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斌久又回來稟報:“張獻忠大軍正在快速朝東雙河鎮方向移動,先頭騎兵部隊估計夜裏就能到達!”
餘翔迅速召開軍事會議,紅娘子、祁大勇、張二虎、賈斌久、諸葛山珍、勝英、趙四溜子、阿牛等人參會。大家一起討論當前形勢。
這時,吳耀祖拿著一卷紙進來,打開一看,是新繪製的地圖,東雙河鎮附近的山川地形繪製得一清二楚。
餘翔依據自己掌握的曆史知識,並根據當前形勢推斷道:“張獻忠在陝西,被熊文燦的官府軍隊圍剿,被打得大敗,他們一路逃竄來到河南,急需糧食補給。他們過南陽,桐柏,目前正在朝東雙河鎮方向移動,依據情報來看,他們可能盯上了新村的儲糧,新村是他們最終攻擊目標。”
張二虎問道:“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死守新村呢?或者幹脆,退守穆家寨,豈不更好?”
“新村和穆家寨均為彈丸之地,即便能夠守住,新一村,新二村,周邊的村落,那麼多紅薯田,東雙河鎮將都玩了,那麼多人,未來的一年裏,吃啥啊?所有的心血都白費。所以,一定要選個決戰地點,既有利於作戰,又不能讓戰火燒到東雙河鎮,將損失降到最少。”餘翔說完,召集大家看地圖。
餘翔指向東雙河鎮的東邊道:“東邊是信陽府,有朝廷重兵把守,如果張獻忠從東邊來襲,他們就會腹背受敵,因此,從東邊來犯,是不明智之舉。西麵和南麵,都是懸崖峭壁,叢山峻嶺,不適合大部隊經過,糧草輜重無法運輸,部隊失去補給,不戰自退。因此唯一能進入新村的途徑就是北麵十三裏橋,而黃土崗則是他們必經之地!”
餘翔的手指重重地指向黃土崗,“這黃土崗是一個不高的丘陵,西北麵,有一座小山,山上有許多樹林,不適合大軍駐紮。北麵,是一片寬闊的平坦地,延伸至溮河邊,是理想的駐軍紮營地點,估計張獻忠會選擇此紮營,背後有河流既可作為屏障和又有水源補給,我們就在此阻擊,將張獻忠阻擋在東雙河鎮外!”
“如此以來,顧不上其他的幾個鎮了。”阿牛不無憂慮地說。
“是啊,其餘幾鎮顧不了,我們的人手太少,那些不願意外遷的人隻有聽天由命了!”
餘翔頓了頓,繼續說道:“
現在,我分配任務:
勝英師兄帶領新征入伍的青壯,守住新村,在任何情況下,絕對不能帶兵離開,提防張獻忠派兵突襲,端了我們的老窩。
李剛師兄組織一隻後勤補給隊,運輸、補給、護送傷兵;
阿牛組織一隻工程隊,負責前方挖戰壕,戰場部署,與李剛緊密配合,互相照應;
諸葛山珍師兄的特務營,是我們新村的最精銳的力量,打前陣,先去占領黃頭崗,開戰後,緊隨在祁大勇,聽候調用。
張二虎組織一隻後備隊,守住十三裏橋,作為第二道防線。必要時,支援一線作戰。
紅娘戰場總協調,協調各部的統一運轉。
趙四負責守衛穆家寨,帶領一些婦女,守住口袋穀,接應可能送達的傷員。
賈斌久負責戰場情況的收集。
祁大勇任此次戰鬥的總指揮,全權負責戰場的指揮權,戰場情況瞬息萬變,要靈活機動地指揮。”
餘翔說完,看著大家,最後問道:“大家還有補充的嗎?”
大家紛紛搖頭,表示沒有。
“好,時間不多了。諸葛師兄就先帶領特務營趕往黃土崗,不得讓敵人占了先機。東雙河鎮和新村的安危就托付給各位了。馬上行動!”
大家接到指令,奔赴各自的崗位。
諸葛山珍帶領劉向勇、劉向信、劉向義等三十多人,騎著快馬,斜背鋼槍,風馳電掣般趕往黃土崗。
剛到黃土崗山頂,還沒有停歇下來,就見從北麵山底飛奔過來一百多騎,朝著山頂而來。
諸葛山珍心道:好險,晚來一步,隻怕付出慘重的代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