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陳知府有意扶植(1 / 2)

既然女兒動了心思,陳知府就不再執意趕走女兒,任她去吧,他不動聲色,開始扯起閑篇了:“餘寨主年少有為,老夫深感佩服!家裏父母雙親可好?”

知府開始摸家底了,餘翔早就想好了措辭:“我自幼被師父收養,沒見著雙親。”

“哦,能夠培養出你這樣傑出的人才,你師父定不簡單,敢問你師傅尊姓大名?”

暈!餘翔心道,這謊得越扯越大了,我哪有師父啊,於是信口說道:“我師父空空道人。”‘空空’就是沒有的意思,可餘翔沒有想到,江湖上還真有空空道人這麼個人物,並且還是武林泰鬥,後來真要收餘翔為徒,那是後話,暫且不提。

“哦,你師父的武功定非同尋常,哪你師父平時除了教你武功外,還教你習文?”陳知府還念念不忘餘翔給他寫的那封信,上麵的字跡就連陳知府都自愧弗如。

餘翔希望淡化他在人們心目中偽武林高手的形象,於是答道:“我師父主要教我習文,很少教我習武,我的字號就是師父取的。”

陳知府感興趣:“餘寨主的字號是?”

餘翔忙答道:“小人字‘從文’。”明朝時候,隻有讀書人和有身份的人才取字號,陳知府一直以為餘翔是一介武夫,因此當初沒有細問。

“從文年輕英俊,現年多大了,可曾婚配?”陳知府刨根問底。

古時候官場的之間,文人之間常用字號互相稱呼顯得親切。

餘翔答道:“小人今年二十六,尚未婚娶!”他覺得有點別扭,覺得好像回到當初相親的場麵。

陳知府一聽,非常高興,這麼個青年才俊,還未婚娶,與自己女兒還真比較般配。

底摸清了,陳知府開始言歸正傳了:“聽說從文給府衙外的鄉親每人發放兩枚銅錢,是也不是?”

餘翔心裏一緊,不知知府問此為何意,趕緊回答:“回稟大人,那些鄉鄰大清早就隨著隊伍,直到晌午,隻怕是早已饑腸轆轆,送給每人兩枚銅錢,隻是希望他們能夠買口飯吃!”

“當然當然,餘寨主宅心仁厚,本府十分佩服。”知府頓了頓道:“現在世道艱難,不知有多少百姓吃不上一口飽飯啊。就連我們吃官飯的,也是吃了上頓,沒了下頓。古霸天這些年,強買強賣,為害一方,隻怕是沒少得金銀錢糧,如果把這些錢糧,用來接濟老百姓,讓更多百姓生活有所改善豈不美哉?餘寨主,你說是也不是。”

餘翔聽出他話裏的意思,是在打古霸天的財產注意,果然不出所料,餘翔早就想好了應對,說道:“陳知府為民著想,乃是百姓的幸事,但古霸天並沒有留下多少錢糧,且此次自衛戰中,我寨有十一名青壯戰死,這些人都上有老下有小,需要銀兩撫恤。從古霸天那裏得來的銀子,遠遠不夠撫恤這些英雄的遺屬,不知陳知府能否出些銀兩,以解這些家庭之困?”

“這個——”陳知府一時語塞,至於古霸天有多少錢糧,他也沒有底,餘翔早就封鎖了所有的消息,就連穆家寨發放撫恤賞銀一事,餘翔都嚴令不得外傳。

見知府如此,餘翔心中有底,看來知府對古霸天的家底並不了解,於是見好就收,說道:“既然知府有困難,小人就隻有自己想辦法了。”

陳知府可不是好糊弄的,他知道餘翔隻是不想把吃到嘴的食給吐出來罷了,這事隻得暫且擱下不提了。

陳知府轉換了話題,問道:“本府聽說了從文要建新村,還要實現新村夢,是否屬實?”

餘翔答道:“大人所言極是,我已將古家寨命名為張家新村,計劃以張家新村為中心,建設新村群,以實現村民有房住,有飯吃,有衣穿,繳得賦稅的夢想,這就是我的新村夢。”

陳小姐在一邊端茶送水,一邊仔細聽餘翔說話,當聽到餘翔有這麼大的抱負時,不禁對餘翔更是高看一看,看來這個大英雄有文有武,不是一般的江湖草莽可比,餘翔的形象在她心底更是高大。

陳知府點頭道:“這倒是一個很切實際的想法,從文青年才俊,不能隻建設新村,還應承擔起讓東雙河鎮建設之責才好,本府想請你征收東雙河鎮的稅賦,你看怎樣?”

哼!還是提到東雙河鎮的稅賦問題了,既然如此,不如借機提出要求,於是說道:“多謝大人抬愛,征收稅賦可以,不過得名正言順,絕對不能不明不白征收稅賦,弄得民怨沸騰。”

陳知府當然聽得出話中之意,於是順著餘翔的話說:“那任命從文擔任東雙河鎮裏長之職如何?”

陳知府這是一箭雙雕,一方麵可以讓餘翔名正言順奉差辦事,收取稅賦,另一方麵也可逐步培養他進入官場,為他的這位準姑爺進入官場鋪路搭橋。

餘翔雖不知知府的深意,但對這個安排也甚為滿意,有了這個官職,建設新村就可以調動更多資源了,做起事來就可名正言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