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便次數和顏色的變化:顏色的深淺變化並沒有什麼嚴重的問題,質地略幹略稀也並不說明孩子有什麼毛病。如果不放心,請向接生員、社區護士或者醫生谘詢,他們一定非常願意為你服務。糞便偶爾變稀,不能說明孩子有什麼異常或是有什麼感染,但是如果糞便水樣,伴有突然的顏色變化、氣味的變化和排便次數增力卩,一定要與醫生聯係,特別是在懷疑孩子有病的情況下。總的說來,排便次數和顏色的變化不能表示出什麼問題,但是氣味和糞便中的含水量則可能會說明很多的問題。
隨著孩子的生長,孩子吃了不同的食物,例如某種水果或者蔬菜都會引起糞便的變化。如果孩子吃到某種食物後,大便變稀,就要在幾天之內不給孩子吃這種食物,過一段時間後再給孩子加少量的這種食物。請注意,甜菜根會使糞便的顏色發生變化,而且糞便接觸空氣後會變成褐色或綠色。
(2)帶血絲:糞便中出現血絲是不正常的現象,原因可能不嚴重,例如肛門周圍的血管破裂,但還是應該去看醫生。糞便中出現大量的血液、膿汁、黏液,說明可能有腸道感染,需要及時與醫生聯係。
(3)性狀的變化:孩子的大便各有不同,隻要他們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那就沒關係。如果一個孩子的大便真的發生了變化,那就可能有問題,而且應該找醫生看看。如果起先大便呈糊狀,而現在變得結塊較多,較稀,較頻,也許是消化不良或輕度的腸道感染造成的。如果大便的確變得較稀、較頻,呈綠色,而且氣味也變了,幾乎能肯定是腸道感染造成的,不管這種腸道感染的病症是輕還是重。如果大便推遲,而且異常硬,這有時就意味著咽喉開始發炎,染上了感冒或其他疾病,但也不一定(感染使嬰兒的胃口不佳,也使腸道蠕動緩慢)。一般說來,大便次數和顏色的變化不如稠度和氣味的變化重。
如果孩子得了腹瀉症,大便裏出現黏液是常有的事。這是腸道發炎的又一個信號。同樣,消化不良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給孩子新增加一種蔬菜時,一部分蔬菜吃進肚裏是什麼樣,拉出來也是什麼樣。如果這也是導致炎症,如腹瀉和產生黏液的原因而卩下次就少喂一點。如果沒有出現炎症,你可以繼續給孩子喂,數量同原來相同,或者慢慢增加,直到蔬菜能夠被較好地消化為止。
大便變化的意義
孩子的大便呈黃色,且糞與水分開,大便次數增多,說明新生兒消化不良,提示母乳中含糖分太多。因為糖分過度發酵使新生兒出現腸脹氣、大便多泡沫、酸味重。媽媽應該限製攝糖量。
當母乳中蛋白質過多時,孩子的大便有硬結塊,臭味特別重。此時媽媽應該注意限製雞蛋的攝人量。
當母乳喂養不足時,大便色綠、量少,但次數多,孩子常因饑餓而多哭鬧。
當腸道感染時,大便呈溏薄或水樣的黏液便,且膿。
50.什麼時候斷奶?
目前認為,孩子長到10個月左右,體重比出生時增力口了5千克,此時斷奶最好,最遲不超過1周歲。
斷奶的季節也有很大的講究,一般以早春和晚秋為斷奶的最佳季節。因為此季節氣候宜人,不冷不熱,嬰兒容易適應。切忌夏季斷奶,因為夏季天氣炎熱,嬰兒易致胃腸功能紊亂。其次,孩子患病期間也不宜斷奶。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母親虛弱有病、行人工流產、奶水不足時,斷奶6糸年齡和時間可以靈活掌握,根據具體情況隨時斷奶,以免影響母子的健康。
51.如何斷奶?
斷奶應當逐漸進行,以便嬰兒逐步適應,並應逐步增加輔助食品以補充母乳的不足。自嬰兒5-6個月開始增加少量果泥、菜泥、蘇打餅幹等。自嬰兒8個月起,減少哺乳的次數,可以先給嬰兒少喂一次母乳,由牛奶等替代,然後再少喂一次減口輔食,如粥、爛麵條等。經過2-3個月的母乳和輔助食品的交替喂養,並逐步減少母乳的次數,多給些輔食,嬰兒的胃腸消化功能就能適應新的食物,此時就可以完全不吃母乳了。
52.怎樣回奶?
可在最後一次哺乳時,把乳汁吸空,並將乳頭和乳房清洗幹淨,上麵蓋兩塊幹淨的小毛巾,然後用布緊緊束I匈,將乳房束住,同時采用一些藥物上-4天後再解開。經過這樣的處理,乳汁就逐漸停止分泌了。
回奶的藥物
(1)炒麥芽個克,水煎代茶飲。
(2)皮硝120克裝袋置乳房外敷。
(3)溴隱停2.5毫克,每日1-2次,共2周。
(4)維生素B610毫克,口服,每日3次。
53.如何給寶寶洗澡?
新生兒皮膚柔嫩,防禦能力差,新陳代謝旺盛,如不經常洗澡,汗液及其他排泄物蓄積會剌激皮膚,容易發生皮膚感染。洗澡是全麵清潔皮膚的最好方法,它還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使新生兒更快地生長,故應經常洗澡洗有條件的最好每天或隔天洗一次澡。冬天可減少次數,每周1-2次。
為剛剛出生的小寶寶洗澡時都會感到緊張,但久而久之逐漸習慣後,也會更加順手。要知道“母親安穩、寶寶安心”那麼,為寶寶沐浴就成了每天最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