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戰固然落幕了,但是何林率領的金融小組並沒有著急離開香港返回燕京,因為這裏還有很多後繼的事情需要處理。
首先很多資金現在是投在香港股市的,不可能一下子撤出來,隻能慢慢平倉,否則一下子掛出來那麼多賣單,香港股市不崩盤才怪。其次就是在彙市兌換了很多港元和人民幣。這麼大金額的人民幣,已經形成了一個問題。隻能暫時放在中銀的金庫裏無法調用。
去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之時,亞洲各國的貨幣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隻有華國的人民幣一直保持尖挺,華國政府負責任的貨幣政策,迎得了亞洲各國的讚賞。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亞洲各國都對人民幣抱有很大的信任態度。
亞洲各國經濟都處於持續低迷,隻有華國經濟一支獨秀。這就造成了人民幣的大量外流,在東南亞的一些國家裏,許多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公司,都接受用人民幣進行支付。在華國的那些周邊小國家裏,人民幣更是直接被當作通貨等價物,被放到市場上進行流通。這些國家的人民寧可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也不願意相信自己本國的貨幣。沒辦法,經濟不景氣,本國的貨幣整天貶值,誰敢用?
這也就是為什麼華國一直保持高增長低通膨的主要原因了。因為可能導致嚴重通貨膨脹的大量人民幣,都外流到了周邊國家去了。
可是這次金融戰爭,為了打壓香港金融市場,索斯他們應用了大量的貨幣手段,從整個東南亞收購了大量人民幣,企圖做空港元和人民幣以達到牟利的地步,同時給華國金融市場以強烈的衝擊。而金融小組針鋒相對,使用M元回收了很多人民幣,這才能保證彙率的穩定。
但現在金融戰爭結束了,大家隻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隻能將這些人民幣存放在金庫中。因為,要是讓這麼大量的人民幣一下子流向市場,那在短時間之內華國的通貨膨脹率也不知道會達到如何驚人的地步。
眾所周知,導致通貨膨脹的原因是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大於市場運行所需的實際貨幣量。通貨膨脹率升高的時候,往往會造成一種人們口袋中的鈔票變多的假象,通貨膨脹率越高,人們手中的錢也就變得越多。而事實,市麵上可供消費的物資並沒有增加多少,這就導致了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率越高,物價漲得也就越快。同樣的貨幣量,但是它的購買能力去下降了,這就導致了這種貨幣的貶值。
現在金融戰爭是勝利了,並且讓這些進入香港市場的國際遊資慘敗而歸,斬獲頗豐。可是賺到的這些錢卻是能看不能用,隻能放在金庫躺著。而花出去的M元卻是實實在在沒了。這樣子算起來,其實金融小組也沒有賺到多少。或許,隻有當人民幣真正像M元那樣成為全球性的流通貨幣的時候,才能將這些人民幣放到國際市場上進行交易。可那樣的日子,還非常遙遠。
這種情況對政府來說還是有辦法解決的,既然不能發行到外麵去,那麼就隻好自己消化了。這麼多錢,完全可以用來搞基礎建設的。高速公路、鐵路,水利工程,甚至可以投資到重工業中去。
就這樣,在請示了楊總理後,國務院的金融專家們人經過幾天的研究,居然形成了一個讓何林瞠目結舌的決議——西部大開發。
何林的記憶中,西部大開發是2000年才提出來的,目的是“把東部沿海地區的剩餘經濟發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鞏固國防。”其本質,倒是跟現在差不多,擴大內需。可是現在,因為何林的出現,竟然生生提前了2年。
不過想想確實情有可原,西部大開發本來就是將東部沿海地區多餘的錢花出去。現在,因為金融戰爭,確確實實是有“餘錢”了……
隻是,這個世界,已經與前世越來越不同了……
就在何林心中感慨自己這小小的蝴蝶掀動了這世界的風浪時,中銀的韓平卻是抓著一份報告,匆匆忙忙地闖進了金融小組正在工作的辦公大廳。
“各位,不好了,索斯又出手了……”
何林接過報告細看,這是一份韓平他們剛剛綜合了各項數據彙總做出的報告。
原來早在前幾天,索斯發現在香港金融市場上很難全身而退,就開始通過這多家外資企業,瘋狂地在華國國內,收購各種礦石產品、各種金屬材料、工業原料、棉花、大豆、小麥、大米……等等數十種糧農副食品。一切必需的生活物資,都在索斯的搶購之列。這幾天華國國內的消費指數突然激增,市場顯出一種空前繁榮的景象,剛開始華國政府還以為是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