽可慢慢地唱給寶寶聽,然後讓寶寶跟著媽媽一起唱數,同玩拍手遊戲,邊拍手邊唱數。寶寶數到15再往後數就有些困難了。這時媽媽可利用上下樓梯或擺筷子等鼓勵寶寶每天唱數。

這個遊戲的目的是讓寶寶在認識1~10的基礎上唱數到20.

25.拚圖遊戲“拚圖”是一種很適合寶寶玩的遊戲,它可以啟發智慧及幫助其養成解決事情的能力,對於寶寶的精細動作、手眼協調、邏輯觀念等都有幫助。

(1)拚圖對於寶寶的智能開發的作用

①了解“部分”與“全部”的關係。拚圖可以讓寶寶知道許多的“部分”能拚湊出一個“全部”,以及“一個全部”是由“許多部分”所組成的。

②培養平麵組合的概念。積木是立體的組合,而拚圖是一種平麵組合的概念,在局限的2D範圍裏拚出一個物品、一個合乎邏輯的東西。

③學會順序/秩序/邏輯的意義。許多寶寶在一開始接觸多片的拚圖時,自然就知道要從邊緣開始拚,這就是學習順序、秩序及邏輯的意義。並且,從觀察與判斷中學習分類,知道正確拚法,才能拚出正確的圖案。

④增進操作及手眼協調能力。拚圖需要寶寶耐心的操作以及手眼協調能力,如果不協調就不能將色塊放在正確的位置。一開始不會拚的寶寶,隻要多練習幾次自然就會了。

⑤培養觀察力,培養耐心和專注力。剛開始學拚圖時,通常都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圖案拚起,所以寶寶要熟悉身邊的事物,才能按照邏輯拚出正確的圖形。除此之外,玩拚圖還可以培養寶寶的耐心及專注力,讓他可以安靜地坐下來做一件事。

⑥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及策略。玩拚圖能學習推理思考能力,因為寶寶會嚐試不同的選擇,決定將正確的一片放下去,也就是經過假設、判斷到選擇的過程。通過此,寶寶可以初涉學習運用邏輯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⑦提高挫折忍受度及耐力。寶寶在玩拚圖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拚錯的時候,這時他會感到挫折,不想再玩了,但是大人可以從旁協助,幫助寶寶渡過難關。

⑧從混亂/破壞重建中獲得肯定,建立自信心。當寶寶完成拚圖時,會很有成就感,這是提高寶寶興趣很重要的元素,也是日後讓他獨立完成拚圖的自信心來源。

(2)拚圖原則

①切勿隻在乎數量——選擇拚圖時必須難易輪流交替,不要以為拚得越多寶寶越覺有趣,因為輕鬆容易的拚圖可以讓寶寶增加成就感,而較難的拚圖能讓寶寶培養耐心、增加觀察力。

②注意圖案的種類——拚圖的難易度除了片數之外,種類也很重要,通常卡通、線條色塊分明者比較好拚,單色或色彩漸層不易區分的就比較困難了。

③不要高估寶寶的能力——有些父母因為看寶寶拚得很好,就覺得寶寶的能力很強,於是選擇跳了好幾級的拚圖給寶寶,但寶寶可能會因為無法完成而產生很大的挫折感,甚至會很久都不願意碰拚圖。挫折過大會讓寶寶失去信心和興趣,所以千萬不要高估了寶寶的能力。

④不要急於告訴寶寶正確的位置或技巧——在引導寶寶玩拚圖時,等待是很重要的,讓寶寶自己去發覺一些有用的拚圖技巧,比直接告訴他更好,寶寶的智慧在這時就會顯現出來。

(二)幼兒智力開發運動

1.運動對提高幼兒智力開發的作用

(1)提高幼兒健康水平,減少疾病時間

幼兒正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階段,而體育鍛煉是促進生長發育最積極、最重要的因素。幼兒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促進骨骼發育,提高身體各器官的生理機能,特別是神經係統的機能提高後。它能隨時調節自身的各種機能,對外界刺激反應快而準確,對冷熱刺激的適應,使身體不致受寒或中暑。所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增強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知識,增長智能。

(2)能使大腦發達

從運動生理學角度說明,經常從事體育鍛煉,掌握各種動作技能,能促進大腦相應部位神經中樞發達,改善和提高大腦皮層的工作能力。例如,嬰兒早期蠕爬可直接強化大腦發育控製發音部分,幫助孩子早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