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晉級準備(3 / 3)

第八,笑口常開,每天都是好日子。

笑是生活世界是通行證,也是治療精神不振的良藥。隻要你能笑口常開,那麼每天都是好日子。我們還可以每天念一遍關於季節與心態的那首禪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我非常喜歡這首詩。但很多人做不到。同樣的四季,悲觀的人說“(春天)乍暖還寒亂穿衣,(夏天)陰雨泥濘酷暑急,(秋天)一夜風起掃落葉,(冬天)冰雪無奈大荒地”。不想讀書的人就說“春天不是讀書天,夏天溫暖正好玩,秋多蚊蟲和小咬,收拾書包過大年”。不想做事的人就說“春困啊,秋乏啊,夏盹啊,冬眠啊”。

4.自信,但別自大

晉級之路,大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的,而每一步都將是下一步的基礎。這時候,我們最需要的,是在奠定了積極心態的基礎上的自信,同時避免自大。“新官上任三把火”,常常是一種自大,切忌!

那麼,如何實踐這個目標呢?

我在這裏提出六個基本標準,供大家參考——

首先,告訴自己:我是行家裏手,我就是模範。

心理暗示非常重要,對資深服務人的作用尤其重大,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就是行家裏手。

不是簡單地想一想,而是堅信。這既需要我們確實“有一手”——基本功過硬,知道做什麼和怎樣做。同時,更需要不斷地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自己的心靈承認了,你才有力量。

怎樣聽?靜下心來,做內心沉思。

有自信的人,通常會沉思,會沉思,才會不驕不躁,才會產生智慧,而非小聰明。沒有自信的人常常相反,大呼小叫,昂首挺胸,傲慢無禮,或一身名牌、花枝招展,目的是給自己壯膽——當事人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

第二,培養定力,因“定”生“慧”。

做內心沉思。

每天堅持20分鍾。舒服地坐下,深呼吸幾口氣,讓自己放鬆下來。此時,你的腦海裏會掠過成千上萬的想法。任其自然流動,不加置評,不作推動或阻攔。如此靜靜地關注5—10分鍾。之後,開始想象自己的形象——自信,有能力,完全把握著自己的工作,大家合作愉快,工作非常有效率,我非常喜愛這個工作,這就是我夢想要做到的。

有時候,我們忽然就有了靈感,找到了問題的答案,並且常常能高人一籌。這就是智慧的作用。當然,也有時什麼啟示都沒有,但也不必擔心,因為20分鍾的打坐沉思,已經解除了不少壓力,目的已經達到了。

這樣,我們就可以平和地判斷,或做事,自己安然,大家安心。

第三,呼吸在當下。

培養定力,呼吸很關鍵。

你會呼吸嗎?

有人說,呼吸就是喘氣嘛,人人都會。

其實呼吸很有講究。修瑜伽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什麼道理?人生在一呼一吸之間,前一個呼吸是過去,後一個呼吸是未來,屬於自己的隻有當下的、瞬息即過的這個呼吸。修的,是一種關於過去、現在、未來的認識。我們希望進步,就必須明白這個道理:

呼吸在當下,工作在當下,學習在當下,進步在當下。因過去的事情而懲罰自己,會浪費太多精力、太多時間,而過早地擔心將來的事情也一樣,那會擠占做在當下的時間。

第四,懂得放下,才能有所得。

光懂得了呼吸在當下的道理還不夠,還要切切實實地做。

過度關注明天,是不負責任的,反而會損害明天的。

從過高的期待中退回一步,從沮喪的過去中進一步,回到當下,迅速調整自己,適應現況。然後,抓住重點工作,做到底,做好,一點細節都不放過,成為負責的專家。

同時,對暫時不能完成的,或不重要的,要敢於放棄。

思考案例一個容器裏放同樣數量的石塊和沙子,有些人能全部放進去,有些人則不能。為什麼?原來,放得進去的人,是先放石塊,再放沙子;另一個人則反過來,先放沙子,結果石塊放不下了。

提示了什麼?大的、重要的事情先做(先放石塊),有餘時,再完成小事(再放沙子),以錦上添花(都裝進去)。

第五,建立關係網。

所謂關係網,就是把自己與生活圈、工作圈中的他人聯係起來的一張無形之網。

每一次拓展業務,每一次服務,這個網都應該有所擴張。這個不斷擴張的網,才是我們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這個網中,我們要找到六種內涵:

實現目標;找到新目標;建立反饋體係;獲得更多的外部信息;通過思想與行為實現互動互相促進;調整目標或萌生新夢想。

第六,保持並創造快樂。

真正的快樂,在於內心的平靜和成就。

本來,每個人最關心的都是自己,這是本能啊。但需要控製,失控的本能,如無禮、發脾氣、沒耐心、飛揚跋扈、攻擊人等,都是不受人歡迎的。在這樣的狀態下,你或許能獲得一時的高興,但常常很快走到盡頭。

怎麼做?

就是盡快恢複內心的平靜,多學、多看、多聽、多做,懂得的越多,人會越低調——空空的衰草常常昂首挺胸,而沉甸甸的穀穗則總是低著頭。

5.晉級路上的四種技巧

這回,我們來講晉級路上專用的四個技巧。

第一個技巧,叫做“有始有終”。

做任何一件事都要這樣。這既是做事,也是做人。大部分不能攀登成功頂峰的人,都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機會主義”,做事很“投機”。這個事情做到一半就往下一個目標跑了,覺得那個目標更容易實現,結果都給耽擱了。虎頭蛇尾、雷聲大雨點小、半途而廢等,說的都是這類問題。

第二個技巧,叫做“堅持不懈”。

以“有始有終”的態度、長久地做很多事情,並形成了習慣、風格,就是堅持不懈,就是持久戰鬥能力。現實工作中的大部分失敗,都是由於人在接近成功時沒意識到,便輕言放棄所致。所以,樂觀和耐心,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持久力的人很可憐,他們看似機靈,實際上可能永遠都體會不到真正的成功滋味。

第三個技巧,叫做“隨機應變”。

在非原則問題上,或為達成最終目標,要懂得無害權變,同時避免自己遇害,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繞道”、“暫停”、“休整”、“補充給養”、“替代方案”、“人事調整”、“軟化”、“改變原計劃”等,都是這個策略的表現。但情非得已,少用這個技巧。

第四個技巧,叫做“承受結果”。

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都樂觀、坦然、平和地承受,而不要大悲大喜。清淨心中,才能迸發出智慧。大悲大喜都會蒙蔽智慧,所以,不可取。對於被冤枉之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於成功,權且當作一次獎勵,再接再厲;對於失敗,當作一次付了學費的學習;對於責備、投訴,仍當作一次好的學習機會。可以總結經驗教訓,但應調整好情緒,不應因過去的宿債,而耽擱了當下的進步。那才叫得不償失呢!

課後思考與練習:

1.你是否在向晉級的道路努力?你的努力方向是行政,還是技術?

2.晉級應做哪些準備?對照自己,你應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