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人際交往的重要性(1 / 3)

小朋友們平時都和身邊的其他的小朋友們一起玩,和老師說說話。這樣的小朋友就顯得可愛招人喜歡,但是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是這樣的。有的小朋友不喜歡說話,特別的怕陌生人,而且平時也不跟其他的同學說話、玩遊戲。於是其他的小朋友就忽略他們自己玩自己的,這樣就容易造成嚴重的小學生心理問題。這對小朋友今後的成長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小朋友因該互助互愛,幫助那些不愛說話的孩子,同時也可以多交幾個朋友呢。同學們,你們要明白,小時候的朋友是最值得我們珍惜的。說不一定,現在的朋友將會成為我們一生的回憶,或者一生的友誼。下麵我來給同學們講一講什麼是人際關係,以及一些表現形式,讓小朋友們更加明白一些簡單的道理,然後在不知不覺中幫助我們成長,為我們今後的人生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人際交往的定義

交往,是指兩個以上的人為了交流有關認識性與情緒評價性的信息而相互作用的過程。簡言之,人際交往就是在社會生活活動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意見溝通、信息情報交流與相互作用的過程。可能大家有點看不懂,簡單地說,就是小朋友和同學們說話的態度,以及認識小朋友多少,還有就是和其他小朋友的關係怎麼樣。如果很多小朋友都喜歡你,那麼你可是個人際關係不錯的人。如果同學老師都不喜歡你,那麼你真的要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如果真的找不到原因,那麼就問一問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之類的。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得不是很對,讓其他小朋友不喜歡了,看能不能改正,爭取讓自己變成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這樣的孩子就是人際關係好的孩子。下麵是小剛的故事,大家看看小剛是不是一個人際關係很好的乖孩子啊?

小剛是瘦高個,戴一副眼鏡,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男孩。不知因為什麼原因他由原來的學校轉到我們班,在我們這個大集體中生活了已近一年的時間。他喜歡看書、繪畫,喜歡一個人獨自安靜地活動,極少和周圍的小夥伴合作遊戲;對集體的事情漠不關心,不愛勞動,而且對其他小夥伴的行為還表現出嘲諷的意味;學習時有偷懶的行為,自己上課不專心聽講,然後做題時照搬別人的答案;在活動中我行我素,對老師的批評不屑一顧,非常固執。

相信同學們心中也有答案了吧!我們不能像小剛學習。小朋友找到小剛同學的缺點沒有啊?小剛同學的缺點可能會在小朋友身上出現。小朋友一定要及時改正,成為一個乖孩子。

二、人際交往的特征

交往具有兩個最主要的特征,即:

(1)信息交流——凡交往必須有人們之間的信息交流,如知識、經驗的交流,需要、欲望、態度、情緒的交流。就是說小朋友們之間可以交流學習經驗,玩遊戲的經驗,或者是看到什麼事情引發的想法之類的。

(2)交往必須有交往雙方心理上的接觸和相互作用。交往的雙方都是活動的主體。從信息論的觀點看,在交往中,發出信息者是主體,他所發出的信息內容,可以影響或改變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也是積極的主體,因為他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他會注入新的信息,又返回影響信息的發送者。通過交往雙方的相互作用實現著對觀念、思想、興趣、心境、情感、性格特征等的相互交流,相互影響。這一點就是說小朋友之間的交流必須是互動的。比如說:小方告訴小明,她喜歡玩橡皮筋的遊戲,然後小明就主動跟小方一起玩遊戲啦!小朋友聽懂沒呢?

人際交往是個體社會化的必由之路。交往的特點是人與人的相互影響。人在交往中總是拿他的所作所為和周圍人的期待進行核對,從了解他們的意見、情感、要求中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把別人的行為方式、態度、價值觀念等吸收過來納入自己的人格組織,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個性。人總是在交往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定向,使自己和他人更加相似一些。正是交往形成了人們進行活動的共同性。一句話,一個人的人格和行為方式隻有在交往中才能產生,沒有人際交往,人永遠隻能是一個生物的人而不能成為社會的人。我們是出生在一個很大的社會中,然後呢,我們是其中的一個成員,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們必須和其他的必不可少的人們一起交流,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工作。所以我們必須學習有技巧地同其他的小朋友或者大人們溝通,這樣我們才能融入這個集體,我們才能實現我們的理想。

三、人際交往的影響因素

小朋友們肯定很想知道什麼原因導致其他的孩子不喜歡我們的吧?下麵我們就來仔細分析,同學們一定要認真閱讀。除了客觀環境、個人地位、生態距離等因素會影響人際交往的進行外,還有以下兩種心理因素會影響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相互理解,相互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