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盡早糾正孩子的偏科與厭學傾向(2)(1 / 3)

厭學的孩子大多是成績比較差的孩子,這給父母們的心理帶來很多的煩躁和不安。他們急切地想用一切辦法來改變孩子的厭學現狀,改變孩子成績落後的不良狀況。但家長們往往缺乏良好的教育方法,有許多家長對待成績差的孩子往往是嚴厲的批評或體罰,這表麵上是愛孩子,實際上是在毀滅孩子的上進心,在打擊孩子。改變孩子的厭學,既需要對症下藥,又需要綜合治理。具體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麵:

正確地認識分數的真正價值厭學的孩子由於平時不用功,他們在考試中往往分數較差。作為家長,首先必須記住並幫助孩子了解:一個分數,充其量不過是關於他們學習質量的一種不十分精確的信息。

家長需要仔細琢磨一下對孩子學習質量的期待,通過向他們提出一個可以達到的奮鬥目標,使他們對自己所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對於分數,要考慮的另一個主要方麵,就是家長如何對它作出反應。當孩子達到或超過了家長認為能夠達到的一個學習標準,並且從分數中反映出來時,家長應明智地指出導致這種分數等級的原因。家長可以總結出能力、努力、計劃、鑽研、創造性以及良好成績反映出的其他所有因素。這就把分數擺到了一個適當的位置上,從而反映了學習的本質。

相信孩子的才華,並以此態度鼓勵他有一種孩子,學習敷衍了事,馬馬虎虎,從未得到好的成績,無論哪一個家長,相信都會有焦慮不安的心情吧!應如何使這種孩子熱愛學習,提高成績呢?比較正確的態度是:

就算孩子成績一直不好,也應當忍耐,不可表現出不滿的態度。

即使孩子考試成績隻比上次增加了幾分,也要用“你是個很有才能的孩子”來誇獎他。

如果孩子考試成績一直不進步,父母當用自信的態度表示“我相信你有才能,所以不應該隻得到這種分數”。

有位心理學家曾經深有體會地說:

“每當我成績不理想時,母親就告訴我:‘你的實力不應隻是如此而已,還有未發揮的潛力等你去利用,好好加油,成績一定能獲得提高。’在這種鼓勵的過程中,我不知不覺地改變了學習的觀念,加大了學習的力度,我竟成為全班第一名。我非常感謝母親過去的鼓勵。”

不要因與別人孩子比較而焦慮,相信孩子會學好家教箴言教育孩子的重要原理之一就是:不需要為其缺點焦躁,要耐心地幫助他發揮優點。

有位母親看孩子整天就愛玩耍,考試時又得了一個不好的分數,她氣憤地對孩子說:“為什麼每次考試成績都這麼差,你看來就是玩的本事,你看人家孩子成績多好,你的腦子怎麼老不開竅呢?”其實考不好孩子心裏也很難受,經媽媽一說,就更認為自己沒有希望了。

家長隻注意對孩子的缺點加以批評,引起他的不滿,摧殘其發展優點的動力,甚至於導致孩子反抗父母,不再尊敬他們。所以和別人的小孩子比較,不需要褒彼貶此,應當相信他的才能,耐心地教育,強調孩子的優點,使他得以自然地成長,並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對孩子的不良成績不要挖苦和直接批評四年級的劉莎收到成績單時,感到有兩科的分數不滿意,回家時她既悲傷又失望。通常她母親一定會說:“你失望什麼?你罪有應得,又笨還不用功!”不過,母親一直知道要更有同情心才對。她知道,當一個人正溺在水裏的時候,並不是教他遊泳的恰當時機。母親說:“你為它感到失望,是嗎?”“是的,”劉莎由衷地說,“而且也泄氣”。“我曉得,但你泄氣是不對的,你應該找出原因,然後更加努力才是。”母親溫柔地回答。一陣沉寂之後,劉莎又說:“下學期我一定會用功。”這位母親回憶說:“過去我沒讓女兒相信我在關心她的學業。我隻會否定她的情感,批評她的行為和歸咎她的動機。現在我已經知道,要讓女兒相信我是個有責任心和充滿愛心的人。”最終,這位母親如願以償。

總之,改變孩子的厭學需要從多方麵引導他們,啟發他們,而不要損傷他們的自尊心,隻有認真把握孩子厭學的症結,做到既對症下藥,又綜合治理,才能不斷消除和改變孩子的情緒,使他們擺脫厭學的陰影。

6.引導孩子用良好的自我意識衝淡厭學情緒

自我意識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也是人格發展的內部動因。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識對於糾正孩子的厭學情緒有獨特的作用。

孩子的自我意識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自我意識能使人正確認識自己,常常表現為積極、樂觀、自信;而自我意識較弱的人則常常表現得消極、自卑、怯懦。而後者往往正是一些厭學孩子的意識反映,可以說是心理不夠健康的一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