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 品牌服務的建設(2)(2 / 3)

當然,這種狀況現在有了很大的改觀,劣質商品和服務的市場正在日益萎縮,走向破產隻是時間問題,就是因為已經認識了服務的人們,已經離不開服務了,也不再滿足於一般的或劣質的服務了。

其次,服務,體現了人文關懷。

如果我們僅僅為了把商品換成錢,或將錢換成商品,那麼,一切便都可以簡化,可以沒有商品說明書,任何商場隻要在收銀處安排一個人就可以了,不需要什麼服務,我們這堂課,也根本不需要上。

但實際情況不是這樣,那種做法在今天,頂多隻能適用那些批發商,因為他們的零售商客戶已經掌握了有關商品知識,而大部分消費者,並不掌握有關商品的詳細知識,對銷售商的情況也不甚了了,所以,都是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在購物的。

這樣,你怎能說服他們不要依靠服務,而要依靠自己呢?

沒有服務——如講解說明等——的商品,是靜態的商品,是死的商品;有了服務的商品,則是動態的商品,同樣的商品就會變活起來。隻有活的、動的形態才能實現溝通、促進、聯係,也隻有有了這些因素,客人的心情才會改變,才可能出現放心購物的結果啊。

從這個角度上講,服務,就是“給予關心”。

什麼是“給予關心”?

就是對客人、客人的要求、客人的東西表現出高度關心和細致入微的用心。這種高度關心和細致入微的用心,是我們每一個服務人員都必不可少的,應該做到的,而且不管在何處,都應保持一樣,一貫始終。

這的確有難度,但正是在這個難度之中,體現出了我們的服務質量。

思考案例一次,在一家百貨商場的陶藝品櫃台,我感受過這種關心。

我在展示台上的陶藝品中挑中了一件,並告訴店員。

於是,店員就從倉庫中,拿出一件同樣的商品放在我麵前。注意,她不是僅讓我看手頭的這件,而是從倉庫裏拿出了一個新的。

這就是一個用心。

然後,她仔細地檢查陶藝品有無缺陷、裂痕、弄髒了沒有。注意,一般商店都是拿出來讓客人自己檢查有無缺欠的,一些店員甚至為自己的缺欠打馬虎眼。

這又是一個用心。

我說:“你看得好仔細啊!”

店員馬上回答說:“這是易碎物品,不可以輕易將有裂紋的商品給客人的,所以,必須一點點檢查。”

這句話說的很好。這是她的第三個用心。

最後,我還要強調,服務正在支撐著我們整個社會,為我們這個社會增添著色彩和溫度。

服務創造安全、放心,這已經不再是個人的問題了,因為整個社會都離不開服務了,也隻有通過服務,我們才能過上富有、平穩、享樂的生活。

比如,我們希望不論何時,都可放心地走到任何地方去,這已不是夢想。因為鐵路、航空、旅行社能夠提供完善的交通服務,列車的出發、到達時間、有無座位等都可以在出發前弄清楚。

不過,千萬不要簡單地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不然啊,因為同樣在中國,也還有一些地方弄不清列車何時出發、何時到達的情況,所以,我們作為服務員,其實任重道遠啊。

這需要我們每個服務人員的努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服務,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我們現在清楚了,服務精神,及其具體化了的服務商品,在現代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以服務為中心的各種業務便迅速被開發出來,不斷地創造著新的崗位。

沒有工作,人就無法生存,即使得以生存,也是無奈的。

在發達國家,常常每100個人中,就有近70人從事與服務相關工作,可見,其產業力量是多麼強大。當然,這也經曆了市場力量的強勁推動。

比如計算機銷售服務,原本是將硬件銷售給客人的一種服務,但由於很多客人對其使用方法不清楚,需要指導,這樣,就產生了技術服務部。而這種需求越來越大,一個部門便難以應付了,於是,產生了專業的電腦服務公司。

今後繼續發展,還會有更多、更新形式的公司出現。

服務業的發展,還表現在從前人口稀少的地方,也出現了新的工作,新的就業機會,就是說,這類新市場,不再局限於城市中心了。比如,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社會交通服務的能力在增強,商業圈也在不斷擴大,購物終於與距離關係不大了,30分鍾的路程,根本阻擋不了任何人的購物願望了,且大都能接受。

另外,在我國城市發展的新進程中,許多大型工廠都由城區舊地遷出,許多原本不被看好的地方,都有可能成為商業地。隨著“農村城鎮化”的發展,一些人口不多的地方,也由於道路狀況良好,而成為商業目的地。還有一些政府機關所在地,也出現了大型商店等服務設施。

挖掘這林林總總的趨勢,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正是人類的服務精神,在改變著人們的觀念,而這些觀點,又在迅速而有力地推動著人們對服務商業化的進程,創造了越來越多的服務設施和就業機會。

5.服務精神,改造了管理思維與體製

隨著服務精神的變化發展,即使在公司內部,與服務相關聯的工作崗位,也在不斷增加。

人力、行政、總務、財務等管理部門,就是公司內部的服務機構,他們直接為營業部門等內部客人服務,間接為外部客人服務。

總經理是為副總經理服務的,副總經理是為部門經理服務的,部門經理是為主管、領班服務的,主管、領班是為員工服務的,然後,共同為客人提供服務。

這就是現代服務企業的“倒三角管理體製”,跟上個世紀人們堅持的總經理、部門經理、主管、領班、員工自上而下垂直的“正三角管理體製”,或“金字塔管理體製”,有著本質的差別。

服務精神正在,而且將繼續改造人們的管理思維,甚至管理體製,其意義非常重大。

四、專業服務的著眼點

1.提供專業服務的6個著眼點

其一,提供優質商品,而不能隨便。

商品如人。不論銷售哪種商品,都應選擇優質的才好,因為它將在一定層麵上決定你的個人品位。所以,這不單是一種服務行為,一種行事標準,更是做人的標準之一。

其二,將商品擺放得美觀、顯眼。

將商品擺放得美觀、顯眼,是促進客人對商品的理解,增強購買欲的基本方式。同時,也是表現你個人審美感的一個標準。

其三,提供簡明易懂的說明書、招牌等。

價格表是不可缺少的,各種簡介、招牌、標簽等也一樣,同時,要特別注意簡明易懂,否則,就不成其為服務了。

其四,追求價格適中。

過高的價格,會掐住一家服務公司或一個服務場所呼吸的脖子,遲早會窒息。這也是一個人的眼光問題。

其五,包裝應便於攜帶。

越是大型公司,越要使包裝方便攜帶。在服務時,還應考慮將客人在其它商店或櫃台購買的商品,一起放入我們為他提供的購物袋內,幫助他方便地攜帶。這是不能小氣的。歸根到底,也是做人的問題。

其六,追求便利。

在速度、簡單程度、送貨、地點、交通、攜帶、操作、視覺效果等各個方麵,都要為客人追求最大限度的便利性。酒店的選址、店內的電梯,商場的電動滾梯,機場的打包服務等等,都應該反映出這種精神。這個追求,是沒有止境的,一個便利項目的投入,將很快被客人們接受,並成為理所當然,群起而效之。

2.圍繞“買點”的5種“顯性”服務

有了以上的基礎,我們進一步對服務做個初步的分類。

這樣做的意義,首先在於提示或啟迪我們關於服務項目開發,即創造“買點”的思路,打開一扇門。同時,也要求大家不為所拘,因為新時代的創新概念,更多的還是“對已知要素進行重新組合”。所以,這裏的分類結果,隻在於拋磚引玉。

“買點”不是我們時常掛在口頭的“賣點”。前者的概念關注的是“客人可能來買什麼”,後者的概念關注的是“我們要向客人賣出什麼”,兩者有著本質的差別。

分類時,我們務必要圍繞“人的服務”、“物的服務”、“場所服務”三種要素的分解與組合進行,以引導客人的消費傾向為核心著眼點,即發掘、創造“買點”。

我們先以“顯性”的、具有“臨場”特征的服務類型為例進行說明:

例一,“綜合服務”。

主流服務形式。將“人”、“物”、“場所”三者充分捆綁,提供服務項目。如餐飲服務、酒店服務、醫療服務、商場服務等都是。

例二,“值守服務”。

以“人”的身心健康、安全等要素為核心的服務項目,需要專業人士在崗值守提供的服務,如心理谘詢、業務輔導、專家門診、警衛等。

例三,“無人值守服務”。

以“物”要素為核心服務載體的服務項目,在技術進步以及技術載體上做文章,無須專業人士值守崗位。如自動售貨機、程控總機、辦公自動化係統、電子門鎖、指膜考勤、電子銀行、汽車租賃等。另外,還有些地方,會提供一種無人值守櫃台服務,客人可以主動投幣,再取走商品,如無人報刊亭等。不過,這種服務成本不高,但需要有相當高的社會道德水準。

例四,“自選服務”。

以“物”與“場所”組合為核心的服務項目,變單向的人為的綜合服務為客人直接參與的自助服務。如自助餐、自選商場、量販式卡拉OK等。

例五,“場地出租”。

以“場地”要素為核心的服務項目。如卡拉OK包廂或大廳的限時消費、停車場、網吧、遊泳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