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翔還是比較關心每年的任務額度,於是問道:“那每年該繳納多少稅賦?”
陳知府道:“還是按照以前東雙河鎮稅賦征收的額度:紋銀一百五十兩,糧食二百石。”這個額度,在其他同樣的行政區裏算是最高的了,陳知府不想因為獅子大開口,嚇跑了餘翔。
聽到知府報出這個數量,與先前統計出來的數據一樣,餘翔能夠接受。不過他不想繳納糧食,因為在即將到來的大旱裏,隻有糧食才是真正活命之物,銀子隻怕是越來越不值錢了。
於是餘翔說道:“陳大人,這個額度能夠接受,不過在下有個要求。”
陳知府道:“什麼要求,從文盡管講。”
餘翔說道:“在兩年內,東雙河鎮的所有稅賦都換算成銀子繳納,每年折合成紋銀四百五十兩,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陳知府心裏盤算,按照當前繳納的一百五十兩紋銀和二百石的糧食,折算成紋銀約為三百五十兩,這一下子多出一百兩紋銀來,豈不是更好!陳知府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人了,這餘翔不明擺著是個傻子嗎!
不過陳知府故作深沉地說道:“糧食搬運起來費力費事,如此折算成銀子,倒也不失為一個好法,為了支持從文,本府答應就是。”
餘翔在心裏暗笑,得了便宜還賣乖,隻怕過不了半年,你就該後悔了。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陳知府的心事就這般了了,比想象中順利得多,不禁喜上眉梢。
餘翔看在眼裏,便想進一步談論新村建設的構想以便要人要物要政策,這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
餘翔問道:“我有一套新村建設的構想,不知大人感興趣聽嗎?”
“當然願意,從文講來,本府洗耳恭聽。”
餘翔於是就將新村循環農業,水利建設,村容建設,文化建設,商業建設,安保建設大致說了一遍,聽得知府是雲裏霧裏。
陳知府雖然不能全部明白,但對餘翔新奇的構想還是大為驚奇,他感覺餘翔想法中透出一股新鮮勁,與那個時代腐朽沒落的末世之氣截然不同。
陳知府深諳官場之道,他隱隱擔心餘翔會遭到朝廷頑固勢力的攻擊,那些既得利益集團最怕出現新鮮事物威脅到他們的既得利益,一旦他們發覺新鮮事務,他們往往會不惜一切代價,將對他們有潛在威脅的新鮮事務扼殺在萌芽中,從某種意義上說,明末的資本主義萌芽就是被這些人給扼殺的,大明江山就葬送在這些利益集團的手中。
陳知府不無擔心地提醒道:“從文啊,新村建設在沒有取得明顯成效之前,一定要低調,切勿張揚。”
餘翔聽得出這是知府關心體貼之語,於是誠心地答道:“多謝大人提醒,小人謹記大人提醒,以後處處小心就是了。”
知府滿意地點點頭。
餘翔繼續說道:“大人,在下有兩個請求,萬望大人能夠幫忙。”
“哦,從文有何請求,隻管提出來,隻要是本府能做到的,絕不推搪。”
“第一個請求是想請大人幫忙購買番薯和馬鈴薯。”
陳知府心頭一鬆,既然是出錢購買,就沒有什麼壓力了。他說道:“番薯倒是有,朝廷上月從福建調了一些,充作公糧,大家一時還吃不慣,正打算強行分發下去呢,你既要買走,那便更好。待會你要多少就拿走多少吧。”
餘翔大喜過望“這些番薯我全要了。”
知府點點頭繼續說:“不過這馬鈴薯本府可沒有。”
餘翔道:“謝謝大人,在下還想要一些懂得農業,水利,煉鐵和練軍方麵的人才,不知知府可否借用?”
陳知府一驚道:“你新村建設,農業、水利和煉鐵倒還說的過去,可是練軍的人才你要著何用?”
餘翔答道:“當今天下不太平,如果沒有能夠抵禦強盜和流匪的軍力,想要進行新村建設,隻怕是紙上談兵,別說建不成,即使建成了,也會被搶掠,我想建成一支新村自衛隊,以抵禦流匪和強盜搶掠。”
知府聽聞,覺得言之有理,說道:“如此看來,本府倒是多慮了。本府倒是有幾名人才,隻是脾氣秉性古怪,你要是覺得可用,呆會可以帶走。”
餘翔喜道:“那可太好了!”
陳知府補充道:“不過他們的薪水俸祿今後可得你想法解決。”
餘翔痛快地答道:“沒有問題!”
陳知府可算出了一口氣,心想,終於把這些又臭又硬的石頭拋出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