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童年期智力開發(2 / 3)

遊戲說明:讓孩子通過視覺及觸覺觀察區分不同積木的特征,並讓孩子表達感受及描述特征。讓孩子將積木進行分類,將相同形狀的歸在一起;或是進行配對遊戲,將積木和圖卡進行一對一的搭配。將積木放入觸覺箱中,大人拿起任何一張圖卡,請孩子將手伸入觸覺箱中,找出與圖卡對應的積木。也可在觸覺箱裏放入常見或常用的物品,如湯匙、筷子、鑰匙、球等,讓孩子伸手去摸,並猜出正確的名稱。

11.我的好朋友

通過分享與訴說,讓孩子更進一步的了解好朋友的意義,並學習如何培養友誼、欣賞別人的優點。

遊戲說明:爸爸媽媽先跟孩子說明,大家來談談好朋友,問問孩子有幾個好朋友。如果孩子不了解朋友的定義,爸媽可以加以解釋說是:你最喜歡一起玩遊戲的人。爸爸媽媽可以先告訴孩子,我的好朋友是某某,她有長長的頭發,我最喜歡聽他唱歌等。讓孩子努力表達出他心中的好朋友的樣子。加強他對朋友的概念,並學習欣賞別人的優點與如何和別人互動。

12.優點大集合

鼓勵與讚美是提升人際的最佳方式,爸爸媽媽經常讚美和鼓勵孩子將可以讓孩子學習如何看待別人的優點,並產生同理心。

準備道具:一些小貼紙,或是可以當成獎勵的小禮物等等。

遊戲說明:爸爸媽媽可以先跟孩子訂好一個目標,如大家一起做家事、或是分享等等,因此當孩子出現如自己收拾玩具、或是告訴爸爸媽媽任何一件好事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可以即刻的予以獎勵,以增強孩子的正麵行為。

13.遊戲1/搬運工

培養孩子協調的前庭平衡,訓練孩子的眼肌、頸肌靈活運轉及良好的空間感等等,避免閱讀時發生無法持久、專心,甚至無法順利閱讀的現象。

準備道具:含4個滾輪的柔軟平滑板

遊戲說明:讓孩子坐在滑板上,父母設定適當距離,讓孩子靠手推前進或後退,由起點運貨物至終點交給父母;讓孩子俯臥滑板,父母在適當的距離內丟擲沙包或球,孩子從另一邊瞄準適當時機前進接球或沙包;讓孩子俯臥滑板上並利用背部運送沙包;讓孩子坐在滑板上,並且運球前進。

14.大手牽小手

通過跟孩子一起創作,通過色彩和線條增強孩子的視覺感受。

準備道具:水彩筆、顏料、白紙。

遊戲說明:爸爸媽媽先在自己的手掌上塗上水彩,然後蓋印在白紙上麵,然後讓孩子自己塗,或是由爸爸媽媽協助孩子在手掌上塗上喜歡的色彩。在塗水彩的過程中,孩子會對於水彩冰冰涼涼的以及毛刷刷過的感覺感到好奇。請孩子張開小手,將手蓋印在爸爸媽媽的手印旁邊,就是一幅好看的作品了。當然,除了色彩的選擇外,爸媽們還可以跟孩子討論除了手掌以外,還可以用哪些東西來蓋印,增強作品的變化感,由此培養孩子對藝術創作的興趣。

15.我住在這裏

地圖,對孩子來說,是相當有趣的東西。而通過散步來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周遭環境,則可以進一步的幫助孩子對於空間地理環境的觀察!

遊戲說明:通過每天和孩子在家附近散步的時間,介紹住家附近的環境,例如,門口有郵筒、左邊有麥當勞、右邊有超市等等。如果遇到十字路口或是需要左右轉的時候,可以多跟孩子解釋,讓孩子了解方向。多走幾趟,等孩子有了清晰的認識後,和孩子一起畫下屬於自己的地圖。完成後,可以跟孩子一起拿著地圖出門“探險”去。

16.草木大體驗

讓孩子用手去觸摸,感覺大自然,不要因為保護過度,減少孩子探索這個世界的機會。而缺乏觸覺刺激,也會影響孩子的智能和情緒。

準備道具:公園綠地的各種草木。

遊戲說明:帶孩子到有花草樹木的地方,讓他用手去觸摸樹葉、樹幹、樹枝、花朵、草、石頭、細沙……帶著孩子一邊觸摸,一邊緩慢而且清楚地告訴他現在摸的是什麼東西,一再重複也沒有關係,不僅要讓孩子看到、摸到,而且也要了解那是什麼東西。

17.養小魚日記

通過飼養和觀察,訓練孩子視覺的追視能力,培養主動學習的精神及對自然生態的了解。

準備道具:魚缸、水草、小魚數條。

遊戲說明:在魚缸內置入除過濾氣的水,並和孩子一起布置小魚的家。帶孩子到水族店買幾條小魚,一次不需買太多,可以公、母都有,建議選球魚等卵胎生魚種,方便孩子觀察紀錄。父母可為孩子準備一本記事簿,鼓勵孩子隨時將觀察的現象記錄下來。

18.影子遊戲

讓孩子經由活動觀察並了解影子的特性。

準備道具:自己的手、身體、陽光與空地。

遊戲說明:跟孩子一起背對太陽站在空地,比一比兩個人的影子。用手作出不同的手勢,或隨便擺個姿勢,看看影子會有什麼變化。讓孩子的影子跟你的影子相碰,但實際上並沒有接觸,讓孩子了解影子的特性。

19.小小攝影師

相機是代替眼睛將觀察到的事物恒久紀錄的最佳方式。通過孩子自行的拍照活動,也可以提升孩子對於觀察活動的興趣。

準備道具:數碼相機或是其他相機、膠卷。

遊戲說明:讓孩子拿著相機到戶外散步,放手讓孩子拍下他任何感興趣的事物,也可以讓孩子自由地搜集一些落葉或是石頭等作為活動的紀念。當相片衝洗出來後,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拍到了些什麼,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也可以協助孩子將觀察照片的心得一起紀錄下來。

20.小小字典

刺激孩子視覺的認知、辨識、記憶能力,強化孩子的理解能力,增進閱讀的效果。

準備道具:字卡。

遊戲說明:爸爸媽媽可以先從兩個字開始,通過一張張的圖卡,來協助孩子認識單字。循序漸進,字體要隨著年齡增長愈來愈小、內容要逐漸增多、時間也漸漸加長。不要急著要求小孩子一直玩,隻要持續進行,成效就會變好。等到孩子的詞彙能力已經增加到一定程度,就幫孩子準備一本書。這本書的內容由以前教過的字卡組成,並以孩子的生活經驗為主。

21.童謠(詩歌)創作

提供孩子創意的聯想,提升語文表達的能力。

適合年齡;3歲以上。

遊戲說明:在遊戲前,爸媽可以跟孩子分享一些童謠或是詩歌。請孩子為童謠想一個主題,如“下雨天”。鼓勵孩子想一想,和雨天有相關的事情,如大雨、小雨、青蛙、呱呱聲等等。協助孩子將所聯想的事物連結起來,並大聲朗誦出來。這樣就完成了一個屬於孩子自創的童謠了。

22.反義詞大串聯

聯想與表達都是孩子溝通的最基本能力,爸爸媽媽可以利用閑暇的10分鍾跟孩子進行聯想的文字遊戲,幫助孩子發展語言智能。

遊戲方法:由爸媽先說出如高,讓孩子接低或矮等反義詞句。相反詞不見得隻有一個,如果是三人以上進行,或許可以激發出許多組不同的答案,也可以采取搶答的方式。

23.猜謎遊戲

除了提供孩子語言的聯想刺激外,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準備道具:猜謎書。

遊戲方法:爸爸或媽媽一人當主持人,其他人則是作為猜謎的參與者。設定簡單的字謎,最好不要超出孩子的生活經驗,以免孩子屢猜不中而產生挫折。進行搶答的遊戲,爸爸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小禮物,增加遊戲的魅力。

24.畫自己

通過畫自己的過程,了解自己的長相,特征甚至情緒,可以協助孩子進一步的掌握自己的內心世界。

準備道具:紙、筆、鏡子。

遊戲方法:讓孩子先拿鏡子照一照自己的臉,觀察一下自己的臉部特征。讓孩子畫下鏡中所看到的自己。最好請孩子連同心情一起畫出來,如喜怒哀樂等等。或是選擇不同的顏色也可以是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

四、童年孩子智力開發運動

1.玩球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球了,玩球的遊戲可以鍛煉寶寶身體的協調性,讓孩子更加靈活。

(1)拋接球。爸爸(媽媽)和孩子相對站好,爸爸媽媽手拿球,孩子準備接球。大人先將球拋給孩子,再讓孩子將球反拋給大人。鍛煉功效:能鍛煉孩子手眼協調性和動作靈活性。

(2)雙手交替拍球。爸爸(媽媽)和孩子麵對麵站好,一人手裏拿一隻皮球。大人說:“來,我們一手拍一下。”爸爸媽媽先示範,左手拍一下,右手拍一下。孩子也拍球,左手一下,右手一下。鍛煉功效:能鍛煉孩子手眼協調性,促進左右腦的發育。

(3)“踢足球”。發展孩子跑步動作、腿部力量,培養孩子動作的靈活性。環境創設:空的易拉罐。過程:在室外的空地上,放上一些易拉罐,爸爸媽媽先示範踢“足球”,可讓孩子自由選擇,讓孩子邊跑邊踢,爸爸媽媽也可和孩子一起踢,看誰踢得準、踢得快。

(6)踢毽子。父母和孩子共同踢毽子。單腳踢,用腳的內側踢;雙腳踢,雙腳用內側踢;拐腳踢,左腳用外側,右腳用內側踢。腳尖踢或發毽,把毽子放在腳尖上,用腳的力量把毽子拋向空中,待落下時再用腳尖踢向空中。

以上玩法可兩人計分,以分數多為勝。也可雙方交替踢毽子,人數不限。

(7)跳繩。促進兒童健康發育,是一種全身性活動。跳繩能加快胃腸蠕動和血液循環,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又能使心情興奮起來,能提高兒童記憶能力。由於在跳繩過程中不斷數數和跳繩次數所建立的“對應關係”,從而使抽象枯燥的數字變成了具體形象的事物。這樣,使兒童的大腦皮層產生興奮並提高兒童的興趣,因而將抽象記憶轉變為形象記憶。跳繩能培養兒童節奏平衡通過這種有一定節奏的活動,可以有效地促進兒童左半腦和右半腦協調發展,還可培養孩子的節奏感,使兒童的心理、生理都得到全麵發展。

(8)跳舞。跳舞可鍛煉並提升大腦對外界信號的敏銳度與記憶力。根據調查表明,堅持學習舞蹈的孩子,其學習成績都比較好。

(9)遊泳。遊泳運動對幼兒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促進其呼吸係統和心血管係統機能的提高。如遊泳鍛煉後幼兒的肺活量可提高74%。遊泳還能提高幼兒抗禦疾病的能力。顯然這是由於長期堅持遊泳,幼兒適應了冷水的刺激,身體對於外界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相應提高,對於突變性氣溫能較快地適應。而且,常遊泳的幼兒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指標較高,不易生病。兒童遊泳時,能充分地接觸陽光、水、空氣,促進機體對維生素D的吸收,有利於兒童的體格發育。另外,相關實驗還證明,遊泳能鍛煉幼兒的神經係統,從而為塑造幼兒心理品質創造了物質基礎。

五、童年孩子智力開發玩具

玩具是每個孩子遊戲時的必備,為孩子選擇適合他們的玩具,不僅激發孩子的興趣愛好,還能促進孩子的能力發展。

1.益智玩具類玩具

在3~6歲這個年齡階段,開發孩子的智力是必要的也是首要的,家長如能通過各種益智玩具來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子在操作、競賽中獲得成功、獲得滿足,可不斷提高孩子參與智力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這對於提高孩子的創造能力,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可選擇拚圖、穿珠、小火車、小鍋鏟之類的可以充分動手的玩具,還可適當添加鑲嵌拚搭類的複雜一些的玩具,以培養其想像力、創造力,同時注意孩子耐心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