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朝臣群攻餘翔(1 / 3)

崇禎問道:“汝寧知府朱新甘去往何地?”

“據說是去洛陽拜訪福王千歲。”李公公答道。

“洛陽!福王朱常洵!”崇禎喃喃自語道。朱常洵是崇禎的叔叔,在洛陽有二萬傾糧田,有販賣私鹽權,此時的福王,比崇禎更加富有。

餘翔如果在洛陽推行特別法,觸及福王利益,一場爭鬥不可避免。福王可是王公貴胄,如果兩人鬧僵,該如何收場?

轉過天來,崇禎皇帝接到餘翔請求朝廷對柴可望、程國祥、溫直等人正式任命的奏章,懲處苟知縣和朱新甘等人的奏章,崇禎將這兩份奏章分別轉給吏部和刑部,征求兩個部門的意見,借機觀察各部對此事的反應。

可各部的反應遠遠出乎崇禎的意料。

第二日早朝,太監剛剛念完:“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台下嘩啦跪倒一片,吏部、禮部、刑部、戶部、工部等官員皆在其列,聯名上奏。

唯獨隻有兵部尚書楊嗣昌和極少的幾名武將未跪。

崇禎翻開奏折,隻見上麵列舉了餘翔五大不赦之罪:

一大罪為越權罪,《大明律》規定:凡提拔、任命官職,必須通過朝廷,而餘翔竟然未通過朝廷,私自任免朝廷命官。

二大罪為亂了名份、尊卑,致使農奴棄主,家奴私逃。

三大罪為唆使農民離開土地,違背“路引”律法。

四大罪為擅自進行工程建設,設立火器廠,煉鋼廠,而律法規定這些事情必須經過工部方可實施。

五大罪為執行死刑未待“覆奏”執行,草菅人命。

奏折上列的五大罪,每條罪都言之確確,毋庸置疑,且有相關律法明文規定。

崇禎拿看著這個奏折,顯得極為棘手,此事處置不好,可能會引起一場巨變,甚至會導致國破家亡。處置餘翔,中原又要回到亂狀,說不定還會將餘翔逼反,如果不處置餘翔,這些大臣豈能善罷甘休。從而導致京城官場巨震,政體不穩。

見崇禎麵現猶豫為難之色,刑部尚書張英高呼道:“餘翔罔顧律法,蔑視朝廷,罪不容赦,理應淩遲,請萬歲三思!”

跪在朝堂之上的群臣齊聲高呼道:

“請萬歲三思!”

“請萬歲三思!”

“請萬歲三思!”

崇禎並不表態,端坐在龍椅上,腦袋裏飛快地想著對策。正在這時,有衛兵報告:“朝堂外有百多名士子跪地請願!”

崇禎怒氣衝衝從龍椅上下來,走出大殿,見朝堂外齊整地跪著國子監的一百多名學生士子,齊聲高呼:

“餘翔驕縱,殘暴無道,請萬歲查辦!”

“餘翔驕縱,殘暴無道,請萬歲查辦!”

……

朝堂大臣攛掇士子逼宮,崇禎知道此事的嚴重性,如不妥善處理,可能會引起京城大亂。

崇禎皇帝複回大殿,那些官員仍舊跪伏在地,口中高呼:“請萬歲三思!”

崇禎坐回龍椅,聽著大臣們的高呼聲,鐵青著臉,一言不發。這些大臣一見崇禎這個態度,高呼聲逐漸減弱。

禮部尚書劉逢元高呼道:“餘翔禍害大明,不法辦此人,難平民憤,我忠心死諫,願做比幹,請萬歲三思!”

崇禎聽完劉逢元此言,大怒道:“你等是比幹,朕乃商紂?劉逢元,你是何居心?”

說罷,崇禎站起身來,拂袖而去,留下滿堂文武,麵麵相覷,禮部尚書劉逢元嚇得汗如雨下。

崇禎來到後廳,長舒一口氣,總算找出一個理由從朝堂上退下來,有個緩衝時間好好想想對策。