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輕人就用漢語解釋:“我們大王很仰慕楊尊使,所以向請尊使到偏殿一敘!”
楊彩衣點頭應了,國王就邀請他們離開宴會廳,來到偏殿,落座後,宮女捧上了熱茶,身著大唐官服的中年人就對楊彩衣道:“楊統領,在下乃渤海郡巡查禦史道衡,受新羅國王邀請,特來拜會楊統領!”
新羅國王也點頭示意,道衡繼續:“下官雖身為朝廷巡查禦史,卻一直在遼東以及渤海地區行走任職,楊統領是武後的鳳羽衛統領,應該是在京城皇宮任職,怎會巡遊至此啊?”
楊彩衣就解釋:“你久未去京城,自然不知,本統領在江南元月時已經奉武後之命隨孔均一起前往突厥出使,我們這就是從突厥東北部而來!”
道衡明白,就道:“楊統領如果願意,可以隨下官一起前往渤海拜見王爺,現在王爺被小人誣陷謀逆,正受到朝廷的調查,楊統領可以親自前去調查,然後將調查結果稟報於朝廷!”
楊彩衣擺了手,回應:“不,本統領還有要務在身,急於返回京城複命,不能在路上停留的!”
道衡有些失望,這個年輕官員就用漢語道:“下官崔元貞,曾經前往天朝京城作留學生,我家大王對尊使所贈的寶鼎很感興趣,想知道寶鼎的來曆,還望尊使指教!”
楊彩衣就介紹:“真尊寶鼎乃先秦時始皇賜予道人徐福出海尋求長生不老仙藥所帶,他們的船隻在大海上遇難淹沒,我們在遭遇海難時著呢更好遇到了他們的沉船,這尊寶鼎就是從沉船中所得!”
新羅國王聽後格外驚訝,詢問:“尊使,這世上真有長生不老的仙藥嗎?”
楊彩衣聽後,微微一笑,並不回答,新羅國王道:“微臣失言,這世上即便有長生不老的仙藥,又豈是我們這些草民所能奢求的?”
“這不過是一尊古鼎而已,國王殿下不必在意!”
金政明回應:“尊使一定累了,微臣這就派人護送尊使回驛站休息!”
道衡跟崔元貞兩人護送楊彩衣返回驛站。
新羅國餓驛站也是麻煩大唐的驛站設計建造,前麵是大堂,中間是客房,還帶有後院,楊彩衣乘著馬車,另外二人騎著馬在兩側護衛,還未到驛站內,就見莫顯聲跟師正業已經在門口等候她。
車夫穩住了馬車,然後扶楊彩衣下車,就往驛站內走去,崔元貞忙躬身相送,到了驛站門口,楊彩衣回身表示:“兩位請回吧,我已經到了!”
崔元貞就躬身行禮道:“楊尊使晚安,我們大王希望楊尊使能夠攜帶貴使團成員在我們這裏多停留幾天,也讓我們盡下地主之宜!”
楊彩衣回答:“不必了,本尊還有要務在身,希望能夠早日返回大唐!”
崔元貞隻好告辭離去,道衡卻沒有離開的跡象,楊彩衣就向其質問:“道禦史為何還沒有回去啊?”
道衡解釋:“下官跟楊統領都是大唐來使,自然都住在這迎賓驛內!”
莫顯聲向道衡點頭示意,然後就請楊彩衣匆匆進入房間,關上了房門,急切的道:“孔霏執意要跟我們分道揚鑣,而且還打算把師正業這些年輕人都帶走,被我攔住了,你能否再去勸勸她?”
楊彩衣在床榻上坐下,莫顯聲為她斟了杯茶,介紹:“孔霏得知大同江以北就是我們大唐的地界,所以再不肯久留!”
“她若要走,就讓她走,但不能帶我們的人走,師正業是何打算?留還是走?”楊彩衣喝下一口茶後詢問。
莫顯聲表示:“小師現在也猶豫不決,看得出他不願跟我同行,但如果讓他們就此跟我們分開,想要返回大唐,隻有兩條路,一是走旱路,這就要翻山越嶺,而且危險重重,二是走海路,風險比走旱路更大,但路程短!”
楊彩衣就表示:“這話你不用對我講,我知道你是不會棄我而去的,哪個不願跟我同行,我絕不挽留!”
莫顯聲道:“這裏也非久留之地,我這就去向孔霏轉達你的意思,不過我覺得咱們要不要集合起來開個會,再決定各自的去留!”
楊彩衣點頭應了,表示:“在這裏居住,我有些擔心,你留下陪我可好?”
莫顯聲有些不情願,這時卻傳來了敲門聲,楊彩衣道:“進來!”
道衡走了進來,見莫顯聲也在,便拱手行禮,道:“莫禦史也在啊?楊統領還沒有休息?”
楊彩衣就回應:“你有什麼話快講,本統領還要休息呢?”
道衡就解釋:“我們都是大唐的使臣,所以我也不再隱瞞,我受到了渤海王的牽連,逃到了這裏,深夜來拜見楊統領,一是為了請你們出手營救渤海王爺,而是為了長生不老藥而來!”
楊彩衣聽後就冷笑了一聲,莫顯聲便質問:“道禦史真的以為這世上有長生不老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