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用品
給寶寶洗澡所必備的用品應該是單獨的和固定的,具體有:洗澡盆、寶寶浴液、寶寶爽身粉或護膚液、溫度計、換洗衣服、幹淨6勺尿布、擦幹用的大浴巾、包裹寶寶身體用的小浴巾、洗澡用的小毛巾或紗布。另外,還需準備一些棉花棒、消毒棉等。
準備沐浴
給寶寶洗澡的時間應安排在喂奶後的1小時左右,並以一天中氣溫最高的上午小點至下午2點左右為宜。給寶寶洗澡時動作要迅速、準確和靈活,全過程應在小分鍾左右完成。拿出寶寶洗澡時所需的全部用品並放在適當的位置。調節好室溫,保持在次-次°C左右(浴罩內放兩桶開水便可達到這一溫度)洗把對好的溫水倒人寶寶澡盆裏,水溫必須保持在38-40°C(成人感覺手背不燙為合適)。嚴格說來,夏天水溫應是38°C左右,冬天40°C左右較好。
沐浴過程
寶寶沐浴用的澡盆、毛巾應專用,以防止交叉感染。應選用剌激性小的“寶寶肥皂”,並把事先準備更換的衣服、毛巾被打開鋪好。洗澡的順序由上而下。
(1)洗頭:把寶寶放好,脫去衣褲,用小浴巾包好寶寶的身體,左手托住他的後脖頸和頭,母親半蹲在澡盆前,把寶寶的屁股放在左腿上。拇指及食指或中指按住孩子的雙耳,使耳郭蓋住耳朵眼,以防水進人耳朵裏。先給寶寶洗臉,用濕毛巾或紗布由眼目青周圍輕輕向外擦,洗去臉上的髒東西,擦幹。再用濕毛巾打濕寶寶的頭發,放少量浴液在右手掌心,再放少量水,輕輕揉搓在寶寶頭上。注意動作要輕柔,用掌心和手指而不要用指甲為寶寶洗頭。然後再用小毛巾撩起清水衝洗幹淨頭發並擦幹。
(2)洗身體:寶寶洗好頭以後,把包著他身體的小浴巾拿掉,左手托住頭,右手托住屁股,輕輕放人水中。讓孩子斜躺在浴盆裏,盆底最好墊一塊泡沫塑料(防滑),左手托住寶寶的後脖頸和頭,右手放上少量浴液,洗脖頸、胳膊、手、前胸及腹部。然後把寶寶翻過身,
,後背、屁股和腿。洗完全身後再把寶寶仰麵放好,左手托住頭,右手用清水衝洗幹淨他的全身。把他抱出澡盆,放在事-18先鋪好的大浴巾上,包好。需要注意的是在臍帶未脫落前不可將新生兒全身浸人水中,防止臍帶汙染引起感染。
沐浴後的護理
用大浴巾包好寶寶後,從頭到腳輕輕擦幹他身上及頭上的水。把寶寶護膚液放在手心,輕輕抹在孩子身上並按摩片刻從或者把爽身粉放在掌心輕輕抹在孩子身上從特別是脖頸、腋窩、腹股溝等處要仔細。初生寶寶要處理臍帶,輕輕擦上75%的酒精,墊一塊紗布,裹上繃帶。然後換上尿布,穿上衣服即可。最後再用棉簽清潔一下寶寶的耳朵和鼻子,梳理一下頭發就行了。洗後可喂一次奶,然後讓孩子舒舒服服睡覺。
特別提示(洗澡安全規則)
(1)決不要讓寶寶或幼小的孩子單獨留在浴缸裏,自己也不要走到不易抓到他的地方從怕隻是1秒鍾。孩子很容易滑倒而溺水,甚至水很淺也會發生危險。
(2)決不要讓孩子自己進人水中站在浴缸裏,即使他已站得很穩而且浴缸裏有橡皮墊。即使你的寶寶可以坐得穩,仍要準備好一隻手當他滑倒時能隨時扶住他。浴缸裏必須有一張橡皮墊。
(3)當你的孩子在浴缸裏時,決不要往裏麵加熱水。如果需要加水的話,先在4、盆裏把冷水與熱水混合成溫水,再倒浴裏。
(4)注意熱水器上的溫度調節器不要調得太高。
(5)如果水龍頭變熱,用麵巾纏住它,這樣孩子碰到它時不會被燙傷。
54.新生兒的護理有哪些?
新生兒的護理主要包括眼、耳、鼻的護理,口腔的護理,皮膚的護理,頭垢的護理和臍部的護理等。
眼的護理
產婦如有陰道炎症存在,經陰道分娩時,嬰兒的眼睛易被產道的細菌汙染而發生眼部炎症(新生兒目艮炎),一旦發生了感染,眼部會有黃色分泌物出現,嚴重時會有紅腫和發熱,這時不僅需要外用藥治療,還要根據感染程度使用口服或肌注抗生素。防止感染主要還是做好眼睛的保健和衛生。產後給嬰兒滴用0.25%氯黴素眼藥水可防止感染的發生,同時用消毒棉簽蘸水將眼的分泌物洗淨,但要注意的是動作要輕柔,不能深挖,以免引起損傷。嬰兒的毛巾要專用,臉盆也要和成人分開,並常洗曬,防止與成人交叉感染而患沙眼及結膜炎。保持眼部的清潔,可用清水衝洗目艮部,不要用刺激性強的香皂洗臉。嬰兒的手要常洗,以防抓摸玩具後揉眼時汙染眼睛。曬太陽時要遮蓋眼睛,平時也要注意避免強光刺激。嬰兒睡覺的房間不要用太亮的燈泡,並用物品予以遮蓋,以防刺激保。
耳的護理
產婦如有陰道炎症存在,經陰道分娩時,嬰兒的耳道易被產道的細菌汙染而發生耳道炎症(新生兒外耳炎)。新生兒由於中耳鼓室未充盈空氣,在分娩時有少量羊水殘留,聽覺不靈敏,但恢複較快,幾天後聽力可恢複。可讓新生兒兩側輪流側身躺著睡,使殘留羊水流出來經並用潔淨棉簽擦幹淨。平時注意外耳道清潔,勿挖耳道。給嬰兒喂奶或嬰兒嘔吐時,不要使奶水或嘔吐物流人耳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