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人際交往的重要性(2 / 3)

1.第一印象

人們初次見麵時產生的印象稱第一印象,往往會影響對人以後一係列行為的解釋,有先入為主的作用。人們初次相遇,總要首先觀察對方的衣著、相貌、舉止及其他可察覺到的動作反應,然後根據觀察到的印象對對方作出一個初步的評價。雖然第一印象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根據有限的、表麵的觀察資料所得出來的,但由於它的新異性和雙方鮮明的情緒色彩,卻能在人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第一印象有時和一個人的氣質相吻合,有時和一個人的氣質大相徑庭。不同的人會對同一個人產生不同的第一印象,如對一個蓄長發留胡須的男青年,有的人認為他流裏流氣,有的人卻覺得他很時髦。因此,我們在交往中要盡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響,要把第一印象作為一種信息儲存在腦子裏。要想對一個人理解得準確,有待於交往的進一步深化。“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仍不失為一個真理。我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應該努力給人留下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美國學者倫納德曾寧博士在他所著的《接觸:頭四分鍾》一書中指出,接觸新認識的人時,頭四分鍾至關重要。為了給對方一個好的第一印象,他認為接觸新朋友時,起碼要高度集中精神四分鍾,而不應一麵與對方交談,一麵東張西望,或另有所思,或不斷匆匆改變話題,致使對方不悅。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響。因此,每個教師都要善於進行第一印象的管理,力求一開始就給學生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上麵的理論肯定讓小朋友們頭疼了吧!小朋友知道了第一印象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小朋友們必須勤洗手,勤換衣服,讓自己變成一個漂漂亮亮、幹幹淨淨的乖孩子。

2.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叫成見效應,或蓋麵效應。這是指當一個人對某人產生了良好印象或不良印象後便以偏概全,以點概麵,認為這個人一切都很好或一切都很差,形成了某種成見,好像月暈一樣,把月亮的光擴大化了。產生暈輪效應是由於在人際交往中掌握有關對方信息資料很少的情況下作出總體判斷的結果。成見效應往往會影響到人們的相互交往。如在一個集體裏,當你對某人印象好時就覺得他處處順眼,“愛屋及烏”,甚至他的缺點錯誤也會覺得可愛;當你對某人印象不好時,就覺得他處處不順眼,“憎人及物”,對其優點成績也視而不見。這種心理狀態必然會影響到人際關係的融洽與和諧。這就是說,有些小朋友剛開始不喜歡另外的小朋友,就覺得那個他不喜歡的小朋友做什麼事情都不對,而且處處都不喜歡他。如果剛開始喜歡另外的小朋友,她就會喜歡這個小朋友的全部,包括她的缺點。這種現象很容易影響小朋友的人際關係。所以小朋友要學會客觀地看待一個人,這樣才是正確的。

四、人際交往的意義

(一)人際交往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我們的身體都是非常有好處的呢!我國著名的醫學、心理學專家丁攢教授曾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心理疾病大多是由於人際關係失調所致。看到了嗎?為了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我們可要把人際關係處理好。下麵我們來分析幾點具體的原因:

(1)與人發生衝突會使人心靈蒙上陰影,導致精神緊張、抑鬱,不僅可致心理障礙,而且可刺激下丘腦,使內分泌功能紊亂,進一步引起一係列複雜的生理變化。許多身心疾病,如冠心病、消化性潰瘍、甲狀腺功能亢進、偏頭痛、月經失調和癌症,都與長期不良情緒和心理遭受強烈的刺激有關。原來與人打架或者是發生衝突是這麼嚴重的問題。同學們肯定有點害怕了吧!所以我們可不能經常跟同學發生衝突。保持微笑,心平氣和地對待身邊發生的事情,這樣我們才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

(2)每個人都有快樂和憂愁,快樂與朋友分享會更快樂,憂愁向朋友傾訴就會減輕,傾訴的過程就是減輕心理壓力、緩解心理緊張的過程。如果缺乏必要的交往會導致心理負荷過重。大量的研究證實,離群索居會使人產生孤獨、憂慮,可導致心理障礙。有的國家以限製人際關係、實行心理隔離作為懲罰罪犯的手段,經過數年隔離,罪犯輕者出現心理沮喪,失去語言能力,重者可患精神分裂症。看來溝通的能力的確是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學會和朋友們分享自己的快樂和憂愁,這樣能減輕我們的壓力,輕輕鬆鬆地生活,可能還會提高同學們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