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給犯錯誤的孩子以嚐試的機會
孩子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孩子如果不犯錯誤,他就永遠不可能長大。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存在…個非常溫柔的陷阱,那進家長親手挖掘的。掉進陷阱裏的孩子,由丁被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鉛誤的機會,從而也就失去了長大成人的權力。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位中人去一位美國老師家做客,無意中看見老師不滿3歲的孩子拿著一把鑰匙,正動作笨拙地試若插進鎖孔中,想打開臥室的門,可怎麼也插進、打不開。這位屮因客人想過去幫他下,卻被美老師阻止了。美國老師說:“讓他自已先犯錯誤吧,琢磨會兒總能把門打開,這樣他就會忘記這門應該是怎樣打開的!”果然,那孩子折騰了很長時間,終於如願以償。他欣喜地拍。興高采烈的心情絕非大人幫他開門所能具有。
這則小故事,給中國的教育作杏以深刻的啟承。孩子是稚嫩的、不成熟的、容易犯錯誤的,他們成長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犯錯誤的過程,也是不斷改正鉛誤、牮握方法的過程。在生活、學習中,假如不給孩了這種機會,輕易地幫他“開門”,不佰剝奪了孩子尋求正確“開門”方法的樂趣,更會使他們變得懶於動手,疏於嚐試,慣依賴家、老師,以至於永遠學不會白主、自強。
那麼,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該怎麼做呢?
趁機對孩子進行正麵教育
當孩子有過錯時,艽內心肯定會出現自貞和衝突。針對這種情況,家要抓住時機對孩了進行正酣教育,以引起孩了情感上的重視。正麵教竹是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一種方式,當然,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入情入理,注意感情的溝通,千萬不能講大道理、空洞說教,從而引起孩子的反感。
鼓勵孩子再次嚐試
如果孩子在嚐試新事物的過程中犯了錯或遇到了失敗,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找出原因,鼓勵孩子再次嚐試,讓孩子的自信心在不斷嚐試中得到保護和增強。比如,有的孩了想幫媽媽二點家務活,主動要求洗碗,可因為不小心打破了碗。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千萬不要指貴孩子,而應該告訴孩子怎樣既能把碗洗幹淨,又不會摔破。接看,鼓勵孩子“這次洗得很幹淨”,或者“不要泄氣,再努力一下就會成功”等。
鼓勵孩子勇敢麵對並承認錯誤
一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說:“當一個錯誤已經發生,覆水難收時,你發再大的脾氣,也都於事無補。大聲責罵孩子,也隻能使孩子更害怕、更恐懼已,而且憤怒可能會造成更多的錯誤”孩了犯錯既已成為事實,就必須教會他勇敢地麵對並勇敢地承擔,家丄;千萬不要全權代勞。因為家長可以照顧孩子一時,但是不可能照顧孩子一生。
幫孩子反省
孩就是孩了,他們還小,各方麵的能力都還不足,難免會有做錯事的時候,難免會迷失方向,在這個時候,家長千萬不要一味地貞備孩子,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反省。對於所發生的事情找出錯誤的原因,如何去改正,爭取在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時,能夠很好地解決。
不要急於說教
有的孩子犯了錯誤自己在短時間內還沒有認識到。這個時候,去說教可能會產生頂掩的情緒。此時,可以給孩子一段時間,讓他自己反思一下,想一想自錯在哪兒了,這也是自我反省的過程。然後,家長再去循序漸進地教育,這樣孩了才會心服口服。
不要袒護孩子
雖然孩子犯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管犯了什麼錯,完全可以理解和原諒。但在孩子麵前絕不要祖護,應當向他指出,無論是什麼事,也不管事情是的大還是小,既然犯了錯,就應該受到教育並讓其改正。祖護就是幫孩子推脫犯的錯,那就是縱容犯錯,是對孩了不負責任的一種溺愛。每位家長都愛自己的孩了,但袒護肯定不是真正的愛。
“窮”養錦囊
家長處理孩子的問題有時也會出現措誤,如孩子做了錯事,家長不問青紅皂白就打孩子,或是主觀武斷冤枉了孩子。事後家長應該心平氣和地向孩子道歉,並表示今後注意改正,不再出現類似的情孩子會在家長糢範行為的彩響下,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這對糾正孩子知措又犯錄的毛病極為有利。
112家長要說話算數
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到說話算數,切不可為了達到某種暫時的目的而欺騙孩子,對孩子撒謊。
一諾千金是中肀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雲:“君子一言,馴馬難追。”在家庭中,家長對孩子一定要做到一言九鼎、言而有信。一諾子金不僅僅是簡單地兌現某個諾言,更要的足可以館養孩了進守諾的意識,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甚至可以說是無價之寶。
然而,在現劣生活當中,值得我們反思的是,許多家長並沒有信守“承諾”的慣。他們往往向孩子許下這樣或那樣的承諾。但很少有兌現的時候。久而久之,孩子對家長的做法習以為常,也就不會去迸守自己許下的承諾。而且,當家長不能依照承謀履行諾言時,孩子就會對家長的口是心非感到生氣,且不再相信家長的話,久而久之,累積的怨氣不但會嚴重影響親子間的和諧關係,也會降低孩了對家長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